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人源氏家族的发展演化过程探析

发布时间:2017-03-31 20:56:58
   摘要:发源于秃发鲜卑的源氏家族, 因北魏重臣源贺而显赫于世, 并延续于北朝隋唐时期。隋代开始, 该家族逐渐汉化, 唐代时已彻底变为以儒家思想为本。唐德宗建中之后, 因其族人源休的叛乱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变, 家族逐渐式微, 不少族人转而为商。但源氏家族并未因之株连九族, 也未彻底退出军政舞台, 直到北宋时期, 该家族中仍有不少人任职于各地。由于宋代两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该家族中的一支先后迁徙到广东南雄珠玑巷和鹤山霄乡, 以农商为主, 繁衍至今, 并走向世界各地。
  
   关键词:源氏家族; 鲜卑; 源贺; 源休;
  
   A Study on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Xianbei Yuan Family
  
   Abstract:The Yuan family, descended of towering Xianbei family, became prominent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because of the high-ranking official Yuan He, and continued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Sui Dynasty and Tang Dynasty.Since Sui Dynasty, this family is Chinesized gradually, and completely followed Confuciaism in Tang dynasty.After therule of Emperor Dezong of Tang Dynasty (after 784 A.D.) , due to the rebellion led by a family member Yuan Xiu, coinsided with the radical changes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family gradually declined and many familymembers turned to business. Not being implicated, the family did not completely withdraw form the military arena, andthey still serve all over the country till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During the two aggressive wars of the northernnomadic people in Song Dynasty, one branch of the family migrated to Zhuji Lane, Nanxiong, Guangdong and Xiaoxiang, Heshan, mainly engaging in farming and business. This family has developed since then and many have settled abroad.
  
   Keyword:The Yuan Family; Xianbei; Yuan He; Yuan Xiu;


  至今犹存而早已汉化的鲜卑源氏家族即使从源贺得姓的魏太武帝延和二年 (433年) 算起, 也已有近16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源氏祖先及其后裔先后以东北大兴安岭、青海乐都 (西宁乐都) 、山西平城 (今大同) 、河南洛阳、河北临漳、广东南雄与鹤山霄乡为“家”, 足迹几乎遍及南北, 甚至远至五大洲。源氏家族文化史堪称是一部辗转繁衍、沧桑悲壮的民族迁徙融合史。学界之前对之虽有一些研究, 但往往缺乏整体观照, 且谬误漏失较多, 本文将对其家族文化演变过程进行整体考述。
  
   一、源氏祖先的起源
  
  源氏祖先是鲜卑人, 因最早居住于大鲜卑山而得名。其部族众多, 东汉桓帝时, 鲜卑在檀石槐的统领下实现统一, 进居匈奴故地, 达到强盛。檀石槐去世后, 鲜卑联合体迅速解体, 形成众多游牧势力。根据《魏书·序纪》, 在众多鲜卑部落中, 拓跋氏 (即秃发氏) 最早的着名首领是拓跋毛, “威振北方, 莫不率服”.他的五世孙拓跋推寅又南迁到“大泽” (约在今内蒙古翁牛特旗科尔沁一带) .推寅八世孙拓跋诘汾时再度西向, 南迁到匈奴莫顿发迹的阴山 (今内蒙古中部阴山) 一带。由于天时地利之便, 加之诘汾不俗的才干, 该部落实力大为增强。源氏家族的祖先就在此时显现, 并与拓跋家族分裂。
  
  拓跋诘汾子嗣众多, 长子匹孤, 幼子力微。按照世袭惯例, 诘汾死后, 理应由长子继承其位, 但意外的是幼子力微获得了王位, 匹孤被冷落, 这大概是导致日后兄弟反目的主因。不久, 匹孤率部数千人离开阴山, 逐渐西迁到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游牧, 后不断发展壮大, 统治中心转移到河湟流域的西平、乐都和河西走廊的武威一带。匹孤的八世孙秃发乌孤于397年建立了南凉王国, 而力微的子孙拓跋��, 在386年建立了北魏王朝。这两个同祖同源的鲜卑人政权并存于西方和北方。当然, 南凉的实力远不及北魏。
  
  值得注意的是, 北魏皇帝继承了“拓跋”之姓氏, 南凉国王的姓氏却写成了“秃发”.从姓氏字音和其家族史可以看出, “拓跋”“秃发”实际就是一个名称的不同写法, 表面上没什么区别, 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史书上这种同词异写的做法, 实质上隐含着史学家尊崇北魏为正统, 贬低南凉为地方割据者的观念与心态。这从史书上对两个姓氏来源传说截然不同的记载可以得到印证。
  
  关于秃发一支的姓氏来源, 《晋书》称“ (匹孤之子) 寿阗之在孕, 母胡掖氏因寝而产于被中, 鲜卑谓被为秃发, 因而氏焉”.对此, 史书上没有其他不同的记载和异议。相反, 《北史》《魏书》等则把“拓跋”姓氏塑造为“天女生子”.如《魏书·帝纪第一》记载:“初, 圣武帝尝率数万骑田于山泽, �_见辎�Z自天而下。既至, 见美妇人, 伺卫甚盛。帝异而问之, 对曰:‘我, 天女也, 受命相遇。’遂同寝宿。旦, 请还, 曰:‘明年周时, 复会此处。’言终而别, 去如风雨。及期, 帝至先所田处, 果复相见。天女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 善养视之。子孙相承, 当世为帝王。’语讫而去。子即始祖也。故时人谚曰:‘诘汾皇帝无妇家, 力微皇帝无舅家。’”这个传说把力微的诞生描绘成与历代开国皇帝一样, 是天授君权的真龙天子, 北魏大臣还辩护说“力微天女所诞, 灵异绝世, 尊为始祖, 得礼之宜” (1) .匹孤与力微本是亲兄弟, 但史书对他们的记载褒贬明显不同。
  
