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个绿豆新品系品种比较试验

发布时间:2016-08-01 05:08:36
   摘要:对39个绿豆新品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通过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及产量的调查、分析和比较, 筛选适宜在晋北高寒区种植的绿豆新品种, 为该地区绿豆生产提供优良的品种选择。结果表明, 综合性状较好的绿豆新品系为L25、L32、L6、L5、L24、L28, 总体表现为中熟、直立、株高适中、籽粒中等、抗倒性强、抗病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
  
   关键词:绿豆; 新品系; 品比试验;
 
  
  绿豆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播期长、适应性广, 且具有共生固氮、培肥土壤的作用, 是禾谷类作物、果树等间套作的理想作物和良好的前茬作物[1], 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绿豆作为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 是理想的医食两用的营养保健食品[2,3,4,5,6], 其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多种营养素外, 还具有消暑利水、清热解毒、保肝明目等功能[7,8,9,10,11], 现代医学也表明, 其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12,13].
  
  山西省以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被誉为“小杂粮王国”, 绿豆常年种植面积为7万hm2, 总产量为7 000万~8 000万kg, 约占全国的1/10, 是全国绿豆主产区[14].山西绿豆种植规模大、品种资源多, 品质好, 抗逆性强, 但单产水平相对偏低[15].因此, 不断引进和选育高产、优质、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绿豆品种非常必要。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食用豆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系统育种工作, 得到一批性状优良的杂交后代材料, 本研究选取其中的39份进行种植观察, 通过适宜性鉴定筛选出符合晋北地区种植和生产需要的绿豆新品系, 旨在为该地区绿豆的种植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的39个绿豆新品系的代码为L1~L39, 其具体名称列于表1, 均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和提供。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山西省怀仁县毛皂基地进行。该地位于东经113°10′, 北纬39°92′, 海拔1 042 m, 无霜期150 d, 年均温7.3℃, 年日照时数2 800 h.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 pH值7.7, 有机质1.11%, 全氮0.76%, 有效磷5.6 mg/kg, 速效钾147 mg/kg[16].
  
  表1 供试材料名称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小区面积5 m×2 m, 4行区, 行距50 cm, 株距12~15 cm, 采用条播方式, 小区留苗约130株, 折合公顷留苗13万株左右, 栽培管理措施与一般大田管理相同[17,18].在花前期部分材料感染细菌性晕疫病, 立即喷施农用链霉素进行防治, 对试验结果并未造成很大的影响。根据绿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观察记载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生育日数、株高、分枝、主茎节位、单株荚数、百粒质量和单株产量等指标。
  
  1.4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绿豆新品系的物候期及抗性表现
  
  从表2可以看出, 参试的39个绿豆新品系在播种后7~10 d出苗, 在播种后48~51 d进入花期, 生育期为72~76 d, 均属于中熟品种。在参试的39个绿豆新品系中, 除L33、L39品系抗倒伏性表现为中外, 其余37个绿豆新品系抗倒伏性均表现为强;L8、L9、L13、L14、L15、L16、L17、L27、L37品系抗细菌性晕疫病程度为中, 其余30个品系具有较强的抗病性。
  
  表2 不同绿豆新品系的物候期及抗性



  
  2.2 不同绿豆新品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表3 不同绿豆新品系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由表3可知, 参试的39个绿豆新品系的株高存在一定差异, 平均株高为29.0~60.0 cm, 其中, L39的株高最高, 为60.0 cm, 与其余品系差异较大;其次是L31, 株高为52.0 cm, L32为51.3 cm;L13的株高最低, 为29.0 cm.分枝数为2.1~4.3个, 分枝个数分布较均匀。主茎节位为8.6~10.9个, L32主茎节位最多, 为10.9个, 大部分绿豆品系主茎节位为9.5~10.5个。荚长分布在7.1~11.0 cm, L39荚长最长, 达11.0 cm, 可作为杂交的中间材料提供优良荚长性状。单荚粒数为8.4~12.3粒, L32单荚粒数最多, 为12.3粒;L9单荚粒数最少, 为8.4粒;大部分品系的单荚粒数分布在9~11粒。参试品系的百粒质量为4.8~6.8 g, 其中, 有8个品系属大粒型品种 (系) (百粉质量为6~8 g) ;其余31个品系的百粒质量均在4~6 g, 属中粒型品种 (系) .
  
