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临床医师运用抗血栓药物的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8 09:27:43

  摘    要: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慢性疾病,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本论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襄阳市现有的抗血栓药物类型以及临床医生用药现况进行调研,分析襄阳市临床医生使用现有抗血栓药物的趋势、现状,为临床上规范用药和新型抗血栓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调查结果显示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物在血栓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溶栓药物半衰期短且价格昂贵,使用较少。符合治疗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     襄阳市;抗血栓药物;临床医生;调研分析;现况研究;

  Abstrac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as become the primary chronic disease endangering human health, has brought serious economic burden to the society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in this paper to investigate the type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antithrombotic drugs to analyze the trend of antithrombotic drugs used by clinicians in Xiangyang city,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basis for clinical standard drug use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antithrombotic dru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ticoagulants and antiplatelet drug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thrombus. Thrombolytic drugs have a short half-life, are expensive and are seldom used. In line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reatment.

  Keyword: Xiangyang city; antithrombotic drug; clinicians; the research analysis; prevalence study;

  目前,在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占据着主导地位,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等重大心血管疾病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不良生活习惯、人口老龄化和环境等问题愈来愈严重,使得我国心血管病的预防和管理形式更加严峻[1]。而血小板易于聚集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则是诱发此类疾病的重要因素,随着对血栓形成机制不停的深入探索,针对血栓形成的特点和机制,开发了很多用于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根据其机制抗血栓药物可分为抗凝血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溶栓药物三大类[2]。该文以襄阳市为例,调查了临床医生使用抗血栓药物的基本现况和对新型抗血栓药物的认知态度,从而为临床规范用药和新型抗血栓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襄阳市的三甲医院以及其他医疗机构为背景,随机抽取110位襄阳市医院的临床医生,做纸质问卷调查,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10,有效回收率为100%,包括襄阳市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科室的临床医生。
 


 

  1.2 、研究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共设计了11个问题:性别;科室;从事临床工作年限;医院等级;在您的工作中遇到最多的需要使用抗血栓药物治疗的疾病是什么;对于需要使用抗血栓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您一般如何使用抗血栓药物;您所在医院有哪些抗血栓药物;您本人使用最多的抗血栓药物是什么;您在治疗血栓患者时,最大的顾虑是什么;您认为抗血栓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什么;您认为哪种新型抗血栓药物最有前景。本问卷不记名填写,由调查员现场回收。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男性74人,占67.27%,女性36人,占32.73%。从事临床工作年限:1~5年50人,占45.45%;5~10年20人,占18.18%;10~15年17人,占15.45%;15~20年8人,占7.27%;20~30年10人,占9.09%;30年及以上者5人,占4.55%。从受访医生的科室(神经外科、心外科、神经内科、心内科、血管外科、普外科及其他)来看,覆盖了可能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大部分科室,基本可以反映抗血栓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

  2.2 、使用抗血栓药物的类型和所治疗疾病的统计分析

  随着人们对血栓产生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抗血栓药物的应用更加普遍。调查临床医生对抗血栓药物分别具体用于哪种疾病的治疗,有助于临床上抗血栓药物的使用规范,并对于开发新型抗血栓药物有指导意义。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上使用的最多,溶栓药的应用较少。其中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在本次调查中的使用频率最高(表1)。在本次调查中,抗血栓药物71.26%被用于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的治疗,41.38%被用于治疗脑梗死,32.18%被用于心肌梗死,极少数被用于坏疽、缺血性梗死和DIC(表2)。结果显示临床上抗血栓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机体各个部位的血栓栓塞和梗死,表明抗血栓药物能够减轻血栓栓塞和梗死给机体带来的损伤,且对于血栓病人的转归康复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在研发抗血栓药物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力量,推动新药物的研发,减少抗血栓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降低药物的价格,使抗血栓药物更贴近大众生活、利于人体健康。

  表1 不同类型抗血栓药物调查分析

  表2 抗血栓药物治疗的疾病

  2.3 、影响临床医生使用抗血栓药物的因素分析

  目前临床上已经出现多种广泛应用的抗血栓药物,这些药物能够降低患者血栓的发生,但也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同时,患者的个体差异、病理特征、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药物的药效以及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机体的损害是十分显着的,这一点是医生们对患者用药时要慎重考虑的。