  “天女生子”显然是拓跋力微在政治斗争中编造出来的神话, 因为其部族实力强大, 这一神话就成了主流话语, 从而成为神圣传说。有理由怀疑, 所谓“被窝生子”的故事也是北魏人编造出来的, 因为南凉实力较弱, 且王朝存在短暂, 无话语权可言。最早称匹孤一支为“秃发”的, 始于北魏人崔鸿着《十六国春秋》, 其“南凉录”开篇曰“秃发乌孤, 河西鲜卑人也”.随着十六国史书的亡佚失传, 崔鸿的说法竟然流传在史乘中。所以, 上述两个传说恰恰被奉北魏为正统的史家魏收所采纳, 拓跋、秃发俨然成两姓, 且明显表露出尊魏抑凉的“春秋笔法”.当时仕于北齐的魏收奉命撰写《魏书》, 于天保五年 (554年) 成书, 呈给朝廷后被群臣判为“秽史”.《廿二史考异》明确指出:“按秃发之先与元魏同出, 秃发即拓跋之转, 无二义也……魏伯起书尊魏而抑凉, 故别而二之, 晋史亦承其说。” (2) 鲜卑无文字, 拓跋、秃发本是同祖同源, 不过是同词异写, 何来不同的姓氏来源传说?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 (496年) , “魏主下诏, 以为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夫土者, 黄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3) .拓跋氏更以黄帝后裔自居, 改姓“元” (有太、始、源之意) , 表示与汉人同祖同源, 以求文化认同;并以居中的黄色土德来证明其作为正统皇帝的合法性, 以求政治认同。而根据学者们的考证, 拓跋“原本不过是作为官号 (拓) 与官称 (跋) 的一组复合词, 后来竟然凝固而成为部族名称, 并进一步成为该部族统治家族的家族姓氏”[1].以此类推, “秃发”与“拓跋”既然同词异写, 其含义也应如是观。
  
  大兴安岭的嘎仙洞 (鄂伦春自治族旗阿里河镇北) 一向被认为是鲜卑拓跋的发祥地,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派人专程去祭祖, 并刻下祝文。这里既是拓跋氏的发祥地, 当然也是秃发氏的发祥地, 所以广东源氏后裔前往嘎仙洞祭祖, 算是找到了最早的“家”.这时期的源氏祖先还是完全的游牧民族, 其文化自然也就是游牧文化, 属于纯粹的“马背上的民族”.
  
  而秃发鲜卑在东晋隆安元年 (397年) 正月, 乌孤正式建立南凉国, 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 年号太初。所谓“西平”即今青海西宁, 但所谓“西平王”则表示其对西部地区的平定与统治。之后, 乌孤、利鹿孤、�仗葱值苋�人先后称王, 曾以西平、乐都、武威为首都, 与周边各政权展开较量, 拓地千里, 国富民强。其疆域“东至麦田 (今甘肃靖远北的麦田城) 、牵屯 (今甘肃平凉北的牵屯山) , 西至湿罗 (今青海湖东缘) , 南至浇河 (今青海贵德) , 北接大漠 (今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 (4) .所以《晋书》称“秃发兄弟, 擅雄群虏, 开疆河外, 清氛西土” (5) .南凉政权时, 秃发氏已经广泛接受汉文化, 尤其重视文教, 设立学校, 培养人才, 人文蔚然, 独树一帜。人才使用上招揽汉族着名人士, 造就了一个开放进取的用人机制, 得到了史家们的高度评价 (6) .而源贺正是出生于河湟流域, 并在融合开放的先进文化熏陶下度过了少年时代。不难想象, 如果少年时代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他后来进入北魏后就难以很快成为儒雅品格的朝中重臣。但是, 南凉政权处在一个极为复杂的环境之中, 四周都是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 一旦有失, 便会遭到无情的打击。414年6月, 南凉被西秦所灭, 凉王秃发�仗丛谖髌铰什客督担� 一年后被毒死, 太子虎台被杀。剩余子孙纷纷外逃, 其中保周、破羌 (即源贺) 等人先后到地处河西走廊的北凉, 后来才辗转投奔北魏。因此, 史书上写到源贺时, 称其为“西平乐都人”.这一史实说明, 青海东部的西宁、乐都是源氏家族的真正“老家”.
  
   二、源氏得姓及其相关问题
  
  北魏太武帝延和二年 (433年) , 保周、破羌终于来到北魏, 分别被封为张掖公和西平侯。关于两人的功业与结局, 详见拙着《青海历史人物传》中的《源贺传》, 此不赘述。这里只说源氏得姓及其相关问题。很多历史着作和地方志对此有较多误会, 下面略作解释。
  
  一是误以为源贺 (破羌) 在南凉亡国后就直接逃到了北魏。事实上, 破羌到北魏时, 距他们逃离西平已有18年时间。这18年可谓是平淡无奇, 史书上无一字记载。根据源贺 (破羌) 在479年逝世时为73岁推算, 他离开西平时年仅8岁, 到北魏已经27岁, 所以拓跋焘见到破羌, 其形象“伟容貌, 美丰仪”, 又“器其机辩” (5) (7) , “爱贺 (破羌) 之才” (8) , 颇为欣赏。试想, 如果是8岁的年龄, 怎么可能“伟容貌, 美丰仪”, 又能“机辩”呢?正因为这时他已经是27岁的青年, 正是年轻有为且人生成熟之时, 才会显露出不凡的仪态, 赢得了拓跋焘的欣赏。
  
