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建议

发布时间:2010-08-23 19:04:47
   摘要:[目的]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结合农业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复合体,通过研究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时空变化,为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构建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结果] 通过对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广东省各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都有所提升;在空间上,粤东区和粤北区发展相对缓慢,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珠三角区协调发展水平最高。[结论] 根据本研究得到的结果,预测粤东区未来几年可能仍处于中等协调发展水平,粤西区未来几年将很快进入优质协调发展水平,粤北区可能即将进入中等协调发展水平,珠三角区域内的城市将会逐渐进入优质协调发展水平。为了促进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建议政府根据各经济区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
  
   关键词:农业生态; 农业经济; 熵权法; 协调度; 广东省;
 
  
  0 引言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结合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复合系统,包括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及其他投入在内的一系列与农业有关的要素,要求既能满足农业生态的发展又能满足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1,2,3].农业生态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众多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从评价指标到耦合模型的应用已有广泛的研究。赵玉萍等[4]利用能值理论对奈曼旗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认为经济水平的提高的同时,能值可持续性指数有所下降。陈锋正[5]对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矛盾和解决办法。王继军等[6]通过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型揭示了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互作关系。唐婷等[7]利用9年间的数据对江苏省农业生态经济的变化进行研究,对江苏省各市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为江苏省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建议。广东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强省,其经济特区就占3个,虽然国内围绕农业“生态--经济”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尚未见关于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研究报道。叶延琼等[8]曾从农业用地的变化角度展开对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农业比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未对生态经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与经济的统一,通过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时空变化的研究,可以找到农业环境的变异规律,有利于掌握农业生态经济的结构变化,可以适时对农业结构作出合理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为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目前,研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总体评价[9,10,11].文章对广东省2000-2017年之间的农业生态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建立各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的时空变异和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介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省面积17.97万km2,内辖21个地级市。广东省水资源和热量都十分丰富,全年平均气温为22.3℃,年平均降水量为1 777mm,降水的空间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趋势,整体看来,广东省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为了推进广东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解决农业发展方式粗放问题、劳动生产率低、资源消耗量大等问题。全省农业经济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域资源差异,将广东省划分为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四大农业经济区。为了便于资料的调查和研究,考虑到研究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覆盖各个经济区,选择韶关市、清远市(粤北经济区),梅州市、汕头市(粤东经济区),湛江市、茂名市(粤西经济区),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珠三角经济区)共9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级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各地级市进行研究,评价该农业经济区的生态经济发展情况。
  
  1.2 数据来源
  
  该文中数据来源包括地图数据和统计数据,地图数据来源于广东省行政区划图,统计数据来源于2000年-2016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广东省各市的统计年鉴。
  
  2 研究方法
  
  2.1 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的选取
  
  农业生态经济指标的选择以农业生态评价和农业经济评价为依据,以全面反映农业生态和经济发展为目标,故在选择的指标中必须结合生态环境指标和农业经济指标,因此,农业生态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包括农业生态体系和农业经济体系2个层次。参考相关文献对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指标划分的标准[3,7],该文将农业生态体系概括为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关的生态指标,考虑不同年份统计数据指标的一致性以及代表性,选择森林覆盖率、工业废水排放量、空气SO2排放量、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农村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共9个指标,分别用符号X1-X9代表;农业经济体系选择生产总值、人均GDP、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旅游总收入和财政总收入共9个指标,分别用Y1~Y9表示,详见表1.
  
  表1 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目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是层次分析法、模糊打分法和熵权法,由于本研究中农业生态体系和农业经济体系内各指标相似性及重要性难以通过主观判断确定,且本研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1)首先对2000-2016年9个市的各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正向指标标准化的方法如公式(1),逆向指标标准化的方法如公式(2),式中xij代表第j体系下第i个指标的原始数据,在正向标准化公式中ci代表该指标中的最小值,在逆向标准化的公式中,ci代表该指标中的最大值。
 
  
  2.3 农业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指数
  
  该研究将农业生态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分别是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分别利用公式(6)计算两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分别用Rx和Ry代表,然后根据生态和经济的重要性,参考相关文献[5,12],并邀请当地评审专家进行打分,确定生态与经济比为4:6,由此对α与β赋值为0.4和0.6,计算综合评价指数G.
  
