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与“先秦十二子”的历史文化关联

发布时间:2013-05-27 18:42:35
   摘 要: 红楼梦》对大观园内“金陵十二钗”的相关情节, 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缩影。“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形象与《荀子·非十二子》中所论述的十二位先秦诸子隐含对应关系。先秦“十二子”是“金陵十二钗”的原型, 二者具有相似的政治理念或人格特质, 且在人生经历方面具有可比性。“金陵十二钗”的人生经历与结局便是《红楼梦》作者对“十二子”及其学派之思想体系的阐释, 并暗含褒贬。这也是“红学”与“子学”研究的交集所在。以先秦“十二子”为切入点, 亦可推测“金陵十二钗”在《红楼梦》后四十回佚文中的命运。
  
   关键词: 《红楼梦》; 十二钗; 荀子; 《非十二子》;
  

 

   Abstract: The plot of the“Jinling Twelve Girls”in the Daguan Garden in ADream of the Red Mansion is the epitome of the contending of the pre-Qin philosophers. The characters of“Jinling Twelve Girls”correspond with the twelve Pre-Qin philosophers in Xunzi's Critique of the Twelve. The“Twelve philosophers”of the Pre-Qin period are the prototypes of the“Jinling Twelve Girls”. They have similar political ideas or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re comparable in their life experience.The life experiences and endings of “Jinling Twelve Girls”a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deology of the “Twelve philosophers”and his school by the author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with implied praise and denigration. This is also the intersection of studies betwee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nd pre-Qin philosophers. Taking the “Twelve Philosophers”of the pre-Qin period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it is also possible to speculate the fate of the “Jinling Twelve Girls”in the last forty chapter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Keyword:  A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 Jinling Twelve Girls; Xun Zi; Critique of the Twelve;
  
  《红楼梦》第一回云:“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 纂成目录, 分出章回, 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1) 这十二位女子是该书的灵魂人物。俞平伯先生在《〈红楼梦〉中关于“十二钗”的描写》 (2) 一文中, 对她们的共性做了精到总结:一、她们都是有才、有见识的。二、她们遭遇都是不幸的。三、她们是“间气所钟”, 会有一些反抗性, 同时也有缺点。四、她们有胜于男人的地方。五、她们不以身份分美恶。这五条是对“金陵十二钗”在小说中地位的准确分析, 也是在忠实于古本《红楼梦》基础上进行人物原型研究的前提。
  
  这被十二钗隐喻的先秦十二子包含了《红楼梦》作者对他们的学术思想的批判和社会实践价值的预测, 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抗争精神表示敬意, 特别是对同为先秦诸子的荀子《非十二子》所主张的排他性表示不满。但是在实际不允许发出异端声音的政治和学术的大环境下, 十二子的主张各有弱点和无可奈何之处, 只能被时代所分化瓦解。先秦十二子所化身的十二位女子在大观园中的结局, 不但是其政治主张与学术思想之写照, 也是一个学派历史命运的缩影。这对推演“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原型与后四十回佚文中的事迹也有一定意义。
  
  《红楼梦》作者的写作目的除了有“为女子立传”, 也有向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致敬的倾向。十二钗的形象形意兼备:以多位一体塑形, 将诸子形象内化到十二位女子身上;以多重隐喻写意, 囊括先秦“十二子”之思想并暗含褒贬, 形成自足而内省的结构。这种创作方式也是清代小说写作方法上的创新。
  
   一、关于“金陵十二钗”原型研究
  
  目前红学界关于《红楼梦》人物原型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
  
  其一, 是挖掘文本, 结合相关历史文化实物遗存和“脂批”, 考证曹氏家族兴衰, 试图将作品中人与曹家满门一一对应。这种研究方式的前提是假设《红楼梦》必有“自传”元素。手抄本批注中出现的“脂砚斋”和“畸笏叟”或许是和作者有亲缘关系之人。但即使《红楼梦》是作者前半生奢华生活的忠实映射, 且不论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复杂改造和扭曲, 在目前材料贫乏的情况下也很难考镜源流。刘心武先生的解读方式是此类代表。对此袁世硕先生评价说:“将《红楼梦》的内容、意义, 归之于历史上的一时一家之人事, 这究竟是深化了还是妨碍了对这部小说的理解、认识?是提升了还是矮化了这部享誉世界的古典小说的意义价值?试比较一下《红楼梦》展示的人生悲剧的内涵与《揭秘》揭示出的贾府即曹家之败坏于政治投机, 便可以看得出来的。这后者不正属于鲁迅讥讽过的流言家的‘宫闱秘事’说一类吗?” (1)
  
  其二, 是从文本内涵着手, 试图从明清易代造成的政治斗争、民族矛盾和文化史上的礼乐复兴以及宗教沿革等角度, 在历史上为书中人寻找原型。这种研究是胡适先生“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方法的实践, 往往能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 但时有过度引申阐发的弊端。乔福锦先生的《“金陵十二钗”与“孔门十二哲”》属于后一类研究。该文结论的前提是将“宝玉影射孔夫子”, 将“金陵十二钗”与孔子十二门徒形象一一对应。这在《红楼梦》人物原型研究上另辟蹊径, 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点---先秦来审视中国古代文学另一端的《红楼梦》, 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 乔福锦先生的这一论证令人至少存在四点疑问:
  
  第一, “孔门十二哲”之称始于唐开元八年 (公元720年) 的孔庙祭祀。刚开始只有“十哲”, “命以圣门四科弟子”, 按照“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 清康熙五十一年 (公元1712年) 加入了朱熹, 乾隆三年 (公元1738年) 加入了有若。假设《红楼梦》作者确实受了孔子祭祀制度改变的影响, 那么乔先生在文中用颜渊和曾参替代了唐以后加入的有若和朱熹, 不知这“新版孔门十二哲”语出何典?
  
  第二, 《红楼梦》人物形象丰满, 对人性的探讨具有相当的深度, 如果作者是参照“十二哲”的人格或事迹塑造“十二钗”, 是否有以“孔门四科”机械区分“十二钗”人格特质之嫌?
  
  第三, 乔先生文中的“十二哲”皆属孔门弟子或再传弟子 (南宋人朱熹更非孔子门生) , 且不论宝玉形象是否和仲尼或周代正统礼制有关, “金陵十二钗”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在面对礼教和“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这类重大关节的态度上, “十二钗”各有打算, 这和“十二哲”同门关系之和谐相差太大。由此看来, 将“十二钗”类比为同门弟子也有欠妥贴。
  
  第四, 乔先生在此文最后也提到:“有关孔门弟子的传世材料极少, 致使金钗人十二与贤哲十二人之一一对应关系从某些方面看还不能太明确”, 再加上“十二”是地支之数, 在我国历史史料和文学作品中多有出现, 《红楼梦》第五回里“太虚幻境”收藏的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 共三十六人, 合三十六天罡之数, 对于正册里的十二钗各有红楼梦曲和判词, 这不仅是这十二个女子命运的谶语, 也是小说的线索, 虽然《红楼梦》各个版本中略有不同, 但大体意思是一致的。如果“十二钗”代表“十二哲”, 那么女子们的悲剧性结局该作何解释?假定《红楼梦》中的十二钗仅仅是为了映射儒家一门弟子的悲剧命运, 对于这部涉儒、佛、道的巨着, 是否显得内涵单薄?
  