  二是误认为破羌见到拓跋焘, 因被赏识而得姓名“源贺”.史实并非如此, 而是到当年九月, 才有了赐姓之事。延和三年 (434年) 秋天, 破羌随拓跋焘征讨北部山胡, 因功召见。拓跋焘说:“卿与朕同源, 因事分姓, 今可为源氏。” (5) 至于赐名, 更是十六七年后的事情。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宋元嘉二十七年 (450年) , 宋代词人辛弃疾所咏“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的那次元嘉北伐之役中, 破羌“每遇强敌, 辄自奋击”, 加上“有料敌制胜之谋” (7) , 战功显着, 所以在战后, 拓跋焘赐名为“贺”, 以示庆贺赏功。此时破羌约在43-44岁之间。从此, 破羌以“源贺”之姓名彰显于世。
  
  三是误认为源贺投奔北魏后, 居住于洛阳。事实上, 他投奔北魏后直到去世, 北魏首都一直在平城 (今山西大同) .北魏迁都到洛阳, 是源贺去世15年后的事。源贺享年73岁, 给儿孙们留下了一篇千古传诵的遗训 (7) , 是源氏家族千百年来遵循的家风, 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家训名篇。孝文帝赠以侍中、太尉、陇西王印绶, 谥号“宣”, 陪葬于金陵。此金陵当然也不在河南洛阳, 而是在山西大同。即使后来源氏家族随着北魏政权迁到洛阳, 很长时间内仍以源贺出生地西平乐都为祖籍。正因为如此, 史书上提到源氏名人时均标为“西平乐都人”.
  
  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年) , 孝文帝为了全面推进改革, 进居中原而图天下, 便迁都到洛阳。源氏家族作为贵族, 也举族南迁到洛阳。历经100多年, 直到隋朝源师, 才正式称自己是洛阳人, 而源氏家族在长达200年的时间里, 一直把青海的西平乐都视为故乡。虽然如此, 以其家族的定居地而言, 平城 (大同) 亦可视为源氏家族活动过的重要地方之一。
  
   三、源氏家族的兴盛及其汉化
  
  源氏家族在北朝隋唐时期最为辉煌, 名人辈出, 活跃于政治中心。从源贺成为北魏太武帝、孝文帝的重臣, 到其七世孙源乾曜成为唐玄宗的宰相, 不仅大都以从政为生, 而且仕宦层次高, 政治影响大。关于北朝时期的源姓人物, 拙着《青海历史人物传·源贺传》中已有较多罗列, 如武城子源延、骠骑大将军源怀、陇西公源绍、车骑大将军源子雍、浮阳伯源延伯、骠骑大将军源子恭、太府少卿源纂 (以上魏) 、仪同大将军源彪 (齐) 、莒州刺史源文宗、刑部侍郎源师、上将军源雄 (以上隋) 等。源雄是源纂之子, 历仕魏周隋三朝, 功勋卓着, 官至上柱国, 名重一时。隋朝重臣贺若弼曾以《遗源雄》诗相送:“交河骠骑幕, 合浦伏波营。勿使麒麟上, 无我二人名。” (9) 贺若弼非常自负, 但如此期待源雄, 可见其对源雄的评价之高。源氏家族进入《北史》《魏书》《北齐书》《隋书》等正史的就有20多人。
  
  在唐代初中期的150年里, 源氏家族连续四五代仕至高官, 先后出现宰相1人, 中央、地方高级官员30多人, 其中源乾曜出任宰相十多年, 其子源复任华州刺史, 源弼任工部郎中。源匡度、源匡赞兄弟分别任黄州刺史和国子祭酒, 源敷翰任虔州刺史。源昆玉、源翁归父子先后任比部郎中, 源修业任泾州刺史。源杲曾任随州刺史。源光裕兄弟仕宦者更是众多, 源光裕在开元末年任任州刺史, 史称“良吏”, 源光誉曾任户部侍郎, 源光乘出任同州刺史, 源光时出任济阴太守, 源光舆、源休先后任京兆尹。记录于新旧“唐书”中的源氏家族成员还远不止此, 从北魏到唐代, 史料有记的就有80余人, 可见其家族的繁盛显赫。
  
  源氏家族在进入北魏之后, 虽以武功见长, 但也积极学习儒家文化, 逐渐汉化, 除了鲜卑血统之外, 从道德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到语言表达、生活习俗, 都表现出汉文化的风格。如源师在北齐时因发现龙星请求祭祀, 后主高纬的宠臣高阿那肱竟然斥责他“汉儿多事”, 当时“汉儿”是带有种族歧视的称呼。源师感叹道:“国家大事, 在祀与戎。礼既废矣, 何能久乎?齐亡无日矣!” (10) 可见其祀礼关涉兴废观念的强烈。因此陈寅恪说:“源氏虽出河西戎类, 然其家族深染汉化……观高阿那肱之斥源师为汉儿一事, 可证北朝胡汉之分, 不在种族, 而在文化。”[]加之源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金玉良言般的临终遗训, 使该家族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家教, 一直重视格物致知的文化修养, 源氏家族中人在北朝大多以儒雅教养着称。
  
