苏州市四个行政区中小学校足球良性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08 12:29:59
   摘要:校园足球运动的推进对于促进足球运动的推广以及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为了实现中小学校园足球的良性发展, 在文中就以苏州市四个行政区中小学校为例展开研究, 对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进行分析, 为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园足球; 中小学; 良性发展;
  
  从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通知》, 正式拉开了广泛开展校园足球的序幕, 到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 加大校园足球投入力度, 推动学校足球教育, 再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 将校园足球纳为国家体育战略的正式组成部分, 为改革和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完善了顶层设计。实际上, 对于学校体育工作者来说, 现在正处于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 校园足球运动已在全国范围的中小学内得到蓬勃开展和持续推进。
  
  表1 不同学段 (男生) 家长对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支持程度

  
  为了解本地区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并发现问题, 我们组织了对苏州市四个行政区中小学校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 调查和调研显示了各学校校园足球开展的常态化进程及存在部分问题, 特别是在调查中了解到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学段存在着不同的学情基础, 而不同的地区和学校也有一些各自的做法, 为摸索总结适合各学段特点的校园足球良性发展的模式提供了参考。
  
  1. 不同学段对开展校园足球的认识存在差异
  
  在对开展校园足球的认识、态度与支持度上, 三个学段的家长、教师、学生等存在一定差异。以主要针对男生家长的调查为例, 显示随着学段的上升对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支持程度呈不断下降趋势。
  
  调查显示对开展校园足球的看法和认识在不同的学段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既表现在学生及其家长身上, 也局部地表现在学校领导、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身上。小学阶段学生尤其是男生及其家长对参加校园足球运动展示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对通过参与足球运动提高孩子的体质水平和运动能力展示出较高的认同和期望;初中阶段由于学业任务逐渐加重, 对升学的功利性思维开始出现, 对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热情有所减退;高中阶段学生则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出现明显的分化, 其他运动项目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吸引了相当一批学生, 同时高中阶段家长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要求占据主要位置, 对开展校园足球、提高学生体质和运动水平的认识则持续淡化, 这两个主要原因使高中学段校园足球的开展仅限于一部分学生。
  
  另外, 不同学段男女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实际参与程度存在差异, 足球运动的高技能性要求和足球比赛的强对抗性对男生吸引力更大一些, 我们的调查也较多地围绕男生进行。在校园足球开展一般的学校, 女生随着年龄增长, 进入初中或高中后, 对足球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大多大幅下降, 但调查中也发现在足球氛围浓厚、足球教学和活动组织得比较好的学校, 足球对女生仍有相当的吸引力, 在访谈中也有富有戏剧性的个案案例出现, 有个别学校出现了女生特别疯足球的案例。因此在校园足球运动开展过程中, 要注意女生足球兴趣的培养和引导。学校女生足球开展如能达到一定程度的, 也可以考虑组织相应的赛事以作进一步的推动。
  
  2. 不同学段每周足球活动、练习、训练、比赛时间呈逐段下降态势。
  
  表2 不同学段学生 (男生) 生均每周足球活动、训练、比赛平均时间统计 (分钟)

  
  调查统计显示, 在对校园足球常态化普及的过程中, 小学、初中、高中的足球学习、练习、训练时间呈随学段上升不断下降的趋势, 这个基本和学生的学习时间的增长成反比, 也是一时无法扭转的现实, 显示校园足球的重心应以小学、初中为主。唯一有所上升的是男生参加自行组织的或学校、片区组织的各类足球比赛对抗的时间, 显示由于足球比赛的娱乐性、对抗性对运动能力不断增强的青少年有较强的吸引力, 不管是平时课余学生自己临时组织的对抗比赛、学校班级比赛、片区组织的比赛等, 在校园中的出现有相当的频率。同时我们也调查到一些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动机过于功利性, 以学校参加各级比赛获奖获分为主要目标, 忽视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全面性、系统性, 往往具体表现为学校组建一支代表队参加各级联赛, 而忽视校内足球普及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保证其时间和空间, 使足球在部分学校仍是少数人参与的活动。这也是学生整体的学习、练习、训练时间不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3. 不同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比较
  