  解铃还须系铃人。如要合理解释以上问题, 还是要先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入手, 结合《红楼梦》中的政治与家族两条线索和“大观园”的内涵, 来分析作者塑造“十二钗”形象时的驱动力和“十二钗”的历史人物原型, 才能真正诠释清楚中华传统文化原点的先秦诸子与中国古代文学另一端的清代文学名着《红楼梦》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
  
  为避免误读, 对“金陵十二钗”的历史人物原型的研究应遵循四原则:第一, 《红楼梦》书中人物特别是“金陵十二钗”的性格、在重大关节上的主张, 或主要人生经历, 要与人物原型相仿, 即人格特质的契合。第二, 《红楼梦》书中人物相配的判词、曲、诗文作品、谶语等蛛丝马迹, 要与人物原型有密切相关之处。换言之, 对人物原型的探寻, 要有助于《红楼梦》后四十回内容的推定。第三, 《红楼梦》作者对书中人的爱憎, 要与人物原型的褒贬态度相一致。第四, 《红楼梦》书中人物的“镜像角色” (比如贾宝玉之于“甄宝玉”, 副册、又副册中人) , 要与人物原型的关系经得起推敲比拟。
  
  刘梦溪先生将“脂砚何人”“芹系谁子”“续书作者”三个问题并称为红学研究的“三大死结” (1) .在这些问题得到解答之前, 对“金陵十二钗”真人原型的猜测都难有突破性进展。当代红学研究已经相当发达, 但是在更多的实物和文本被发现之前, 对红学的研究, 特别是对人物原型的发掘, 应当以文本为本, 与之相关的推论也应当与文本研究密切联系起来。
  
   二、大观园结社与《荀子·非十二子》
  
  大观园是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生活的世外桃源, 他们在这里联句赋诗, 赏花饮酒, 在和谐之中也有明争暗斗。大观园也是“太虚幻境”在人间的镜像表现, 《红楼梦》的故事结构本就充满了这种真假、虚实相对的情景。“大观园”是“太虚幻境”的物化, 后者是个安静平和的世界, 抛开对仙境的夸张描写不看, 前者比后者最大的不同, 就在于多了“争鸣”.
  
  之前的许多红学研究被“左”的意识形态左右, 曾将大观园中“金陵十二钗”的“争鸣声”归结为反儒或者反礼教之类。《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深邃, 包容百家的寓言, “大观园”的“争鸣”不是简单的女儿家茶余饭后的口角, 而是作者借女子们之口表达作者的历史、哲学、美学和政治等观点。这十二位女子都有鲜明个性, 但也有共性, 书中许多地方都能看到作者对中华文化先哲的敬意。因此, 周汝昌先生说, “晚清有一个姓陈号蜕庵的学者曾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一部小说, 而应当归入子部。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 归入子部, 等于说《红楼梦》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野史或闲书, 而是一部思想巨着。” (2)
  
  《红楼梦》将大观园拟化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历史场景的缩影, 以此表达对思想和言论自由的渴求, 向先秦那个可以自由争鸣时代的致敬, 同时也就当时钳制言论自由的清皇朝统治表达愤慨之情。大观园的瓦解, 即是“金陵十二钗”抗争的失败, 这隐喻着“先秦诸子”争鸣的声音最终徒劳地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假设“金陵十二钗”在大观园内的思想碰撞是先秦百家争鸣历史场景的复原缩影, 那么两者之间应当有相对应或相似的历史景象。先秦有两篇学术史综述比较重要:其一是《庄子·杂篇·天下》;其二是《荀子·非十二子》。其他如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虽然也是研究先秦诸子学的参考文献, 但因成书相对较晚, 对研究《红楼梦》人物原型的参考价值不及前两篇。
  
  《庄子·杂篇·天下》, 属于主张“无为”学说的先秦道家的作品范畴, 对于先秦各家的评述相对公允, 褒贬中肯, 对于各家思想和实践的优劣均有所涉及。庄子的褒贬都不是极端的评价, 是探讨和忠实记录的严谨态度。反观主张“礼制”甚至孕育着法家思想因子的《荀子·非十二子》, 则充满着对其他学派攻击的火药味, 荀子对除了舜、禹和孔子、子弓这几位他眼中的“圣贤”之外的其他各家都严厉批判, 且言辞犀利, 甚至将论敌比作“禽兽”.其目的在于“上则法舜、禹之制, 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 以务息十二子之说” (1) .在对不同意见的学派做了这样极端的评价之后, 当然也就没有为各家各派留下任何可以进行学术讨论的余地了。这种消灭态度和《红楼梦》里大家族家长们对宝玉一辈晚辈们“异端”的态度如出一辙。
  
  中国历代王朝之思想界, 无不难逃放则乱而统则死的宿命, 但统治者从有序胜过无序的政治需要出发, 从来都是反对百家争鸣的, 对凡是可能引发社会由强制稳定有序而走向自由无序的思想言论, 都一概视为异端邪说并厉禁钳制, 统治者最不愿见的便是“邪辟之说”煽动的天下大乱。然而, 凡是思想家又都像蜜蜂本能地喜爱自由采撷和百花盛开的场景。《红楼梦》自由精神之难能可贵, 正在于敢于在清朝大一统文化高压气场下, 仅用文字便虚拟复现出如先秦诸子一般的文化思想百花盛开, 并故意推导出“开到荼蘼花事了”的残破败局。这是对文化专制主义的无声呐喊与坚决抗争。《红楼梦》作者以“金陵十二钗”在大观园中赋诗唱和来比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就是要反对荀子推重的所谓“仁人之事”“圣王之迹”和打压异己的力量。因此, 对她们的历史人物原型的分析, 应当追本溯源, 从《荀子·非十二子》中去寻找。
  
  (一) 妙玉与它嚣
  
  在先秦诸子学史上, 《荀子·非十二子》将十二位参与思想争鸣的诸子分为六组放在与“圣王之道”相敌对的位置上, 是要最终消灭的。这十二子之首“它嚣”的名字, 因为在全部先秦着作中只出现在荀卿的这一篇文章里, 其身份便已成谜。
  
  其实, 所有可供推测它嚣身份的材料都隐含在这篇《荀子·非十二子》之中:其一, 它嚣绝不应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物, 与其并列的另外十一位都在先秦学术史上有自己的一笔。荀子不仅列他为“十二子”之首, 且用非常极端的字眼来激烈反对其学说, 想必其在春秋战国时期应该是名重一时的一流人物, 在东周列国有相当的思想号召力。但出于不明原因, 荀子用“它嚣”这样有蔑视意味的称呼掩替了他本来的姓名字号。其二, 《荀子·非十二子》将它嚣的名字和魏牟放在一起, 根据对魏牟的记载和评价, 至少可以推测它嚣和魏牟在性格上一样随意潇洒, 而且善于言谈。其三, 《荀子·非十二子》下文提及这种行为来呼应上文:“多少无法而流湎然, 虽辩, 小人也。故劳力而不当民务, 谓之奸事;劳知而不律先王, 谓之奸心;辩说譬谕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 谓之奸说。此三奸者, 圣王之所禁也。” (2) 符合该条件的主子仅有庄周与惠施, 但后者热衷政治 (下文的史湘云锦心绣口) , 显然并非妙玉所喜。可以大胆猜测, “它嚣”指代的是道家的庄周。主张“自然”和“无为”的庄子, 显然是和尊儒尚法的荀子是格格不入的。张远山先生在《<庄子>三大版本及其异同》 (3) 一文中也做过同样的猜想。另有一篇《稷下道家三辨》 (1) 考证它嚣应为“范�”的误字, 但是缺乏更有力的证据。
  