  到了隋唐, 源氏家族彻底汉化, 族人更是以文采见于史书。源光裕参与修订《开元新格》, 且能诗作;源乾曜不仅善于用中庸之道处理政务, 而且擅长作诗, 《全唐诗》收录4首, 雄浑敦厚兼长;源乾曜的曾孙源寂, 同样擅长吟诗, 与刘禹锡、白居易、张籍、郎士元、薛能、姚合、殷尧藩等有交集, 他出使新罗, 刘禹锡以《送源中丞新罗册立使》相送:“相门才子称花簪, 持节东行捧德音。” (1.1) 后来源寂看破红尘, 在长安青龙寺出家为僧, 郎士元、薛能等人与之仍有唱和, 虽然源寂的诗没能留下来, 但以他交往的这些诗友推之, 必是能文擅吟的诗才。
  
  源氏家族自迁到洛阳, 历经600多年, 逐渐成为世居洛阳及其周边的大家族, 唐人柳芳曾说, 源氏“因官而迁……其族弥大, 睿流稍分, 条干增蔚”[3]833.后来其中一部分还随着北齐政权迁居相州临漳 (今河北临漳) .但他们以洛阳人自居, 隋代时或称洛阳人 (祖居地) , 或称临漳人 (迁居地)  (1.2) , 隋唐时期, 以长安为首都, 不少源氏家族中人在朝廷为大官, 为了工作生活方便, 其家人自然也会迁居长安, 这完全是情理中的事, 但他们不论在长安生活多久, 始终没有把长安看作是祖居地, 仍然把洛阳视为“家乡”, 所以文献上见不到任何源氏中人为“长安人”的记录。他们虽然长期生活在平城 (大同) 、洛阳、临漳、长安等地, 但以洛阳为整个家族的中心, 死后都要归葬洛阳北面的邙山祖莹。直到北宋时, 仍是如此。这说明他们一致认同洛阳才是离开西平之后共同的故乡。
  
   四、源休之乱及其对家族的影响
  
  关于北朝隋唐北宋时期, 洛阳、临漳、长安源氏的事迹, 史料繁多, 值得下功夫去梳理 (1.3) , 限于篇幅, 这里不便展开。下面重点谈一个问题, 即源休之乱到底是不是对源氏家族造成了株连九族的毁灭性打击?这关系到源氏家族在唐宋以后的兴衰史。
  
  源休是京兆尹源光舆的儿子, 唐德宗初年, 出任京兆尹, 不久出使回纥, 周旋于复杂的政治外交斗争中, 完成册封回纥新君的使命归来后, 觉得封赏不够, 颇多怨恨。建中四年 (783年) , 泾原兵变, 叛军涌入长安, 拥立被软禁的大将朱��为帝, 称“大秦皇帝”, 源休任宰相。这是唐朝历史上一次重大政变, 而源休就是主谋之一。时人评价说:“源休之逆, 甚于朱��。”不久兵败, 源休在凤翔 (今陕西境内) 被部下所杀, 献首长安, 朝廷斩其三个儿子于东市, 并抄没其家 (1.4) .
  
  基于此, 很多人认为, 源休之乱给源氏家族带来了株连九族的灾难, 所以源氏中人逃亡他乡, 经商为生, 从此源氏家族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有的学者还想象说:“唐代源休因犯谋反罪而迫使源氏家族四散逃亡。其中有一部分人到广东。”“源休谋反失败后, 朝廷不仅杀了源休的三个儿子和家人, 还株连所有源氏。当时源氏都仓皇外逃……广东霄乡的源氏宗族, 就是当年为避逃追杀才逃到广东的。” (1.5) 这样的说法似乎符合情理逻辑, 却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只要稍微检索史料就不难发现:首先, 即使是封建时代, 也并非一概株连九族、满门抄斩, 源氏家族早已有先例。源贺的哥哥保周在北魏太延五年 (439年) 进爵张掖王, 统领河西鲜卑诸部。保周乘手中有兵之机, 在张掖公开叛乱, 企图复国, 但落得个“穷迫自杀, 传首京师” (1.6) 的下场。就在这一年, 作为保周亲弟弟的源贺也正在拓跋焘军前效力, 不但没有受到牵连, 反而以军功升迁为征西将军, 进爵西平公, 之后一路腾达, 成为北魏倚重的大臣。
  
  历史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展逻辑。源贺就曾向文成帝拓跋�F建议, 改进刑法, 不宜株连。他认为如果不是谋反者的同谋, 即使其血系子孙, 也不要诛杀 (5) , 而造谣诬告他人谋反者, 一经查实诬陷, 便严惩不怠。拓跋�F采纳了这些建议, 成为了惩恶扬善的德政之一。后来源贺属下一个叫石华的无赖, 竟因为没占到额外的便宜, 便上书诬陷源贺谋反, 文成帝派人查明事实后, 一面严惩石华, 一面派人慰问源贺:“卿以忠诚颖至, 着白先朝, 以丹青之洁而受苍蝇之污。”文成帝还对群臣说:“ (源) 贺忠臣, 尚致诬谤。” (5) 不久考察官员政绩, 源贺名列第一。尽管专制集权的封建社会往往是没有公理可讲, 但也不乏这样区分善恶、不搞株连的贤明时代, 令人感怀。
  
