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辽宁档案的传承与演进

发布时间:2015-11-15 00:56:51
  摘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辽宁省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辽宁省档案事业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建国初期;辽宁;档案
  
   一、辽宁档案事业的初创阶段(1949年10月至1954年7月
  
  这一时期,辽宁地区各省、市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当时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接管旧政权档案,在各级领导机关组建档案机构,建立文档管理制度,培训文档干部,为全面开展全省档案工作打下基础。辽宁地区各省、市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注意了接收和收集旧政权历史档案。1948年11月,沈阳市军管会接收了国民党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政委会、辽宁省政府等74个单位的档案。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图书馆(1954年8月改为辽宁省图书馆)接收了国民党辽宁省图书馆保存的明清档案和民国年间东北各官署档案200多万卷。这批档案后来被专门成立的东北档案馆接收。为适应档案工作的开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的指示,辽宁地区各省、市党政机关档案室相继建立,配备了专职人员,开始实行了档案的集中管理。到1954年,部分县也建立了档案室,配备了专职人员。同时,进行了规章制度建设。1950年,辽西省政府首先制定了《档案管理办法》,在全省机关实行。其后陆续有辽东省、鞍山市、本溪市政府和部分县也制定了档案管理办法,使文档工作有章可循。为提高档案干部水平,1952年6月,辽西省委机关档案室率先举办了档案干部研究班,结合实际进行教学,为全省干部培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以后辽西省委、省政府办公室和辽东省政府办公室先后举办了文档干部培训班,学习苏联档案工作理论和档案科学管理方法,收到较好效果。这一阶段,全省档案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础,但档案机构、制度尚不健全,一些机关承办完毕的文件仍分散保存,未及时整理归档,档案室保存的档案亦不齐全、完整,各单位工作开展的还不够平衡。
  
  二、辽宁档案工作全面建设阶段(1954年8月至1966年4月)
  
  1954年6月,中央决定撤销东北大行政区,同年8月辽东、辽西两省合并,成立了辽宁省,全省档案工作开始走向全面建设阶段,重点抓了六个方面工作。
  
  1.建立档案行政管理机构。1954年8月并省后,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成立了档案科、处,分别对全省党群和政府系统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随着全国档案事业的发展,1959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为贯彻这一决定,辽宁省委、省政府将原来各自分别建立的档案机构合并,成立辽宁省档案管理局。它既是党的机构,又是政府机构,统一管理全省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各市也相继成立了党政合一的档案管理处,县成立了档案科(馆),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内的档案工作。由于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和不断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档案事业的发展。
  
  2.接收与收集历史档案。在建立健全档案工作机构的同时,根据中央精神和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部署,深入进行历史档案的收集和接收。1956年,省委、省人委分别发出文件,要求各地继续进行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档案和中国旧政权历史档案的收集。到1957年末,全省收集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共收集革命历史档案、资料1.1万卷、5万余件;旧中国档案资料3.39万卷、211万件,并作了一些整理和编目工作。1954年6月,中央决定撤销东北行政区,其档案由东北区临时档案保管处集中保管。东北行政区各机关立即组织大量人员对档案进行整理和移交,到1955年末,整理、移交基本结束,共向东北区临时档案保管处移交档案13.2万卷,并在东北临时档案保管处基础上,1958年成立了辽宁省档案馆。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955-1956年,面对大量的档案资料和繁重的业务工作,省委和省人委系统分别制定了省、市(地)、县委、人委机关《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暂行办法》,省、市(地)、县及其直属各机关也参照上述《办法》,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了本机关文档工作执行办法或细则。此外,还制定了机关文书通用名称、文电统一管理办法及不需登记、不需归档的文件范围等制度。为使保管的档案更精炼和防备突然事变,60年代中期,全省各级档案馆进行了档案的鉴定和战备工作。1963年初,省档案局在全省43个单位,进行了档案鉴定试点工作。通过试点,使所鉴定的档案,基本上分清了档案价值和保管期限,为在全省全面开展档案鉴定工作准备了条件。省档案局在此基础上,于同年11月在宽甸县召开全省档案鉴定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了经验。会后,档案鉴定工作在全省陆续铺开。1964年9月,国家档案局召开全国档案局长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战备工作精神,部署了档案战备工作,此后档案鉴定工作同档案战备工作结合进行。从1964年11月到1965年9月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省档案局连续召开四次会议,传达中央、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战备的指示精神,部署全省档案战备工作。省委批转了省档案局《关于档案战备工作的报告》,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将这一工作纳入本地区、本单位战备计划中去,切实做好。省档案局还制定了档案战备方案,对加快档案的清理鉴定、建立后库及档案转移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一工作的开展,又极大地推动了全省档案清理鉴定工作的进程。
  