  在《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之中, 就恰巧有这么一位和“它嚣”一样不明其姓字的女子, 她号“妙玉”, 带发修行, 勘破红尘, 性子平和谦冲, 还偏爱读《庄子》。《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借邢蚰烟的口介绍妙玉:“所以他自称‘槛外之人'.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 故又或称为’畸人‘.她若帖子上自称’畸人‘的, 你就还她个’世人‘.畸人者, 她自称是畸零之人;你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 她便喜了。如今她自称’槛外之人‘, 是自谓蹈于铁槛之外了;故你如今只下’槛内人‘, 便合了她的心了。” (2) “畸人”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子贡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 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 人之君子;人之君子, 天之小人也。‘” (3) 大观园中多是性情中人, 多被“贪、嗔、痴”所迷, 只有妙玉能勘破生死, 人在“槛内”, 心在“槛外”, 她对宝玉是纯真的君子之交, 任何人在她眼里都没有富贵贫贱之分。她读《庄子》不像宝黛那样还要写诗争辩。她虽依附于贾家, 但灵魂上是坚强独立的, 从没有像同样寄人篱下的黛玉那样觉得“风刀霜剑严相逼”.庄子的人格之于妙玉, 简直已经内化于一了。
  
  《红楼梦》作者塑造妙玉形象的时候, 应当是参照了庄子的人格和思想, 妙玉的出家人身份, 姓名和出身的谜团, 在大观园中的特殊地位等等, 都和它嚣在《荀子·非十二子》这篇文章中的思想文化形象和历史地位与十分契合。
  
  庄子答楚王二使的那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这和妙玉的判词相比照, 也颇有微妙的意趣相关:“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 终陷淖泥中。” (4) 判词所配绘画是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妙玉的“可怜”之处, 正在于失去大观园这一自由交流思想的平台, 无所依附, 离开大观园之后, 失去了欣赏自己的宝玉和实现生生价值的机会, “洁”因为失去了欣赏者变得没有意义, “空”则是被动的无奈。同样是落在泥里, 传统的红学家基于“《红楼梦》是彻底的悲剧”这种认识, 认为妙玉最后结局悲惨, 传说古本后四十回是妙玉为了救宝玉被奸人所掳。这首判词是对庄子这句着名的答问的相合, 妙玉不在乎究竟是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 在贾家败落之后, 她只能像庄子那样远离政治中心, “于涂中”了此一生。
  
  妙玉和庄子都是“争鸣”的参与者, 同时也是冷静的旁观者和批评者。《庄子·杂篇·天下》是对先秦诸子中肯的讲评;《红楼梦》后四十回中妙玉如能全身而退, 那么她应当是最有条件记录下大观园中事的人。《红楼梦》第五回:“因又请问众仙姑姓名:一名痴梦仙姑, 一名钟情大士, 一名引愁金女, 一名度恨菩提, 各各道号不一。” (5) 这四位仙姑被特别提到, 应该是宝玉生活中特别重要的四位女子, 有学者将之与黛玉、湘云、宝钗和妙玉一一对应起来, 说明在作者心中, 妙玉在宝玉生命中是排名第四的关键性人物。
  
  (二) 秦可卿与魏牟
  
  《荀子·非十二子》中的魏牟, 曾经是中山国王子, 而中山国, 前身为北方狄族鲜虞部落, 一度被中原诸国视为心腹之患。魏牟在亡国之后才四处游学, 思想倾向类似庄子。《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之一秦可卿和《荀子·非十二子》中的“亡国王子”魏牟的身份有相似之处。
  
  根据刘心武先生的考证, 秦可卿应当是“义忠亲王老千岁”之女, 即是康乾朝统治者头号政敌之女。也有红学家认为, 秦可卿是前朝的皇室成员或当朝掌权者政敌的亲族, 寄居于贾家。关于秦可卿隐秘的显赫身份的相关研究成果很多, 尤以周汝昌和刘心武的研究为集大成, 不再赘述。虽然这种以一人作为全书解读线索的研究方式过于极端, 但至少可以说明秦可卿的身份有其神秘性和特殊性, 的确有出身高贵的可能。
  
  《庄子·让王》曾给魏牟很高的评价:“魏牟, 万乘之公子也, 其隐岩穴也, 难为于布衣之士;虽未至乎道, 可谓有其意矣。”魏牟“隐岩穴”, 秦可卿“大隐隐于朝”.她“身在江海之上, 心居乎巍阙之下。” (1) 真是“进亦忧, 退亦忧”, 这也是对秦可卿寄寓在贾家时心境的描述。特别是魏牟本人虽然没有达到“道”的境界, 但是已经很接近了;秦可卿死后贾府上下“无不纳叹, 都有些伤心”, 贾母也“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 二人所得到的评价都很高, 而且他们都是在乱世当中抓得住要领的明白人。
  
  秦可卿的身世写来满是悲凉, 生时身份是养生堂抱来的孤女, 死时贾府满是哀伤的气氛, 前来悼唁的人又身份显赫, 足见她的特殊身份与魏牟亡国王子的身份相类。其余被《荀子·非十二子》论及的先秦诸子都无如此显赫而又危险 (政治犯) 的出身。
  
  秦可卿还有另外一重身份, 就是宝玉的性启蒙者, 即“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子”的妹妹, 曾在梦中被许配给宝玉。秦可卿身份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言而喻。在《庄子·秋水》中, 魏牟对公孙龙有一段很精彩的话, 用“坎井之蛙”比喻没见过世面的人, 并极言海之博大。说的公孙龙“口�矶�不能合, 舌举而不能下, 乃逸而走。”从启蒙宝玉性意识的角度, 秦可卿也是将宝玉从“坎井”之中带出来的人。
  
  《红楼梦》第十三回, 秦可卿在临死前向凤姐托梦, 讲大家族由盛转衰的可能, 振聋发聩。那句“三春去后诸芳尽, 各自须寻各自门。”在日后同样应验了。秦可卿是贾府, 乃至大观园里为数不多的明白人, 在她眼中, 大概大多数都和“坎井之蛙”相似吧。
  
  不同本子的《红楼梦》对秦可卿结局的描述大相径庭。比较接近原貌的应为甲戌本回后脂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2) .她的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 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 造衅开端实在宁” (3) 就点明了这种关系。而同样身份显赫, 身世成谜, 妙玉可以远走江湖, 但秦可卿却难逃一死, 究其原因, 很可能是可卿的超脱不及妙玉彻底, 她的政治身份既是荣耀亦为负担。
  
  (三) 薛宝钗与陈仲子
  
  《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宝钗, 在《荀子·非十二子》中相对应的人物是陈仲子, 其背后的薛氏家族财力雄厚, 《护官符》描述她家是“丰年好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 (4) 在强大的家族背景支撑下, 她才能在大观园群芳之中挺直腰杆, 成为和黛玉争夺宝玉感情的最有力竞争者。陈仲子是齐国田氏贵族后裔, 家资豪富,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说他:“仲子, 齐之世家也, 兄戴, 盖禄万钟” (5) .
  
