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生存的另一重空间---评张德明的《暗处的事物》

发布时间:2015-04-11 17:11:03
  张德明论诗,一方面强调"诗人与世界的对话",另一面也强调"诗人要学会俯下身子,与卑微的事物平等对话.""诗歌最大的德性是万物平等,彼此尊重,自由对话."(张德明《论诗短札》)曾经有一段时间,对话的诗学被诗界呼吁的很多.平心而论,对话确实是探求写作可能性的一种最好范式,然而比较难的是,诗人如何在他的写作中来实现这一点.从本原意义上来说,诗人的写作本身即是与个体内心的一场对话,然而对这种内心进行反观,其直接的映照仍然来源于存在的万物.当然,诗人要想保持与幽黯事物对话的有效性,还必须持一颗平等心与平常心,俯仰的姿态在对话诗学中永远是一种自讨没趣的表现.张德明也许深谙这一点,所以他对"暗处的事物"有一种洞透的觉悟.
 
  我欣赏他对高原上冷寂状态的浩荡叙述:"白雪消融,大地泪水四流/此刻的高原上,有一种辽阔的死亡/正在浩大地上演"(《辽阔的死亡》),这种表达抵消了渊博的主观臆断,看不到情感位移的痕迹,给人以自觉的实在感.诗人如此观照自然,想必自然同样也会以这样的观照呈现给诗人.这是一种沉默的对话,在写作上百无禁忌,默契的程度也始终如一.
 
  然而,有时候我更欣赏诗人那些在直觉中进行的创造性对话,比如经由诗人隐秘之体验所呈现的带有"小"之意味的"秋天":"秋天惟其小才让人怦然心动"(《小秋天》),尽管这样的叙述带有主观的凝结欲望,然而这诗意具足、处于虚拟逻辑之下的诗句发生得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同时,这因"小"失"大"的秋天也正因为受到了诗人辽阔内心的"私人订制"而显得更加接近芸芸众生.当然,对话并非单方面的.其实当诗人主观邀请存在之美的时候,美也在主动靠近所垂怜它的人:"窗前紫穗槐,默然无语/凄黄的树叶悬而未落/风一吹,歇满枝头的鸟语簌簌而下/伴随流萤似的唏嘘".只是诗人认定"日渐单薄的小秋天,手可盈握/才会催动身体内,喑哑许久的流泉",这样的叙述尚存一丝主观的"努力".我真希望诗人化这一条件复句为既定的事实:"日渐单薄的小秋天,手可盈握/催动了身体内,喑哑许久的流泉".如此一来,这对话的有效性便显得更加圆满和自足了.
 
  当然,强调对话及其平等性,并不能摒弃人作为有情之物的"有情性存在".所以张德明在与"暗处的事物"进行对话的同时,也对它们充满了欣赏:"雪域再高,白雪飘飞的姿态/依旧轻盈,优美/这是着婚纱的云们/奔赴人间的集体行为/高原莫大的静默中/流淌着无声的从容"(《辽阔的死亡》);或者悲悯和敬畏:"只有脚下的小草,瘦弱,枯萎/它们趋近死亡的身体,令人伤怀"(《小秋天》)."真正的诗歌,都是充满情感和生命的.一定意义上,每一首诗的艺术结构都是诗人个体生命结构的一次复现."(张德明《论诗短札》)这种情感与生命同构的论调,深入洞察下去,其实乃是一种更为深刻的对话,因为它关注生命与情感在不同事物中的"复现",关注艺术与生命的内在关系,同时实现了诗与万物以及人之间的深层接轨.
 
  鉴于对诗歌"有情性"的肯定,张德明写"暗处的事物"自然不会仅局限于对实在"物事"的垂青,他同样重视对内心情感体验的灵妙转述.比如《暗伤》,写相处的两个人常因"话语的毒焰"和"沉默的锋刃"为彼此带来隐性的伤害,尽管暗伤在时光深处会结痂,但是"当往事被重述/心中总有紫色的落叶纷然而下".又如《悬崖》,写对走到尽头之后的爱情的复杂体识,并对这种"悬崖之爱"给出了处决的有效建议.而《黎明时分》则写诗人对特殊时刻的生命感知,尤其是结句:"每个清早醒来的人/都是生命的又一次临盆",类比新颖,体验独到,给人带来了感受世界的一种全新方式,那就是打破时间无限与生命有限之间的矛盾,合时间与生命的起始性为一体,可谓独绝.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更何况诗人始终是有情众生中最忠实于"情"的众生之一种.因此,无论是强调与万物的对话,还是强调情感、生命的"复现",他都无法摆脱与现实的纠缠.只不过在处理个我与现实的关系上,诗人常常表现出深入的姿态."诗不是对现实的采摘和模拟,诗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实的重构.诗歌绘制了人类生存的另一重空间."(张德明《论诗短札》)当明白了这一点,"绘制生存的另一重空间"在诗人的创造中必然会具有一种既定的普遍性.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