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地区盐碱地改良种植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15-07-11 04:49:37
  1 技术概述
 
  选用抗旱耐瘠薄且综合表现较好的作物品种, 是滨海旱碱区粮食增产的关键;通过挖排水沟, 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 充分利用雨季降水通过深沟淋盐碱, 降低地下水位, 可有效地降低土壤耕层盐分含量, 控制盐分上升;通过深松整地, 可以减少土壤内水分蒸发, 减缓盐分向地表转移, 降盐蓄墒;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适期施肥、适量施肥、合理追肥等措施以达到合理施肥、提高化肥使用效率的效果;秸秆覆盖不影响降水在土壤中的均匀下渗, 并可有效减少地表蒸腾, 充分抑制了盐碱上升, 起垄覆膜可提高地温, 集雨蓄水, 规避盐碱, 采用起垄种植方式有利于将盐分聚集到垄上部, 相应的降低了垄底部的盐分浓度, 有利于作物的生长;通过化学改良剂与土壤中各种盐离子的相互作用进而改变土壤结构, 以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通过滨海盐碱地改良增产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改良盐碱地, 既可改良生态环境, 又能提高粮食产量。
 
  2 技术要点
 
  2.1 挖沟排水, 淋盐压碱
 
  开挖排水沟, 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 使旱能灌、涝能排。排水沟一般布置在地面较低部分, 或利用天然沟道, 以便承泄更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根据土地规模, 一般布置2~3级固定排水明沟, 即主沟、支沟和毛沟 (图1、图2) 。各级排水明沟宜相互垂直布置, 排水线路宜短而直。主排水沟要深2 m以上, 支沟深1.5 m以上, 毛沟深1.2 m以上。通过完善的毛斗渠水利设施, 充分利用雨季降水通过深沟淋盐碱, 降低地下水位, 可有效地降低土壤耕层盐分含量, 控制盐分上升。
 
 
  图1 挖排水沟图
 
  2.2 深松整地, 降盐蓄墒
 
  对土地进行保护性耕作, 通过少耕、免耕、深松耕、秸秆还田等措施, 使地表始终有覆盖物, 可以减少土壤内水分蒸发, 减缓盐分向地表转移。作物根系腐烂后, 不仅可以使土壤有机质增加, 而且能加速土壤熟化, 对提高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图3) 。主要措施:
 
 
  图2 主沟支沟毛沟

 
  图3 深松整地技术
 
  2.2.1 蓄住降水
 
  围埝平整土地, 减少地面径流, 充分利用雨季降水。
 
  2.2.2 深松深耕蓄水降盐
 
  深耕深松可打破犁底层, 加速淋盐, 防止返盐, 增强保墒抗旱能力, 改良土壤的养分状况。一般每2~3年深松耕1次, 耕深25 cm, 秋季作业为好。
 
  2.3 因地制宜, 科学选种
 
  选用抗旱耐瘠薄且综合表现较好的作物品种是旱碱区粮食增产的关键, 滨海旱碱区耐盐作物主要有, (1) 小麦品种:冀麦32、沧麦6001、沧麦6003、沧麦6005、小偃系列等; (2) 玉米品种:郑单958、吉祥一号、良星4号、先玉335等。
 
  2.4 测土配施, 多肥并施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适期施肥、适量施肥、合理追肥等措施以达到合理施肥的目的, 并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主要措施:
 
  2.4.1 扩大套种、复种短期绿肥和豆科作物, 推行粮—肥型种植模式, 稳步提高绿肥种植面积。
 
  2.4.2增施商品有机肥, 培肥地力。有机肥料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 可改良盐碱土的通气、透水和养料状况, 分解后产生的有机酸能中和土壤的碱性, 可大大减轻盐碱为害。一般亩施农家肥4~6 m, 同时增施过磷酸钙100 kg/亩, 撒施后深耕耙平。
 
  2.4.3秸秆还田, 改土蓄墒, 镇压保墒。旱地连续用切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 可提高土壤有机质, 降低土壤容重, 降盐增墒, 土壤改良效果显着。作业要求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 cm, 铺散均匀, 留茬高度小于15 cm。还田后及时旋耕, 耕深不小于15 cm, 然后及时适墒镇压。
 
  2.5秸秆覆盖, 起垄覆膜
 
  秸秆覆盖具有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肥力, 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秸秆覆盖不影响降水在土壤中的均匀下渗, 并可有效减少地表蒸腾, 充分抑制了盐碱上升。起垄覆膜可提高地温, 集雨蓄水, 规避盐碱, 采用起垄种植方式有利于将盐分聚集到垄上部, 相应的降低了垄底部的盐分浓度, 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图4) 。
 
 
  图4 起垄覆膜侧播技术
 
  2.6 改善土壤结构, 化学抑盐
 
  通过化学改良剂与土壤中各种盐离子的相互作用进而改变土壤结构, 以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化学改良剂有两方面作用, 一是改善土壤结构, 加速洗盐排碱过程;二是改变可溶性盐基成分, 增加盐基代换容量, 调节土壤酸碱度。目前较常见的土壤改良剂有硫酸铝、粉煤灰、磷石膏、沸石、泥炭、风化煤、糠醛渣等。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