  陈仲子和宝钗在生活方式上很相似:虽然家族显赫, 但是不用将在衣食住行上, 过分的克己节俭到了极端的程度。《红楼梦》第四十回, 贾母去她的“蘅芜苑”, 只见“雪洞一般, 一色玩器全无, 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 瓶中供着数枝菊花, 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 衾褥也十分朴素。”贾母说:“年轻的姑娘们, 房里这样素净, 也忌讳。” (1) 薛家和贾家都是世家大族, 家中千金小姐的闺房却这般布置。贾母很可能是因为这一点对薛宝钗有了成见, 才坚定地支持“木石前盟”.
  
  薛宝钗衣服不熏香, 房间无玩物, 生活极端简朴, 陈仲子的俭省尤胜薛宝钗, 他“居於陵, 三日不食, 耳无闻, 目无见也。井上有李, 螬食实者过半矣, 匍匐往, 将食之, 三咽, 然后耳有闻, 目有见。”“彼身织屦, 妻辟�r, 以易之也。” (2) 孟子对此颇不以为然, 觉得这种廉洁的过了分, 迂腐的近于虚伪:“夫蚓, 上食槁壤, 下饮黄泉。”“若仲子者, 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3) 还不无讽刺地说:“于齐国之士, 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4)
  
  陈仲子的病态克己和庄子的超脱避世有本质区别, 他对自我欲望的克制根源于对自身名誉的过度重视, 潜意识是求名利回报的。这和《红楼梦》第七回中出现薛宝钗服食的“冷香丸”相似, 因为她“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 (5) .这是对薛宝钗外在行为和内在人格矛盾的隐喻:她的闺房素净, 却处处争风, 搞得“人人都说黛玉不及”;她做的“螃蟹咏”力压群芳, 回头却劝黛玉“女子无才便是德”.薛宝钗和陈仲子在道德品质和社会地位上的追求都是有内在矛盾的, 这种矛盾往往是致命的。
  
  《红楼梦》约成书于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 .在这之前的雍正年间, 统治阶级特别推重儒家“富贵而尚俭”的生活作风。“上所好者谓之风, 下所习者谓之俗。”这种刻意追求节俭的习气慢慢演变成了一种偏执的社会陋习。《红楼梦》应当受此影响, 多处出现了对刻意节俭行为的批判。
  
  陈仲子奉行“上不臣于王, 下不治其家, 中不索交诸侯” (6) 的原则, 这和薛宝钗对自己严苛的自控也有相同之处。赵威后问齐使时提起陈仲子说:“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 何为至今不杀乎?” (7) 可见陈仲子虽然是时代主流价值观的守护者, 但因为这种极端的克己复礼是以牺牲基本人情味为代价的, 即使是统治阶级也不主张人人如此。
  
  (四) 林黛玉与史鱼
  
  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 与林黛玉直接相关的镜像形象是最多的, 有“绛珠仙草”、有“又副册”里的晴雯, 还有小红、藕官和香菱, 她们的身上都能找到林黛玉的影子。她所代表的这一群女子, 是以“十二钗”为首的女性群落里最不为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所容的人, 因为在她们女性柔弱外表下面, 所秉持的精神是极度刚强的。林黛玉谨慎刚直、宁折不弯的人格以及以死报恩、以尸谏君的行为, 在《荀子·非十二子》之中对应的是一位史官---史鱼酋。
  
  黛玉是宝玉的灵魂伴侣, 反对家长们为宝玉设定的“仕途经济”之路。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宝玉对黛玉的支持表示感谢:“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 我早和她生分了。” (8) 她是宝玉在人生道路选择方面唯一的战友, 也正是她的刚直造成她夭折的命运。
  
  史鱼最着名的典故在于临死前让家人不要“治丧正室”, 以“尸谏”卫灵公, 告诫国君远离佞臣弥子瑕。从林黛玉的判词“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1) 看来, 她的下场是很悲惨的。“林中挂”应当是“自挂东南枝”, 自缢身死, 而非高鹗续书所写的临终焚稿断痴情。林黛玉在贾家的生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2) , 她都隐忍了。她是为“绛珠还泪”而来, 必然是遇到了重大变故, 而能让她为之付出生命的只有宝玉。有理由猜测, 在《红楼梦》后四十回, 宝玉宝钗被迫联姻的前后有重大事件, 令黛玉以死相谏宝玉。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称赞史鱼道:“直哉史鱼, 邦有道如矢, 邦无道如矢。” (3) “矢”是箭, 有两重意思, 其一是孔子字面上和其外型上的“直”, 其二是隐含的开弓没有回头箭, 一往无前的“刚”.道德操守上的“直”和为人处世上的“刚”是先秦史家完美人格的代表, 但无论是在诸子争鸣的先秦还是文化僵化的清朝, 这都不是讨人喜欢的人格类型。林黛玉和史鱼都是文化史上忠贞不渝, 宁折不弯的完美人格的典范, 她们的优点正是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原因。
  
  《红楼梦》有“为女子立传”, 即“修史”的意味, 这部书中, 有很多向史家致敬的地方:黛玉有《葬花吟》《桃花行》《菊花诗》为花修史, 又有《五美吟》为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史上五位为主公 (爱人) 舍身就死的女子立传。黛玉之刚直, 如史鱼之“尸谏”、如屈原之“投江”, 表达了对不屈从于强权势力, 以生命保存历史真相的史官们的高度赞扬。这种褒奖的感情色彩和《红楼梦》作者对黛玉的偏爱也是一致的。
  
  (五) 李纨与墨翟
  
  在传统红学家看来, 对“金陵十二钗”之一的李纨的定位, 可以用“槁木死灰”来总结, 自贾珠死后, 她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贾兰身上, 清心寡欲, 不问世事。但是, 这却忽视了李纨身上有的侠气和担当。研究她, 就必须说到贾珠。贾珠虽然因为早亡而没有出现在《红楼梦》正文里, 但是书中有多处可以看到他留下的影响, 包括家族对宝玉参与“仕途经济”孤注一掷的寄托, 贾政对贾环的不待见等等, 在“宝玉挨打”的时候, 王夫人“忽又想起贾珠来, 便叫着贾珠, 哭道:’若有你活着, 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4) 宝玉是她亲儿子, 若被打死了怎可能不心疼?她这般哭法结合家长们对宝玉的期望, 可以推测, 贾珠在世的时候, 应当是个中规中矩的仕途中人, 非常符合荣宁二府对于接班人的要求。他如果不死, 未来应当是另一个贾政。
  