  3.1 苏州市四个区不同学校采用的具体的组织和实施办法比较。
  
  苏州市市区直属中小学以学校组织为主, 注意引进外部资源, 部分学校依靠上级投入的“福利”聘请到了巴西等国内外专业足球教练, 并积极配套学校投入, 以市、区级足球制度化的竞赛拉动校园足球运动;苏州市工业园区中小学结合“一校一品”工程将校园足球特色与学校特色建设结合起来, 以学校组织课程和课余训练为主, 保障经费支出, 聘请社会专业足球教练进校组织学校平时和周末课余的专项训练, 大力借助社会资源;苏州市高新区注重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 如有初中学校虽地处城乡结合部, 学生生源和文化学习情况很一般, 但他们以全校动员模式推动校园足球运动, 和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 倡导“踢好球, 做好人, 读好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辅以文化课的要求, 还注重小初学校间的衔接和辅导, 做好有潜力足球苗子的输送, 有意思的是特色学校坚持运行多年后, 从学校整体层面带来了附加效应---促进了全校学生文化学习水平的提高;苏州市相城区则是采用学校组织与社会参与校园足球相结合, 由组织能力强、教练资源丰富的社会俱乐部、民间足球团体参与到幼儿园、小学的足球教学、训练、选拔活动中去, 结合区级、市级的中小学校每年制度化的足球联赛拉动, 及平时学校社团和学生俱乐部的自主参与, 探索一条校园足球与校园外足球结合发展的路子。
  
  3.2 出现新的校园足球尝试方向和开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 苏州市相城区有民间俱乐部提出并正在实践足球从幼儿园娃娃抓起的做法, 他们与部分幼儿园合作, 从中班学生开始, 聘请专业教练, 开展足球兴趣班的免费辅导, 发掘和培养少儿足球苗子, 实践中发现幼儿园儿童由于重心低、兴趣浓、从小无不正确动作技术的干扰、可塑性强等因素, 对球性掌握的效果要好于小学和初中学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实践和实验的校园足球方向, 是校园外足球影响和介入校园足球, 以期望校园足球对将来社区足球和职业足球人才培养形成支撑的一种有益尝试。
  
  而该区经过俱乐部教练有效训练的小球员进入部分小学足球队后, 在各类比赛中展示出很强的个人技术能力, 和其他一些学校球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为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探索新路。
  
  结合我们的研究来看, 校园足球运动应根据不同的学段制订不同的发展目标, 应努力确定和各学段学情特点相匹配的良性发展模式。小学学段由于学生学业负担相对较轻, 应试压力小, 运动兴趣浓厚, 运动技能可塑性强, 应作为校园足球的重点发展阶段, 确定多次数、长时间、全面开展的模式, 大课间、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足球社团活动、专项小组或各级球队训练、各级各类足球比赛等多种形式齐头并进, 全方位铺开;初中学段学生在足球活动中的体能、技能有较大增强, 应强化运动技能和技战术的教学和练习, 可以以足球比赛的娱乐性、对抗性吸引运动能力不断增强的学生, 但接近初三学业升学压力开始出现, 时间上的矛盾开始显现, 要考虑利用好双休日和寒暑假期;高中学段由于学生、家长及学校均以高考为主要目标, 学习时间比较宝贵, 运动锻炼时间明显偏少, 建议宜采用体育课技能学习、课余比赛吸引、专项队训练比赛相结合的模式;让人感兴趣的是, 有实践认为幼儿园阶段是幼儿接触和发展足球技能的最优时期, 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可以尝试的校园足球的一个发展方向, 其论点论据有待实验证明, 如果经过实践证实是值得推广的, 则对其他各个学段校园足球的基础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兴梅, 秦勇。“校园足球”常态化与制度化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 41 (03) :9-10.  
  [2]李纪霞, 何志林, 董众鸣, 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6 (03) :84.  
  [3]贺新奇, 刘玉东。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问题再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36 (11) :109-110.  
  [4]陈洪, 梁斌。英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演进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09) :113-114.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