  2.3 不同绿豆新品系的产量表现
  
  从表3可以看出, 参试的39个绿豆新品系产量在707.0~1 247.3 kg/hm2, 以L25产量达到最高, 为1 247.3 kg/hm2, 其次依次为L32 (1 180.6 kg/hm2) 、L6 (1 140.6 kg/hm2) 、L5 (1 127.2 kg/hm2) 、L24 (1 123.9 kg/hm2) 、L28 (1 110.6 kg/hm2) , 通过各品系与平均产量的比较可以看出, 产量排在前6位的品系依次比平均产量增加29.76%, 22.82%, 18.65%, 17.27%, 16.92%, 15.53%;L17、L14、L16产量较低, 分别比平均产量降低26.45%, 25.41%, 22.28%.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39个绿豆新品系农艺性状的调查及产量结果的统计分析, 综合各种表现, 选出绿豆新品系L25 (1015-38-1-2) 、L32 (1015-52-8-5 (C) ) 、L6 (1009-14-6-7) 、L5 (1009-14-6-6) 、L24 (1015-30-1-2) 、L28 (1015-52-5-4) 为该地区较为理想的种植品种, 总体表现为中熟、直立、株高适中、籽粒中等、抗倒性强、抗病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这为晋北高寒区绿豆生产种植提供了优良的品种选择。
  
  参考文献
  
  [1] 程须珍, 曹尔辰。绿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2] 郑卓杰。中国食用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141-166.  
  [3] 邢亚静, 张耀文, 李荫藩, 等。小杂粮营养价值与综合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4] 田茜, 张文兰, 李群, 等。绿豆的品质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 (9) :77-82.  
  [5] 郑海泽, 曲运琴, 乔玲, 等。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J].华北农学报, 2018, 33 (Z) :33-37.  
  [6] 赵雪英, 张泽燕, 朱慧�B, 等。绿豆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及形态指标研究[J].华北农学报, 2017, 32 (Z1) :180-184.
  [7] 王述民, 曹永生, REDDEN R J, 等。我国小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研究[J].作物学报, 2002, 28 (6) :727-733.
  [8] 樊明涛, 王银瑞, 艾启俊。绿豆淀粉的提取和绿豆淀粉性质的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6, 1 (2) :57-62.  
  [9] 纪花, 陈锦屏, 卢大新。绿豆的营养价值及综合利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 (10) :143-144.
  [10] GUPTA N, SRIVASTAVA N, BHAGYAWANT S S. Vicilin-A major storage protein of mungbean exhibits antioxidative potential,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and ACE inhibitory activity[J]. Plo S One, 2018, 13 (2) :e191265.  
  [11] 郝建军, 卢环, 黄春花, 等。不同绿豆品种主要理化特性的比较[J].吉林农业科学, 2013, 38 (3) :19-21, 42.
  [12] 庄艳, 陈剑。绿豆的营养价值及综合利用[J].杂粮作物, 2009, 29 (6) :418-419.  
  [13] DUH P D, YEN W J, DU P C,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ung bean hulls[J]. American Oil Chemists'Society, 1997, 74 (9) :1059-1063.  
  [14] 张耀文, 赵雪英。山西省绿豆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西农业科学, 2005, 33 (2) :14-16.  
  [15] 王彩萍。山西省绿豆育种研究与生产现状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 36 (12) :908-912.  
  [16] 闫虎斌, 赵雪英, 张春明, 等。晋北绿豆“3414”肥效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 2015, 43 (7) :857-860.  
  [17] 罗高玲, 黄田夫, 蔡庆生, 等。绿豆品种适应性试验[J].中国种业, 2015 (4) :51-52.  
  [18] 杨芳, 杨媛, 邢宝龙, 等。晋北地区绿豆品种比较试验[J].北方农业学报, 2016, 44 (5) :47-5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