  作为他的夫人李纨, 是把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的, 是和丈夫一心向着封建家长这个目标去的, 看她对儿子贾兰的培养也是如此。但是在大观园中, 她作为少年守寡的女子, 生活在争鸣的大环境下, 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在“先秦诸子”中, 墨子早年曾经学儒, 后来感到儒家礼乐的繁缛游离而去, 并卓然自成一家且领袖群伦, 甚至在战国时代的社会思想界一度出现“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5) 的局面。这和李纨早年和贾珠在一起致力于入仕, 在贾珠死后独居生活并主掌大观园诗社在争鸣中焕发人生光彩的情况类似。
  
  李纨素身寡居, 其住所叫“稻香村”, 是“数楹茅屋”, 号“稻香老农”, 应无所依傍而和大观园中每一个人都和谐共处。墨子自称“鄙人”, 标榜卓厉苦行的“大禹”, 被人称为“摩顶放踵”的“布衣之士”,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李纨与墨子在生活方式, 文化取向及其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很相近。
  
  大观园结社最早的倡议者就是李纨, 也是她出面向王熙凤要钱解决诗社经济问题, 并且把自己的居所作为“社址”, 最后大家作好的诗交由她来品评。宝玉评价她:“善看, 又最公道。” (1) 诸子百家争鸣时有“非儒即墨”的说法, 墨子有强大的号召力和人格魅力。在《荀子·非十二子》中被非难的十二位学者中, 只有墨家“钜子”能与李纨大观园诗社“掌坛”的身份相比。李纨的侠气与担当和主掌墨家学派社团的“钜子”任侠救难的作风也很相似。
  
  (六) 贾迎春与宋�
  
  “先秦诸子”中的宋�, 大致有两大主张:其一是希望统治者和人民都能清心寡欲。《荀子·正论》:“子宋子曰, 人之情, 欲寡, 而皆以己之情, 为欲多, 是过也。故率其群徒, 辨其谈说, 明其譬称, 将使人知情之欲寡也。” (2) 其二通过遏制欲望来避免争斗, 以此保持内心安宁和社会稳定。《庄子·天下》评价他和尹文:“见侮不辱, 救民之斗, 禁攻寝兵, 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 上说下教。” (3)
  
  宋�这些思想主张, 和《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的贾迎春的主张和处世方式非常契合。迎春是贾府的二小姐, 地位尊崇, 却软弱怕事, 甚至因为怕惹事上身而不顾是非对错, “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红楼梦》第七十三回回目“懦小姐不问累金凤”说的就是迎春的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 她竟然不予追究。抄检大观园的时候, 她的贴身丫头司棋向她求助, 她不予理睬, 间接导致司棋自尽, “子系中山狼, 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粱” (4) , 恶人一旦得志明哲也无法保身。没有人可以远离世事, 不关心世事的人, 总有一天世事会来关心他。
  
  《荀子·非相》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 则不能不争;争则乱, 乱则穷。” (5) 可见荀子也是主张人应当适当克制欲望以避免灾祸, 但是贾迎春和宋�的方式在荀子眼里也过了分, 《荀子·正论》中评价宋�说:“然而说不免于以至治为至乱也, 岂不过甚矣哉!” (6) 正是“过甚”的克制争斗和欲望, 使贾迎春走向了人生毁灭。
  
  王先谦先生在《荀子集解》认为, 宋�在稷下学宫时, 他的学说通过口耳相传在民间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迎春的类似的处世态度在大观园之中也有一批默默无闻的追随者。比如投井的金钏和被撵的茜雪。迎春身为二小姐尚且搭上性命, 何况是处于更底层的人们!上文提及的妙玉和黛玉虽然也是悲剧, 但经过主动抗争之后, 人生的意义也就不同。这些是《红楼梦》作者对宋�思想在人生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恶劣结果的预测, 也是对贾迎春和宋�这一类人的批判。
  
  《庄子·逍遥游》中谈到宋�的时候大加褒奖:“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斯已矣。” (7) 因为庄子的观点和宋�等人相似, 这确实和社会现实最格格不入的处世哲学。隐喻着庄子的妙玉最终“可怜金玉质, 终陷淖泥中”, 隐喻着宋�的贾迎春则是“金闺花柳质, 一载赴黄粱”, 二人何其相似乃尔!
  
  (七) 王熙凤与慎到
  
  在先秦法家诸子之中, 李悝和商鞅以“法”显, 申不害以“术”显, 慎到以“势”显, 韩非则将“法、术、势”三位一体集大成。慎到的着作《慎子》主张道法结合, 论及“法”的时候, 他的思想囊括了“法”“术”“势”, 特别是提出的尊卑有序观念非常露骨:“立君而尊贤, 是贤与君争, 其乱甚于无君。”慎到最重统治者的权势, 要靠“势”治国才能令行禁止, 一旦立君立法, 任何人也不得再动摇, “君立则贤者不尊, 民一于君, 事断于法, 是国之大道也。” (1) 这是中国古代君主制的理论基础。
  
  《红楼梦》里王熙凤, 干练泼辣却又专横恣肆。她欺上瞒下的手法, 非常符合在《荀子·非十二子》中评价慎到和田骈的理论的话:“尚法而无法, 下修而好作, 上则取听于上, 下则取从于俗, 终日言成文典, 及�r察之, 则倜然无所归宿, 不可以经国定分。” (2) 与她掌家所依仗的“势”相似, 慎到讲的“势”特别突出的地方在于:他认为“法”和“术”的变化都要以“势”为准绳, 要让“势”有利于自身。站在现代法律学角度, 他的理论是荒谬的, 本质上是“人治”.王熙凤处理大家族事务犹如治国, 不讲法律只讲人情与私利, 必将国将不国, 家不成家。
  
  王熙凤治家用的也就是慎到思想的这一面, 她是贾府的大管家, 手握重权, 然而她却靠着口才和威权谄上欺下, 只在乎仆人的忠心和自己的利益。《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兴儿说她:“嘴甜心苦, 两面三刀, 上头一脸笑, 脚下使绊子, 明是一盆火, 暗是一把刀。” (3) 这不也正是对封建官僚行事方式的写照吗?
  
  慎到和王熙凤的治国和治家方略, 都过度功利, 忽视了道德教化。《红楼梦》第十五回, 王熙凤说:“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 凭是什么事, 我说要行就行。” (4) 她心中没有任何信仰敬畏和道德准绳, 利益成了她以法治家的唯一标准。“贤不足以服不肖, 而势位足以屈贤矣。” (5) 幸而在慎到代表的法家后学韩非身上, 这种道德教化和对贤能的态度才有了改变。《韩非子·难势》:“夫欲追速致远不知任王良, 欲进利除害不知任贤能, 此则不知类之患也。” (6)
  
  《红楼梦》作者对王熙凤秉持的慎到思想是很不以为然的, 在大观园中, 宝玉眼中的女儿都是“水作的骨肉”, 即使是像迎春那样因“不作为”而招祸的, 宝玉都是同情的。不过“十二钗”之中, 唯一在个人品德上有重大污点的只有王熙凤, 其余十一钗都没有过玩弄权势或草菅人命以损人利己的行为。王熙凤和慎到其实已经背弃了先秦诸子所共识的普世价值观。后世统治者以法家手段治国, 到《红楼梦》成书的时候, 政治压力达到顶峰, 追根溯源, 和慎到的思想有莫大的关联。
  