  回过头来再看源休之乱后朝廷的善后处理。源休及三子被诛杀后, 家产被没收。但其族人与亲戚只要没有参与谋反的, 仍然在朝廷为官。如源休的亲外甥崔造, 不仅没有被降职, 后来还升任宰相。苏轼在《代滕甫辨谤乞郡状》中说:“崔造, 源休之甥也, 而不废其为宰相。”[4]1056无须再旁征博引, 苏轼之言当然不是无中生有。亲外甥都不受株连, 其众多的家族成员怎会全部受到株连?考古资料证明, 至少源休的叔伯兄弟及子孙并未受到牵连, 之后源氏中人入仕为官者 (尽管阶位不是很高) 仍然不少。
  
  事实上, 源氏家族经过几百年的繁衍发展, 源休时支派较多, 从两“唐书”看, 源氏在当时至少有两大支, 世居洛阳的为一支, 迁居临漳的是另一支, 源休就是临漳源氏中人。即使源休的亲外甥都未受到株连, 更何况远在洛阳的源氏族人?所以源氏家族中的许多人并未被诛杀和罢免, 当然也就不存在洛阳源氏家族连夜仓皇南逃的现象。而据《通志》载, 北宋时期, 先后还有两位源氏中人源获、源永励, 分别在建隆、景佑年间科举登第 (1.7) .这些史实证明, 所谓源休之乱后源氏家族南逃广东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臆测之言。
  
  当然也不可否认, 从北齐到中唐, 相州临漳源氏在政坛上最为辉煌, 但因源休之叛, 该支系为官者自然受到政治影响, 之后进入政治中心者稀少。同时唐朝实行科举选人制度, 使习惯于通过门第庇荫入仕的源氏家族人失去通道, 检索有唐一代, 源氏家族只有源乾曜、源溥、源重等3个人参加科举。因此, 中唐后见于史书的源姓人物大为减少, 整个源氏家族失去昔日的耀眼光彩。又经五代十国的乱世, 经济凋敝, 后又有宋朝实施的“青苗法”等, 再加上来自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侵扰, 社会压力加剧, 使得地位日渐下降的源氏家族不断遭受打击, 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转而以农耕经商为生计 (1.8) , 完全不见于正史。
  
   五、源氏南迁与霄乡源氏
  
  从典籍文献看, 源氏家族在中唐后期开始逐渐淡出政治权力中心, 晚唐到北宋初年, 源氏中人皆在地方上任职。而到宋太宗端拱年间之后, 就几乎不见于正史了。这既跟源休一支的衰微有关, 更与中唐以后整个代北鲜卑氏族门阀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变化有关。
  
  因为源氏家族在宋元明清几代不显于正史, 关于其家族后来的历史只能依靠族谱和地方文献等来考证。根据广东霄乡民国三年 (1914年) 修《源氏大宗族谱》转录邑志片段:他们是唐代源乾曜之后, “分支南雄保昌县沙水村, 至宋有号潜夫者, 咸淳甲戌始迁新会古劳都坚城乡, 即今鹤山霄乡也” (1.9) .族谱卷二中也记载:“宋度宗咸淳十年, 源潜夫公由南雄始迁新会, 近隶鹤山。”这就明确了霄乡源氏家族是在1274年从南雄迁到这里的。有意思的是, 紧接着又记了一条:“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始一统。”也是在特别申明, 源潜夫 (本名源道贯, 字宛忠) 率族迁到霄乡7年后, 即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才彻底平定天下。
  
  地方志和族谱上的这短短几句, 透露出了很多值得深究的问题, 主要有三:一是既然该源氏家族是在1274年从南雄迁居霄乡的, 那么其祖上又是什么时间从洛阳等地迁到南雄的呢?二是源氏家族为什么在这一年又要从南雄再次南迁呢?三是为什么要强调源氏家族迁居霄乡7年后, 忽必烈才统一天下呢?这些都涉及这一家族迁徙、发展的关键, 也与当时的国家形势密切相关, 下面略作讨论。
  
  虽然整个源氏家族在北宋时期已不再辉煌, 但作为世族, 不可能顷刻间沦为平民阶层, 也不至于流离失所, 到处迁徙。综观宋代移民高潮, 先是北方女真崛起, 陆续南侵, 南宋开始, 黄河流域及广大北方地区为金国所有, 金兵不时南下掳掠, 这一地区汉人纷纷南逃, 以避祸害, 以至于中原人口迅速减少。其中有一定实力的家族则南迁至江南, 甚至更远的粤地。由于南雄州地处大庾岭南北要道, “控带群蛮, 襟会百越”, 南雄盆地又是富饶之地, 所以迅速成为北方逃难者的中心, 珠玑巷则成为南雄移民聚散的标志性地名, 岭南100多个姓氏家族都自称是从这里走来的, 被学界称之为岭南移民的“中转站”.
  
  根据族谱, 源潜夫祖上在北宋宣和年间以经商为主, 因事南逃。能远走南雄且能定居, 说明这一支源氏通过经商而拥有一定的财力和物力。这从其族谱中对他们到南雄后生活状况的简略描写也可得到佐证。源潜夫的祖上到南雄以后, 居住于保昌县沙水村的珠玑巷, 称为“大社头” (2.0) .源氏等中原移民定居于南雄, 百余年不肯轻易再南迁, 正反映了他们背靠北方故乡的无限乡愁。这也是广东源氏家族的第一次南迁。
  
  第二次南迁, 恰如第一次一样, 也是与新的天下战乱直接相关, 这就是蒙古人崛起, 取代女真人的金政权, 长江以北尽归其有, 汉人十室九空。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大举南下, 攻占南宋首都临安, 掳宋恭宗、全太后等北去, 陆秀夫等大臣南下, 先后拥立赵�g、赵�m为帝, 率残部抗元。蒙元大军追踪南下, 沿途遭到汉人的抵抗, 1279年, ��山 (今广东新会南) 一战, 宋军惨败, 陆秀夫负幼帝投海殉死, 南宋灭亡。霄乡离��山不远, 对于早已汉化了的源氏家族来说, 其亡国亡种的悲痛可以想见。
  