  2.4 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
  
  协调度代表广东省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用字母C表示,C值越大代表协调程度越高。为了能够清楚地反映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协调情况,参考李超和唐婷的划分标准[7,13],将协调度划分为8个等级,如表2所示。
  
  表2 广东省农业生态旅游与农业资源经济协调度评定等级

  
  3 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评价
  
  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通过整理广东省9个市的统计数据,根据熵值法公式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从各指标的权重值可以发现正向指标的权重值都较高,逆向指标的权重值都较低。在农业生态体系中,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和森林覆盖率的权重值最高,分别为0.164 8和0.152 8,说明空气质量和森林面积在农业生态环境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在农业经济体系中,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权重值最大,分别为0.174 3和0.142 8,说明评价农业经济体系最重要的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其中较重要的因素是人口数量。
  
  
  
  3.2 农业生态经济的时空变异分析
  
  根据3.1计算得到的各指标权重值,利用协调度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广东省4个经济区9个市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结果详见表4.为了直观地分析广东省不同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将各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度绘制如图1所示。
  
  从不同地区来看,分析图1中各市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趋势可知,广东省9个市的农业经济协调程度差异很大,广州市和深圳市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最好,达到了优质协调;湛江市、茂名市和珠海市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次之;而梅州市、汕头市、韶关市和清远市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较低。
  
  从时间上分析各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程度,从2000-2016年9个城市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都有所升高,说明各城市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较稳定,协调发展状态比较好。从协调度升高的幅度看,深圳市、珠海市和汕头市增加的幅度最快。
  
  表4 广东省不同经济区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

  
  图1 2000-2016年广东省不同地区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变化 

  
  根据图2广东省4大经济区农业经济协调度发展变化,从图2中可以看出粤西区和珠三角区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比较高,说明粤西区和珠三角区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最佳;粤东区和粤北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较差。
  
  图2 2000-2016年广东省4大经济区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发展变化

  
  3.3 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趋势分析
  
  根据广东省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和本研究的时间段,将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划分为5个阶段,其时间节点分别为2000年、2004年、2008年、2012年和2016年,在ArcGIS9.2软件中按照时间节点分别绘制出各节点、各市农业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变化趋势图,如图3所示。通过图3可知,2000-2016年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各市的生态经济协调度也都有所提高。从2000年开始,广东省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对山区贫困地区提出脱贫的目标,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都开始稳定发展。
  
  3.3.1 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
  
  第Ⅰ阶段(2000年前),从图3中可以看出,该时间段内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且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韶关市、清远市、梅州市和汕头市处于濒临失调,珠海市勉强协调,广州市、深圳市、茂名市和湛江市处于初级协调,说明该时间段内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2000年是国企改革和脱贫的最后一年,一直在刺激农业和工业经济的回升,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环保意识较差,可能是农业生态经济失调的原因。
  
  第Ⅱ阶段(2001-2004年),该阶段内韶关市、清远市、梅州市和汕头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从濒临失调水平过渡到勉强协调水平,珠海市从勉强协调水平过渡到初级协调水平,茂名市和湛江市仍处于初级协调水平,广州市和深圳市已经过渡到中等协调水平,说明从2001~2004年贫困城市发展迅速,基本实现了脱贫,广州市、深圳市和珠海市在广东省经济政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下实现了快速发展。
  
  第Ⅲ 阶段(2004-2008年),在该阶段内韶关市、清远市、梅州市和汕头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都步入了初级协调阶段,说明粤东区和粤北区在该阶段经济发展迅速,并且开始注重环境的保护,初步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茂名市、镇江市和珠海市从初级协调过渡到中等协调水平,深圳市仍处于中等协调水平,广州市刚过渡到良好协调水平,说明该阶段是一个稳定经济增长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阶段。
  
  第Ⅳ阶段(2008-2012年),在该阶段内韶关市、清远市、梅州市和汕头市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协调水平,说明粤北区和粤东区处于农业生态和经济发展的瓶颈阶段。珠海处于中等协调水平,茂名市、镇江市和深圳市从中等协调水平过渡到良好协调水平,已经缩小了与广州市的差异,粤西区和珠三角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处于良好发展趋势中。
  
  第Ⅴ阶段(2012-2016年),在该阶段内,正处于农业侧供给结构改革时期,汕头市从初级协调发展水平过渡到中等协调发展水平,珠海市也跨越到良好协调发展水平,有了阶段性的提升。茂名市和湛江市仍处于良好协调发展水平,韶关市、清远市和梅州市依然处于初级协调发展水平,广州市和深圳市已经达到优质协调水平,再一次加大了粤东区、粤北区与珠三角区的发展水平差异。
  
  3.3.2 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
  
  粤东区的变化趋势:2000年处于濒临失调的状态,到2004年过渡到勉强协调阶段,2008-2012年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2016年梅州市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汕头市已经进入中等协调发展阶段,综合来看这个区域内城市发展速度较快,但粤东区(梅州市和汕头市)2008-2016年协调度指数变化程度较小,预测粤东区未来几年可能仍处于中等协调发展水平。
  