  不可否认, 慎到思想的极端功利性也有实用的一面。王熙凤能在贾家日薄西山的光景下, 能东挪西借维持家族运转, 又能靠着索贿与放债等等手段生财, 确实极有治家才能。王熙凤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7) “凤为雄, 凰为雌”, 文中偏写作“雌凤”, 暗示王熙凤在能力上不让须眉, 是很高的评价。假设能为这只凤凰套上“道德”的笼头, 想必应当不致于如此陨落。
  
  (八) 贾惜春与田骈
  
  与《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惜春对应的是《荀子·非十二子》中的田骈。田骈的作品《田子》已经亡佚。不过, 汉代刘歆在《七略》中说:“田骈好谈论, 故齐人为语曰天口骈。” (8) 在大嘴好说这一点上, 田骈和贾惜春似乎有很大区别。
  
  《史记·孟荀列传》:“田骈齐人, 学黄老道德之术。” (1) 他主张放弃利害关系, 使万物归于“齐”, 以“明分”和“立公”的手段来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他和慎到齐名, 《庄子·天下》总结慎到和田骈的思想说:“齐万物以为首” (2) .
  
  《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这个人物是为了用她消极的行为方式来烘托与她人生观相似的王熙凤。首先是贾惜春和王熙凤都极端利己。惜春是十二钗中除巧姐以外年龄最小的, 出场时“身材未足, 形容尚小”, 在书中戏份不多, 在矛盾爆发时仅有的几次出场, 一直是不惜一切代价自保的。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她的贴身侍婢入画被发现私传物品, 惜春竟主动要求严惩入画。她和王熙凤都是在大关节上不顾人情道义, 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所区别的是王熙凤有权, 惜春无权而已。这和田骈与慎到在政治上的主张很相似, 都是轻视贤者的作用, 主张绝对的依从法或者君王。
  
  其次是惜春的“口冷心冷”和王熙凤的“明是一盆火, 暗是一把刀”的鲜明对比。惜春曾说:“古人说得好, ’善恶生死, 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 不管你们”, “不作狠心人, 难得自了汉。” (3) 这些话如果在《红楼梦》后四十回出自王熙凤之口也不会显得突兀。惜春的“冷”在似乎是不得已的, 她有很多处事原则, 其实缺乏信仰。
  
  惜春的判词是:“堪破三春景不长, 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 (4) 惜春以出家作为结局并非对人生的顿悟, 也不是部分红学家猜测的情势所逼, 而是因她的人格特质决定的。当外界世界使她无法完成自己“自保”品格的时候, 她可以躲进大观园;当抄检大观园的时候, 她会赶走入画为自己表明立场;当作为精神家园的大观园土崩瓦解以后, 为了保住自己的道德操守, 她的选择只能是遁入空门。她的人生特质不在于“被逼选择”, 而在于冷漠的“自我选择”.
  
  (九) 史湘云与惠施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的史湘云和黛玉一样父母双亡, 但是从没有怨天尤人的消极情绪, 在她身上时刻都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她的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5) 除了父母早亡十分不幸之外, 从她的判词无法推得她有悲剧的结局。“太虚幻境”中, 她的曲名为《乐中悲》, 唱到:“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 终究是云散高唐, 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 何必枉悲伤?” (6) 最后一句也表达了作者的通达人生态度:虽然人生无常, 但是不必因为不幸的事情悲伤, 幸与不幸都是“数应当”.认为《红楼梦》是“写实自传”的周汝昌先生考证后认为“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的原型, 很可能宝玉和湘云在经历过颠沛流离之后走到了一起。 (7)
  
  与史湘云所对应历史人物原型, 应该是战国时期名家惠施。
  
  首先, 史湘云和惠施都有出类拔萃的个人才华。《庄子·天下》记载:“惠施多方, 其书五车。” (8) 在大观园, 史湘云的才华直追黛玉和宝钗等人, 她的诗作像她本人一样“心无点尘, 口无遮拦” (1) .《红楼梦》七十六回的《凹晶馆联诗》, 显示大观园已经现出衰败之象, 聚首讨论大观园未来的人, 刚好是林黛玉 (史鱼) 、湘云 (惠施) 和妙玉 (庄子) .历史上的惠施是庄子的好友, 他的“历物十事”便是赖《庄子》留存。《庄子·天下》评价了许多先秦诸子, 湘云和黛玉一样都是留在争鸣现场进行最后讨论的人。
  
  其二, 史湘云和惠施都有罕见的英气豪情和宽容心胸。湘云在“金陵十二钗”中是比较贫困的, 她父母双亡, 和叔叔婶婶生活, 还要做女红补贴家用。但在大观园中, 她在气势上从不显得比任何人输一筹, 她娇憨活泼, 性格直率, 想到什么就会说出口, 她自己说:“你们知道什么, 是真名士自风流, 你们都是假清高, 最可厌, 我这会子腥的膳的大口大嚼, 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2) 庄子记下了惠施的很多话, 显示了他超乎同时代其他诸子的心胸。《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P”也是书中最美的场景之一。巧合的是, 《庄子·德充符》记载惠施也是这般论道的:“倚树而吟, 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 子以坚白鸣。” (3) 也难怪湘云能和超然的妙玉有那么多共同语言。
  
  其三, 史湘云和惠施的人生经历相似, 其伶牙俐齿和惠施的能言善辩也颇为神似。惠施是“合纵”的召集人, 一度主张齐楚联合抗秦。但因魏惠王转而支持张仪而被迫离魏, 在宋国与庄子成莫逆之交。在张仪失宠后, 惠子方才重回魏国。可以推测后四十回佚文里, 湘云曾经被迫离开争鸣的中心, “各自须寻各自门”之后和妙玉 (庄子) 一起在大观园外生活过一段时间。她的红楼梦曲是《乐中悲》, 无论她离开大观园后, 是多么的逍遥自在, 应当都是意犹未足的, 她的才华只有在大观园内这样特定的舞台上才有人能够欣赏。惠施和庄子在濠梁之上观鱼, 惠子说:“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 (4) 他和庄子这段着名观鱼对话并非智者之间简单的寓言游戏, 背后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黯然离开舞台之后, 在别人眼里他过的很逍遥快乐,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的痛苦。
  
  湘云和惠施的悲剧性在于:在最重要的那个时间, 没有能出现在自己该出现的地方, 没有能做成自己该做成的事, 只能远远地看着, 等待他人谢幕之后才能回去。
  
  (十) 贾巧姐与邓析
  
  在古本《红楼梦》中, “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巧姐占的篇幅很少, 远远少于身份同样显赫又才华横溢的薛宝琴, 但是她入了“正册”, 有理由猜测巧姐应当是后四十回贾家败落之后的重要线索, 她的主要戏份都在散佚的篇幅里。
  
  她是权倾一时的王熙凤的女儿, 覆巢之下的完卵。看她的判词:“势败休云贵, 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 巧得遇恩人。”配画是:“一座荒村野店, 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5) 结合脂砚斋批语, 一般认为, 她在家庭败落后, 被“狠舅奸兄”卖掉, 巧遇刘姥姥, 被她救走嫁给了板儿。她在失去家族靠山以后, 凭着一个“巧”字, 坚强地活下来了。
  