  正是在这样的国难时期, 源潜夫等留寓南雄的移民们不得不继续南下, 以避兵祸。对这次南迁经过, 《源氏大宗族谱》记载就比较清晰了:“按旧谱载, 咸淳九年, 有怀王妃胡氏, 过此淹溺, 众惧行查累及。次年甲戌, 公偕弟学海公, 逃至坚城, 以地势低湿去, 之古博长沙, 又不合, 复返坚城奠居焉。”坚城又称劳都, “更名小香, 又通称霄乡” (2.1) .也就是说, 宋咸淳十年 (1274年) , 源潜夫、源学海兄弟从南雄南下, 沿西江辗转迁徙, 一直到霄乡, 但嫌地势低湿, 又到了古博长沙, 觉得更不宜居, 又返回霄乡, 从此定居了下来, 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源潜夫有三个儿子源槐仕、源槐瑞、源槐举, 成为“源氏三房”, 以“坊”而居, 繁衍子孙至今。这就是源氏家族的第二次南迁的基本情况。但值得质疑的是, 源潜夫祖上迁居南雄百余年后, 人口当然不可能仅有兄弟二人及其子儿女, 至少有数百人, 族谱说源潜夫兄弟二人显然是率领族人的两个老族长, 如果仅仅兄弟二人率家人来到霄乡, 断然修筑不了一座“坚城”.
  
  本来这似乎已很清晰了, 但族谱记载的民间传说和对忽必烈统一天下时间的补记, 颇有隐意。首先所谓“胡妃事件”, 包括源氏族谱在内的当地诸多家族谱牒都有记载 (2.2) , 异文颇丰, 但主要内容较为一致, 即有胡妃经过珠玑巷溺死, 传言官府要血洗此地, 所以居民纷纷南逃而去。查阅历史文献, 南宋时期并无胡妃出走或落井溺死的事件发生, 也没有官府要血洗南雄珠玑巷的点滴记录。实际上这很可能是一个隐喻表述, “胡妃”音同“胡匪”, 暗指胡人 (蒙古人) .当时蒙古骑兵南征追杀, 处处遭到汉人抵抗, 元军便杀掠报复, 城镇居民更为惧怕, 于是纷纷往南逃散, 源潜夫等人就是南逃人群中的一族。虽然蒙元军队攻占临安是1276年的事件, 比源氏再次南迁晚3年, 但当时蒙元铁骑已越过长江, 横扫江南各地, 风声鹤唳, 人心惶惶, 不得不尽快南逃。然而再南逃已是天涯海角, 无路可逃, 于是择地而居, 筑堡抵御。所以源氏家族把霄乡又称为“坚城”, 当地至今有族人奋身抗元、战况惨烈的传说。相传过去村落有高高的围墙和敌楼及四门楼、护城河等 (当然防御对象恐怕并非仅仅针对蒙元) , 亦可为旁证。至于说7年后元世祖才平定天下, 自然也不是疏漏之语。实际历史是3年后的1276年蒙古军攻占临安, 又2年后的1279年南宋彻底覆灭, 族谱中却强调元世祖在庚辰年即至元十七年 (1280年) “始一统”, 但不提首都沦陷和宋朝覆灭的事。而族谱这条记载实际上与源氏家族的迁徙并无多少关系, 之所以专门强调, 是用来隐含源氏家族曾经坚城抗元的民族情感 (2.3) .有人还认为, 霄乡源氏之祖源道贯, 取号“潜夫”, 别号“始宋”, 意在“要子孙不忘宋末时期, 大批汉人南下逃避北方民族杀戮之历史”[5]527.
  
  概而言之, 鹤山源氏迁居南雄珠玑巷150多年, 时间虽然不算很漫长, 但因为这一段避难他乡的特殊时光, 也可以说是霄乡源氏的发祥地, 故族谱中把源潜夫称为“始世祖”.同理, 和许许多多从南雄再次南迁的家族一样, 他们把南雄珠玑巷看作是和洛阳、临漳一样重要的“祖居地”之一。而居住了700多年的霄乡则又是家族最后的定居地, 所以尽管有很多已经分散到广东各地和世界五大洲, 但仍然把霄乡作为实实在在的家乡。霄乡源氏家族经过700多年的繁衍, 目前有3000余人, 其中仍居本村及附近的1300多人, 散居海外的华侨2000多人, 另有一些零星分布在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世界源氏总人口大概在4000多人。
  
   六、“源、元”同族问题及与日本源氏的关系
  
  关于霄乡源氏的情况在网络媒体上多有报道, 此不赘述。下面补谈两个与源姓直接相关的问题。
  
  一是“源、元”同姓问题。在唐人诗文中源氏家族人与元氏家族人往往以同族兄弟相称。如拓跋焘赐姓给源贺时说:“卿与朕同源, 因事分姓, 今可为源氏。”而在孝文帝拓跋宏继位后直接把“拓跋”改为汉姓“元”, 因此史书上把拓跋宏又写作“元宏”.源、元同音, 又是同根, 所以时人把两姓视为同宗, 甚至出现了两者混用的现象。
  
  诗人元结在《寄源休》一诗序中解题说:“辛丑中, 元结与族弟源休皆为尚书郎, 在荆南幕府, 休亦曾任湖南, 久理长沙。结以曾游江州, 将兵镇九江。自春至秋, 不得相见, 故抒所怀以寄之。”[6]元结与源休本来不是一个家族的, 但元结、元稹等出于鲜卑拓跋氏, 因孝文帝改拓跋为汉姓元, 因此其族人到唐代仍以“元”为姓氏, 元结等人就是如此, 进而又认同源氏家族人是同宗, 并因他和源休的交情, 就直接称之为“族弟”.
  