  在本次调查中,有80名即72.7%的临床医生认为主要的顾虑是药物的不良反应,36.3%医生认为药物的抗血栓效果不稳定,26.3%医生认为病人对药物的依从性不好,22.7%的医生认为主要顾虑是药物的价格。药物使用过程中,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的固有效应,包括副反应、后遗效应及停药反应等(表3)。我们所调查的医生中,有94名即85.45%的临床医生认为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49.09%的医生认为是胃溃疡,36.36%的医生认为是颅内出血,19.09%的医生认为是血小板减少症,10.00%的医生认为是心律失常(表4)。所以,患者在使用抗血栓药物时,要加强药物的排泄,减轻不良反应对身体的危害;针对不良反应较强的患者,要及时停药,并配合使用药物拮抗剂。

  表3 影响医生使用抗血栓药物因素

  表4 抗血栓药物的不良反应

  2.4、 对新型抗血栓药物的认知态度

  血栓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人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高致命风险的健康隐患,其致残率以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尽管近年来所开展的介入治疗、溶栓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总人数以及发病率额依旧处于显着的上升趋势,使得开发新型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因此调查临床医生对新型抗血栓药物开发前景的倾向态度有利于加强药物研发者与实际临床使用过程相联系,有利于研发者找到更加贴合临床应用的新型抗血栓药物。调查问卷的结果如下:42.73%的临床医生认为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的药物最具有前景;24.55%的临床医生认为抗凝药物最具有前景;17.27%的临床医生认为溶栓药物更具前景;55.45%的临床医生认为能减少现有抗血栓药物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新型抗血栓药物最具有前景(表5)。此结果表明襄阳市临床医生更加倾向于不良反应更少、治疗效果更佳的新型抗血栓药物,其中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此路径机制的新型抗血栓药物也受到多数临床医生的期待,因此在未来临床使用中抗血小板药物具有广大前景。

  表5 具有前景的抗血栓药物类型

  3、 讨论

  血栓形成能够诱发多种疾病及并发症,如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肺血栓栓塞症等[3]。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科学合理应用抗血栓药物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常用的治疗抗血栓的药物主要分为三大类,分为抗血栓药物;抗血小板药;溶血栓类药物[4]。在动、静脉中形成的血栓主要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进行治疗,而纤维蛋白溶解药物主要作用是溶解血栓[5]。

  3.1 、抗凝药物

  通过目前的调查分析得知,襄阳市临床医生使用的抗凝血药物中,伊诺肝素和利伐沙班始终占据着上游圈的位置,表明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普遍。在骨科大手术后,由于依诺肝素应用方便,血小板减少发生的概率降低,可以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患病概率[6]。利伐沙班高度选择性结合和可竞争性抑制游离的凝血酶原活性以及Xa因子,通过调节药物的剂量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7]。总的来说,这两种抗凝药物在临床上各有优点,且在临床上的使用频率也均较高。

  3.2 、抗血小板药物

  根据目前的调查数据分析得知,抗血小板药物中阿司匹林占据主导地位。该药可使环氧化酶(COX-1)第529位丝氨酸乙酰化,从而不可逆的抑制COX-1的活性。COX-1是前列腺素类生物合成的初始步骤中的关键物质,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H2(PGH2),PGH2是血栓素A2(TXA2)的直接前体。阿司匹林抑制COX-1导致TXA2的生成减少,而TXA2是强烈的血小板致聚物,TXA2的生成减少最终会使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减弱[8]。氯毗格雷抗血小板作用不够迅速和强烈,在急诊治疗时不能满足血小板的急速抑制要求[9]。

  3.3、 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通过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从而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达到治疗血栓性疾病的目的。但根据调查分析得知,襄阳市的溶栓药物使用率较低,可能与其价格昂贵、半衰期短有关。

  参考文献

  [1]王文波,邱磊,陈亚芳. 某院抗血栓药物的使用情况的分析[J] .中国处方药, 2019, 18(5):22-23.
  [2]杨笑笑,陈君,赵庆春. 某院临床使用抗血栓药物的回顾性分析[B]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24(11):1379-1381.
  [3]李江,朱佳佳,唐铁朵,等.依诺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J] .心血管病杂志, 2013,32(2):152-154.
  [4]李晓云,蔡莹,周志健,等.血栓性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J] .中国微循环, 2002 ,6(5);:297 -298.
  [5]马培奇.抗凝血药物现状及其研发动态[J]。上海医药,2009,30(8):379-80.
  [6]唐利,向毅,杜潇,等.抗血栓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637(6):672-677.
  [7]陆慧杰,庄汝杰,陈之青.利伐沙班对比依诺肝素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31(9):693-695.
  [8]李娟,李春坚.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及相关问题[A]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35(1):8-13.
  [9]韩聪凡,冯文化.血栓性疾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研究进展[A] .中国新药杂志, 2016 25(12):1363- 1369.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