  但仅仅是“巧遇”善人得了善终只能说明是运气好, 造化之巧终非人物本人之巧。《红楼梦》作者不随意给书中人物命名, 更是不会随意分配给不起眼的配角, 巧姐这个“巧”字是小说情节大构思和大观园兴衰命运转折的关键。在散佚的《红楼梦》下文中, 巧姐必定是个关键人物, 她的命运极有可能会把许多人串联起来。但是她的“巧”是“小巧”, 而非“大巧”, 仅仅能用来自保而已矣, 她根本没有挽狂澜于既倒与扶大厦之已倾的机遇和实力。
  
  巧姐的名字就是刘姥姥起的:“这个正好, 就叫她是巧哥儿, 这叫作’以毒攻毒, 以火攻火‘的法子, 日后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 必然是遇难成祥, 逢凶化吉, 却从这”巧“字上来。” (1)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贾家不出事的话就没有她的戏份, 如万一贾府出了大事, 则全家上下未来的命运兴许就靠这个“巧姐”安排了, 这可能是作者为后四十回埋下的伏笔。
  
  作为《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中年龄最小的巧姐, 其历史人物原型应该是“先秦诸子”中的名家邓析子。《吕氏春秋》评价邓析说:“以非为是, 以是为非, 是非无度, 而可与不可日变。” (2) 邓析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律师, 他承揽诉讼, 曲解律法, 极尽巧辩之能事。《荀子·非十二子》中评价邓析子和惠施:“不法先王, 不是礼义, 而好治怪说, 玩琦辞, 甚察而不惠, 辩而无用, 多事而寡功, 不可以为治纲纪。” (3) 巧姐和代表着惠施的湘云是十二钗中为数不多的有良好结局的人, 由此能推测出《红楼梦》作者对“法先王”和“礼义”的看法。
  
  和巧姐人生结局不同的是, 邓析因在法律上过度弄“巧”而被法家实践者子产所杀, “子产非能诛邓析, 不得不诛也” (4) .子产杀邓析子, 属于法家内部的斗争, 邓析子死了, 但是邓析的思想活下来了, 这和巧姐的命运一样, 在争鸣失败后, 却活在了民间。在《红楼梦》中, 刘姥姥的形象和仕途中人特别是大观园中的“金陵十二钗”都格格不入, 她是为自己利益奔走的底层人民的代表, 她身上处处流露出邓析没有原则, 没有敬畏, 唯利是图的劣行, 至于“礼乐”之类, 她和邓析一样是不放在眼里的。巧姐经历贾家败落时年岁尚幼, 和刘姥姥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 假以时日, 应当是另外一个刘姥姥。
  
  (十一) 贾元春与子思
  
  《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中的贾元春, 对应的历史人物原型, 应该是战国初期的子思。孔汲, 字子思, 是孔子嫡孙, 孔鲤之子, 春秋时期人, 上承孔子弟子曾参而下启孟子, 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 也是儒家“道统”从春秋时期孔子过度到战国时期孟子的关键人物, 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 下开孟子心性之论, 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传《中庸》乃子思的作品, “百家争鸣”时的先秦诸子都不同程度的受其影响, 这和贾元春在“十二钗”中的地位和影响相似。
  
  元春是贾府的嫡长女, 生于正月初一, 故名“元春”;她在正册中排名第三, 仅次于黛玉与宝钗;“元春省亲”, 是大观园建造的原因;她本人的地位是贾家最重要的政治资本之一;元春之死, 是贾家败落的导火索。作为被皇家选封为“贤德妃”的元春, 在《红楼梦》中直接出场的次数不多, 但深居皇宫的她总是遥遥影响着贾府和大观园中人, 比如第七回“送宫花”, 她的宫花就像镜子, 送到哪里就能照出谁的人格特质。好比子思的“中庸”思想, 在宋代成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 也成为了一种人格的衡量标准, 包括了慎独自修、忠恕宽容和至诚尽性。这些都是作为贾家与皇室联姻纽带的元春所必修的。很难想象如果让迎春、惜春或者探春那样的脾气秉性嫁入皇家会怎么样。“中庸”也是元春平衡自己家族和皇家, 以及书中各方面势力的思想原则。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制衡, 能让自己的家族世世代代富贵荣华下去。她的手段和子思的“中和之道”暗暗相合, 也是她嫁入皇家的必备修养。
  
  子思子在儒家“道统”传承中有着重要地位, 是《荀子·非十二子》所推重的孔子的嫡孙, 荀子在这篇文章里也只有批评他和孟轲的时候, 言语之间才稍显客气。子思是位承上启下的人物, 在本质上是和荀子所代表的压制言论自由的势力站在一起的。元春在《红楼梦》中也遥遥干涉着贾家的各种重大决策, 比如送礼物给大观园中人, 独独宝玉和宝钗的一样, 这就是在向家人表明自己的立场。也可以说, 她是大观园中人悲剧结局的幕后上层的决定性推手。即使说她是“金陵十二钗”里的“奸细”也不为过。
  
  贾元春只有在“省亲”时才到过大观园, 平时居于皇宫, 这使她成为了十二钗中的异类, 唯一的一次集体赋诗也不是在地位平等的前提之下完成的。类似子思子的身份, 后世先秦诸子的学说, 很难与之平等对话。
  
  《红楼梦》中元春的判词是:“二十年来辩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兕相逢大梦归。” (1) 这个判词的争议很大, 历来红学家多有考证, 大都认为她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元春和子思都是被“过度消费”的人物, 或者说是招牌。因为元春的身份, 贾家贾赦、贾珍和贾琏这两代没出息的继承者才更敢于肆无忌惮的打点勒索, 这种奢靡的生活是以元春在皇家的地位为保障的。子思的主要着作《子思子》已经亡佚, 只剩下《中庸》, 这本书不但成宋元以后国家的官方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也规定了儒家士人的思想和行为范式, 成为宝玉最厌恶的“仕途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春和子思本人的初衷和观点已不可考---元春深居宫内, 对家人假自己之名的所作所为并不清楚;子思早已作古, 也不会晓得自己的作品被后人抬上神坛。反正在他们显赫的名声面前, 知道或者不知道都不重要了。
  
  (十二) 贾探春与孟轲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的探春, 对应的历史人物原型, 应该是儒家“道统”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孟子。探春是贾府千金, 但却是庶出, 孟子和《非十二子》中提及的孔子、子弓、子思又隔了一层, 关系略远, 却又是儒家的嫡系传人;探春的才华主要在于打理家政的能力, 她泼辣的性格, 雄辩的口才和务实的品质与孟轲的学术主张相合。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孟子》中有:“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 “权, 然后知轻重;度, 然后知长短”和其他治国理念及方略和探春治家手段很相似。和王熙凤重私利的“弄权”不同, 探春是秉承仁人之心治家, 她懂得体谅下情, 顺应人性来管理家政。如果说王熙凤代表的慎到治国的手段是“霸道”, 那么探春实行的就是“王道”.探春试图力挽狂澜, 通过兴利除弊解除贾家的财政危机, 怎奈这个庞大的家族已经积重难返, 终于回天乏术。
  