  诗人张籍有《送汀州元使君》云:“曾成赵北归朝计, 因拜王门最好官。为郡暂辞双凤阙, 全家远过九龙滩。” (2.4) 《福建通志·职官一》“汀州刺史”有“元自虚, 元和间任, 见《闽书》。自虚刺汀, 张籍有诗送之”的记载。查对文献, 此“元使君”正是源寂, “自虚”是其字。元和间任职汀州姓“元”或“源”只有源寂。再印证诗句, 源寂曾于宪宗时策使河北三镇魏博、咸德、卢龙归顺朝廷, 所以张籍说“曾成赵北归朝计”;因为源寂政绩突出, 白居易代做《源寂可安王府长史制》曰源寂“早膺慰荐, 累展才谋, 谋画有终, 恭勤无怠, 守臣推善, 列状升闻, 可使束带立朝廷, 曳裙游藩邸, 裨从宾佐, 入补王官” (2.5) .因此张籍说源寂“最好官”.正因为如此, 《全唐诗》卷385中这首诗的题目又作《送汀州源使君》, 宋人蒋祈在《陶记》中说“源使君疑为源寂”.源、元通用, 正说明唐代时两姓在一定范围内互通的亲族关系。
  
  二是霄乡源氏与日本源氏的关系问题。笔者在霄乡考察源氏家族文化时, 当地民间还盛传一段传说:日本侵略军于1939年进入广东, 所过村镇, 烧杀抢掠, 无一幸免。但唯独经过霄乡看到源氏宗祠, 日军军官下马, 跪拜祈祷, 然后借宿于祠堂, 并拿出肉干等食物给村民吃, 士兵不敢乱动。第二天才整队出村, 绕行而去, 没动一草一木, 村民也没受到杀戮。事后才知道原因, 原来源氏也是日本的世代贵族, 所以日军军官以为霄乡源氏与日本源氏家族有关, 便不敢冒犯。由此也有学者推测, 唐代时大量日本遣唐使到长安, 羡慕源氏豪门士族, 后来大概有源氏中人东渡日本不回, 于是就有了后来日本的源氏家族。如是, 两者就有渊源关系 (2.6) .
  
  但仅以笔者查阅的中日文献, 尚未发现直接的证据, 日本源氏家族尽管产生的时间是在中唐后期, 也很像中国人的姓名, 但实际上他们与中国源氏家族没有任何关系。中日源氏的产生在思维上有一致性, 日本的“源”是其天皇模仿中国的“源”姓由来而已, 中国的源氏出于鲜卑, 与北魏皇室同源;日本的源氏出于天皇, 与日本皇室同源。因此, 日军经过霄乡跪拜源氏宗祠是偶然的文化误认而已。
  
   结语
  
  从源贺得姓开始, 经过近1600年的漫长岁月, 作为鲜卑人的霄乡源氏家族早就彻底融入汉文化中了, 甚至一度可能忘记了自己的族源 (2.7) .根据1997年发现的民国初年的家谱以及学界的研究、族人的寻根活动, 霄乡源氏原是鲜卑秃发后裔的历史记忆被重新呈现。
  
  一般认为, 源氏家族虽然在隋唐之时才彻底汉化, 但实际上汉化源头奠基于南凉。由于当时史家的“尊魏抑凉”, 《魏书》《北史》《晋书》等对南凉社会文化记载简略, 但也说南凉“务农桑, 修邻好”, 并特意记载了南凉广招人才的简况:“以杨轨为宾客;金石生、时连珍, 四夷之豪隽……梁昶、韩疋、张昶、郭韶, 中州之才令;金树、薛翘、赵振、王忠、赵晁、苏霸, 秦雍之世门, 皆内居显位, 外宰郡县。官方授才, 咸得其所。” (4) 从这些人名看出, 南凉对待汉文化是广采博收的态度, 广揽人才, 重视农桑, 形成了浓烈的汉文化氛围。源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并受到汉文化熏陶的, 因而进入北魏后很快成为汉化水平很高的大臣, 不仅精于儒家思想, 并一直把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言行准则, 同时精于军事、法律和佛学, 显示出多方面的汉文化素养。尽管北朝时期的源氏家族仍以武官居多, 但大多秉承源贺临终前的家训, 人文修养不低。隋唐以后彻底汉化, 多以文官显于朝野。中唐后期虽然家族开始逐渐衰微, 但已汉化的传统传承链条从未中断, 一直延续到霄乡源氏, 至今仍文教蔚然。
  
  霄乡是龙口镇霄南村的一个自然村, 村落整体上呈八卦形, 家族中人按房派分为北门坊、礼奎坊、东门坊、高第坊、水边坊、甫里坊等六“坊”“里”居住, 俨然古代北方都市洛阳、长安的翻版。源姓居民在村中占到八成, 和温姓、易姓居民一直相互尊重, 和睦共处。霄乡源氏早已没有了鲜卑文化印记 (近年来有个别重构) , 各方面均显示出儒家耕读文化的印记 (2.8) .其中“敦伦、亲族、勉学、勤职、立品、节用、睦乡、和众”的“家训八则”就是标志性的家风伦理, 强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为五伦”, “为父兄者, 当择严师益友, 勤加训迪, 务使变化气质, 研求道理”, “勤则业修, 惰则业堕” (2.9) , 等等, 无一不是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阐发。
  