  4.建立和开展技术档案工作。辽宁是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大中城市多,大中型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多。随着全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各企、事业单位形成了大量科技档案。为使科技档案充分发挥作用,辽宁省档案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59年1月召开座谈会,研究了技术档案工作问题。同年12月,国家档案局在大连召开全国第一次技术档案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技术档案工作通则》。会后,辽宁省委批转了省档案局《关于大力开展技术档案工作意见的报告》。同时,又组织了不同类型的八个工业系统和科研机关,分别制定本机关的工作细则,在此基础上,省档案局制定了《技术档案室暂行通用细则》,发各市试行。此后又发出文件,对城市基本建设档案管理提出要求。为加强对技术档案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省人委于1963年4月发出文件,要求省直各专业主管机关,对本系统的技术档案工作加强领导和指导,指定一名负责同志分管这项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抓业务工作的同时,抓好科技档案工作。此后,全省科技档案工作逐步建立起来。成立机构,配备干部,收集并整理大批科技档案,在为企业生产、管理和科研服务中,初步发挥了作用。但这一时期技术档案工作只是初步开展,发展还不平衡。
  
  5.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1958年以后,全省积极贯彻全国档案工作会议提出的“以利用为纲”的档案工作方针,使全省档案工作人员明确地树立了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积极地开展了档案的利用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和各项工作服务提供了大量档案资料,并创造和推广了许多好的经验,如鞍山市的“送货上门”、阜新县的“档案工作围绕中心工作和各项工作转”的经验,收集和汇编档案史料,使档案在机关日常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活动中,都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为检阅工作成果,1958年10月至11月省档案局举办了全省档案利用展览会。宣传了档案工作,交流了经验,对全省档案工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当时“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下,辽宁省也掀起了“大办档案”的高潮,提出了一些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工作目标,出现一些浮夸、形式主义以及“全民办档案”、“人人办档案”等错误口号和作法,但这种作法不久在年底召开的全省档案资料利用经验交流会议上进行了纠正。之后,国家档案局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新的档案工作方针,取代了“以利用为纲”的方针,指引全省档案工作向健康轨道顺利发展。
  
  6.培训档案干部。为适应全省档案事业全面建设需要,这一时期,省委、省人委办公厅和省档案局共举办六次档案干部培训班,将县以上档案部门骨干轮训一遍,系统地讲授了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基本知识,进行文书立卷、档案整理和档案鉴定等业务实习,使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后,各市、县以参加省培训班的人员为师,相继举办培训班,展开了全省规模的档案业务培训活动。为适应科技档案工作发展,1964年,省档案局和抚顺市档案处联合举办了科技档案干部培训班,省直机关、各市档案处、全省各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的科技档案骨干力量141人参加学习,请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系统讲授了科技档案基本知识,并听取专题经验报告。通过层层培训,普及了档案专业知识,提高了全省档案干部水平,为完成这一时期工作任务起到了组织保证作用。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因“文化大革命”,辽宁档案事业遭受破坏。“江青反革命集团”在辽宁省还组织了5000余人的庞大队伍,彻查了全省党政档案、公检法业务档案和历史档案240余万卷,歪曲档案内容,制造诬陷中央和地方领导干部的黑材料496份,达20余万宗,涉及500余人,使全省档案和档案工作遭到一场浩劫。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辽宁省档案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1982年底,全省不仅恢复了各级档案馆、档案室和档案行政管理工作,而且,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还迅速把各级档案馆、档案室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到改革开放前,辽宁省档案事业由起步维艰的初创阶段开始,在经历了挫折和坎坷之后,终于走上了新的发展之路,并在全省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里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档案机构日益健全,档案人员素质不断提高,设施陆续完善和档案管理工作逐步现代化,辽宁的档案事业为全省各项工作服务做出贡献。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