  《红楼梦》描绘的是一个大家族兴衰的过程, 这个庞大的家族也是一个社会标本的真实写照。王熙凤和贾探春治家的手段是一种社会实践, 作者是在进行一种探讨, 表达他本人对于治国的观点。探春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2) “末世”是王熙凤和贾探春两人生命中的关键词, 无论是“凡鸟偏从末世来”的王熙凤, 还是“生于末世运偏消”的贾探春, 她们采取任何或激进, 或温和, 或严苛, 或宽容的手段都不足以让这样一种僵化的体制重新焕发生机。在古本《红楼梦》中, 作者只进行了探讨, 没有给出答案。
  
  孟子的“王道”和“仁”的理想化治国方式, 最终虽然被写在书本上, 但却被抛弃在庙堂之外。才华横溢却生不逢时, 欲“法先王”而以“王道”救治天下, 但天下大势已去无可挽回, 这不是探春或孟子一个人的悲剧。在参与春秋战国思想争鸣的“先秦诸子”之中, 绝大多数人的思想理念或被冠以异端之名, 或被束之高阁, 或流落民间而变异, 最终都被集法术势三位一体的秦王朝“别黑白而定一尊”的政治思想洪流大海淹没了。贾探春的远嫁和妙玉以及湘云的结局相类似, 都是在失去了可以争鸣的大环境之后, 无可奈何地去别处寻找人生价值的不得已之举。
  
   三、未尽的结语
  
  因为关于“金陵十二钗”与“先秦十二子”之间所复杂的历史文化联系, 很多是隐喻性的, 所以囿于可见有形即有限史料的断烂局限性, 难免在个别人物关系的论证上显得有一点牵强, 但是这并不影响对二者之间相似性进行原创性学术初探性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先秦诸子”, 毕竟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实有其人, “金陵十二钗”毕竟是一部取精用弘和体大思精而感情色彩极浓郁的小说中人。在《红楼梦》这一部小说中, 人物描写和情节叙述都采用了多重隐喻的手法, 真假虚实相间,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许多人物和情节都被模糊化, 被赋予了字面以外的信息, 为后世读者预留了极其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也就为我们对《红楼梦》人物研究提供了几乎无限种可能。因此, 对《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文本进行任何思维角度的原创性探索解读和学术诠释, 都应当被视为是对红学发展进步的合理推动。
  
  《红楼梦》被创作的时间, 是中国君主专制集权臻于登峰造极的清朝乾隆时期, “一夫刚而万夫柔”, 社会舆论和文化创作都被政治所钳制, 思想界讲究“性命义理”的宋明理学早已对皇朝君主俯首帖耳, 就连学术界推崇“训诂考据”的汉学也对皇朝君主前倨后恭, 通过科举考试和编纂《四库全书》, 清王朝已经实现了思想文化的“大一统”, 许多不符合清朝统治主流思想的文本典籍在修书过程中被“禁毁”.这一切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政治局面和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形成了鲜明对照, 这也增强了“金陵十二钗”与“先秦十二子”的学术可对比性。
  
  回望先秦---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点, 生活在清朝乾隆时期的《红楼梦》的作者, 他一定对那个学术自由和诸子言论自由的年代“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是用在当时政治上相对安全的方式, 借小说家言, 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学术思想曲笔表达出来。其隐含的文化信息量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是无与伦比的, “十二钗”与“十二子”的隐含对应关系只是其中一角。而这正是笔者决定选此命题写作此文并将就此继续探索的旨趣所在。
  
   注释:
  
  1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年, 第5页。
  2 俞平伯:《<红楼梦>中关于“十二钗”的描写》, 《文学评论》1963年04期, 第19-56页。
  3 袁世硕:《剖析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红楼梦学刊》2006年02期, 第51-68页。
  4 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北京市: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年, 第400页。
  5 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视野》2012年04期, 第30-31页。
  6 王先谦:《荀子集解》, 北京:中华书局, 1988年, 第97页。
  7 王先谦:《荀子集解》, 第97-98页。
  8 张远山:《<庄子>三大版本及其异同》, 《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期, 第14-23页。
  9 吴光:《稷下学研究 (四) ---稷下道家三辩》, 《齐鲁学刊》1984年02期, 第33-38页。
  10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年, 第492页。
  11 王先谦:《诸子集成第3册庄子集解》, 北京:中华书局, 1954年, 第45页。
  12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44页。
  13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46页。
  14 王先谦:《诸子集成第3册庄子集解》, 第192页。
  15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第3版》, 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5年, 第233页。
  16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45页。
  17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34页。
  18 杨伯峻:《孟子选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年, 第122页。
  19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321页。
  20 杨伯峻:《孟子选译》, 北京市:第122页。
  21 杨伯峻:《孟子选译》, 北京市:第123页。
  22 杨伯峻:《孟子选译》, 北京市:第122页。
  23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58页。
  24 刘向编集;贺伟, 侯仰军点校:《战国策》, 济南:齐鲁书社, 2005年, 第127页。
  25 刘向编集;贺伟, 侯仰军点校:《战国策》, 第127页。
  26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262页。
  27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44页。
  28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229页。
  29 杨伯峻:《论语译注》, 香港:中华书店香港分局, 1984, 第163页。
  30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269页。
  31 杨伯峻:《孟子选译》, 第117页。
  32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296页。
  33 王先谦:《荀子集解》, 第344页。
  34 王先谦:《诸子集成第3册庄子集解》, 北京:中华书局, 1954年, 第219页。
  35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44页。
  36 王先谦:《荀子集解》, 第346页。
  37 王先谦:《荀子集解》, 第345页。
  38 王先谦:《诸子集成第3册庄子集解》, 第3页。
  39 朱海雷:《关尹子·慎子今译》,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年, 第167页。
  40 王先谦:《荀子集解》, 第93页。
  41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510页。
  42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117页。
  43 朱海雷:《关尹子·慎子今译》,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年, 第147页。
  44 高华平, 王齐洲, 张三夕:《韩非子》, 北京:中华书局, 2010年, 第605页。
  45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44页。
  46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年, 第141页。
  47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 第142页。
  48 王先谦:《诸子集成第3册庄子集解》, 第219页。
  49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578-579页。
  50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44页。
  51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44页。
  52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47页。
  53 周汝昌:《谁知脂砚是湘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
  54 王先谦:《诸子集成第3册庄子集解》, 第222页。
  55 周思源:《周思源看红楼图文本》, 北京市:中华书局, 2005年, 122页。
  56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386页。
  57 王先谦:《诸子集成第3册庄子集解》, 第37页。
  58 王先谦:《诸子集成第3册庄子集解》, 第108页。
  59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44-45页。
  60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331页。
  61 高诱:《诸子集成第6册吕氏春秋》, 北京市:中华书局, 1954年, 第225页。
  62 王先谦:《荀子集解》, 第94页。
  63 杨伯峻:《列子集释》, 龙门联合书局, 1958年, 第126页。
  64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44页。
  65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第44页。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