  他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农商耕读, 共同以“西平王”源贺之后为荣。据说从明嘉靖年间到清末, 先后4次编修家谱, 多次兴建祠堂, 堂号“西平堂”, 供奉历代祖先牌位。建于1867年的源氏大宗祠有“北魏同源远, 南雄衍泽长”、“簪缨传北魏, 事业纪西平”的楹联, 近湖源公祠楹联云:“发源由北魏, 晋爵纪西平。”竹轩源公祠楹联云:“源流传北魏, 衍泽颂西平。”其他如乐隐、东江、香兰、超寰等祠堂都以不同方式彰显着西平王源贺等内容。这些表明该家族把“西平王”源贺诞生的西平 (今西宁) 看作是家族的精神家园, 把北魏时封爵“西平王”的历史看作是莫大的荣耀。正所谓“千里黄河, 探源宿海” (宿海, 即青海星宿海)  (1.9) , 寻根问祖, 情系西平。
  
  参考文献
  
  [1]罗新。论拓跋鲜卑之得名[J].历史研究, 2006 (6) :32-48.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 1963.
  [3]柳芳。唐故通议大夫太子詹事上柱国源府君墓志铭[M]//唐代墓志汇编。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3.
  [4]苏轼文集:卷三十七[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986.
  [5]源志藩。鲜卑遗民源氏源流[M].香港:香港科华图书出版公司, 2011.
  [6]孙望校。元次山集[M]//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 1960.
  
  注释
  
  1 参见《北史·子澹传》。
  2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二十二。
  3 《资治通鉴》卷一四�。
  4 《晋书·载记第二十六》。
  5 《北史·源贺传》。
  6 关于这些史实, 详见拙着《青海历史人物传》中的秃发乌孤、秃发�仗础⒃春氐绕�,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39-50、55-61页。
  7 《魏书·源贺传》。
  8 《资治通鉴》卷一一六。
  9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隋诗》卷四, 中华书局1983年版;《隋书·贺若弼传》。
  10 《隋书·源师传》。
  11 《全唐诗》卷三五九。
  12 如《隋书·源师传》:“源师, 河南洛阳人也。”《旧唐书·源休传》:“源休, 相州临漳人。”
  13 对源氏家族人物, 近代以来罗振玉、劳格、岑仲勉等人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郎官石柱题名》及北朝隋唐史书等史料做过考订, 当代学者郭峰 (《北朝隋唐源氏家族研究》) 与源志藩也作过梳理。
  14 事件经过详见《旧唐书·源休传》。
  15 秦大树:《宋元明考古》, 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又如赵玉明:《源姓秃发鲜卑考》, 《北方文物》2002年第1期, 该文说:“源休谋反失败后, 朝廷不仅杀了源休的三个儿子及其家族, 还株连了所有家族。当时源氏都仓皇外逃, 有一部分改为其他姓氏, 有一些人逃到少林寺做了和尚。”持类似观点的青海地方史学界中也不少, 但均无资料可证。
  16 《魏书·世祖本纪》。
  17 郑樵《通志·氏族编》卷四“夷狄大姓·源氏”载:“宋建隆登第有源获, 景佑登第有源永励。”
  18 源氏族人也中有这样的观点:“源氏族人后来大都以经商为主, 以后又遇青苗之害, 源氏族人受到迫害, 他们再次逃亡, 来到南雄珠玑巷。”参见源志藩:《鲜卑遗民元氏源流》, 香港科华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 第六章。
  19 民国三年刻本《源氏大宗族谱》卷一“年谱”.
  20 《源氏大宗族谱》卷一“家传”:“公 (源潜夫) 原籍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大社头人。”这里把“大社头”作为地名, 当是误会。因为珠玑巷既为沙水村的街巷, 属于基层聚落空间, 说原籍一般不会再细下去。查阅相关资料, 别无南雄珠玑巷有“大社头”的记录, 反而一些家族从南雄南迁聚居的地方新命名了“大社”或“大社头”的地名, 应是为纪念祖上在南雄时的管理者身份而为的。依此推测, “大社头”乃是源潜夫在珠玑巷的基层管理身份。预测前谱原文是“公……珠玑巷人, 大社头”, 但《源氏大宗族谱》在抄录前谱时把“人”字移到了“大社头”之后, 一字错位, 原意陡变。
  21 《源氏大宗族谱》卷一“世德谱”.
  22 《源氏大宗族谱》载:“咸淳九年, 有怀王胡妃过此, 淹溺, 众惧行查累及。次年甲戌, 公 (源潜夫) 偕弟学海逃至坚城。”
  23 关于这一问题, 这里囿于篇幅, 仅概述, 有待从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角度结合文本进行研究。
  24 李建昆:《张籍诗集校注》卷三。
  25 《全唐文》卷六五八。
  26 赵玉明文中说:“鲜卑源氏东渡并留居日本有很大的可能性。”
  27 笔者在霄乡访谈时获悉, 在源氏族谱未被发现之前, 当地曾有霄乡源氏或许源于马来亚人的说法。
  28 有学者简单地从祖源鲜卑而夸大霄乡源氏保留着鲜卑习俗乃至人种特征, 实为附会演绎, 连源氏中人都不承认。
  29 《源氏大宗族谱》卷一《训条谱》。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