  粤西区的变化趋势:2000年茂名市和湛江市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2008年进入中等协调阶段,经过4年时间又过渡到良好协调发展阶段,并暂时处于良好协调发展阶段。粤西区(茂名市和湛江市)2008-2016年协调度指数变化较大,预测粤西区未来几年将很快进入优质协调发展水平。
  
  图3 2000-2016年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趋势

  
  粤北区的变化趋势:2000年处于濒临失调的状态,到2004年过渡到勉强协调阶段,2008-2016年一直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综合来看这个区域内城市前期发展速度较快,后期发展较稳定,但粤北区(韶关市和清远市)协调度指数呈稳定上升趋势,预测可能即将进入中等协调发展水平。
  
  珠三角区的变化趋势:珠三角地区从2000年的初级协调发展阶段逐渐步入2016年的良好协调甚至优质协调发展水平,该区域内该区域内经济发展迅速,协调度指数快速增长,预测该区域的城市将会逐渐进入优质协调发展水平。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2)在时间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从2000-2016年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协调水平都有较大的提升;在空间上:粤西区和珠三角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相近,粤东区和粤北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减小与粤西区和珠三角区的差异;(3)广东省4大经济区相比,粤东区和粤北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珠三角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最佳;(4)根据研究结果预测,未来几年内粤西区将进入优质协调发展水平,粤东区和粤北区也会有所发展,逐渐缩小与珠三角区的差距。
  
  前人对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展开的研究大多以省为研究区域,通过评价的方法对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虽然坚持了研究的整体性,但却忽视了广东省内部的差异性;有些研究则侧重于某一区域,难以具有代表性。因此,本研究从广东省所有区域出发,考虑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4大经济区内各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经济发展差异,在各经济区内选择2~3个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收集整理各市的统计数据。通过研究发现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性,从2000-2016年各区域的生态经济协调指数都呈上升的趋势,但粤东区和粤北区的协调发展水平较低,粤西区和珠三角区协调发展水平较高。通过对比各区的生态数据和经济数据发现,本研究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广东省实际情况基本一致[14],说明本研究方法可取,该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影响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粤东区和粤西区的发展,也逐渐将成为研究的重点。粤东区和粤西区虽然也在快速发展,但与珠三角区的差距仍不容忽视,其可能原因是地形因素与地理位置导致山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15].为了减小区域间的差异,建议因地制宜,利用各区域的优势发展生态经济。粤东区具有临海的优势、人才优势(华侨之乡)、农业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密集的劳动力优势,这些优势可以帮助粤东区抓住机遇快速发展成为广东省珠三角的羽翼。粤西区具有无可比拟的地理优势,位于最南端,可以成为海上枢纽;处于亚热带地区,土地资源广阔,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周围众多岛屿,海洋资源丰富。由此看来,粤西区也可以通过规划实现生态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虽然该文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广东省发展的一些建议,但对广东省未来生态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生态发展、经济发展与发展质量间的关系还未曾研究,这些问题尚有待研究。
  
  创新点:本研究首次对广东省所有经济区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研究,构建农业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通过对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探究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超。 基于GIS与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评价。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08.  
  [2] 牛媛媛, 任志远, 杨忍。 关中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时空动态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28 (4): 243-250.  
  [3] 谈存峰, 王生林。 基于能值理论的兰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 (2): 48-55.  
  [4] 赵玉萍, 赵学勇, 左小安, 等。 基于能值理论的奈曼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中国沙漠, 2007, 27 (4): 563-571.
  [5] 陈锋正。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 2016.  
  [6] 王继军, 郭满才, 姜志德, 等。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过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生态学报, 2010, 30 (9): 2371-2378.  
  [7] 唐婷, 李超, 张雷, 等。 江苏省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的时空变异分析。 生态学报, 2014, 34 (14): 4025-4036.  
  [8] 叶延琼, 章家恩, 李韵, 等。 基于农用地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6): 740-743.  
  [9] 任志远, 徐茜, 杨忍。 基于耦合模型的陕西省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12): 14-19.
  [10] 张建军, 张晓萍, 王继军, 等。 1949-2008年黄土高原沟壑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分析--以陕西长武县为例。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 (3): 755-762.  
  [11] 张伟, 王秀红, 申建秀, 等。 伊犁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时空分异规律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地理, 2012, 32 (4): 136-142.
  [12] 黄明元, 侯丽。 基于产业融合的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怀化学院学报, 2016 (1): 45-49.  
  [13] 张忆君, 马骏。 基于耦合模型的苏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环境科技, 2016, 29 (3): 11-15.  
  [14] 柴玲玲。 广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15] 谈小刚。 广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广州: 广州大学, 2013.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