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瓷器龙纹装饰的特点及变化原因

发布时间:2021-04-12 21:45:10

  摘要:该文以明朝和清朝两个时期的龙纹装饰瓷器为线索,分析对比两个时期龙纹装饰的异同之处,再结合这两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因素,分析瓷器上龙纹装饰不同造型特点的成因,探讨艺术装饰造型和社会因素的联系。

  关键词:龙纹装饰; 装饰特点; 社会因素;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高度强化的时期,尤其是清朝,是中央集权发展的鼎盛时期。龙纹作为最高统治者身份的象征,被皇室高度使用。在宫廷的装饰陈设上,皇帝的服饰上都有龙纹图案,但是经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时期龙纹的外观样貌、造型特点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文章以明清两个时期瓷器上的龙纹装饰为例,从社会因素变化的角度,分析这些龙纹装饰产生变化的原因,探讨装饰纹样与社会因素的联系。

  一、明清时期龙纹装饰的特点

  研究表明,龙纹大概率是由夔纹演变而来的,并且龙纹最早以夔龙纹的纹样形式出现在玉器、青铜器等器物上[1].随着人们对龙的形象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不同历史时期的龙纹有着不同的造型特点,从商周时期古拙的夔龙纹到唐、宋、五代时期的云龙纹,再到明清时期即龙纹定型的时期,龙的形象基本以"三停九似"为标准,龙纹已经具备了完整的造型结构。明清时期,龙纹陶瓷装饰进入了全盛时期,瓷器上的龙纹装饰造型丰富多变。其中,云龙、戏珠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图11)等姿态的龙纹较为多见,并且附有云纹、火焰纹、花草纹等作为装饰性纹样,这两个时期龙纹形象的装饰题材得到了极大丰富。

  明朝早期的龙纹气势磅礴,强调至尊无上,所以龙的头部较大,上下颚较长且上颚高高凸起,神态威武凶猛,躯干左盘右蹙如雷电,四肢健硕,爪如鹰爪、刚劲有力,以四爪或五爪为主,绘制非常细腻繁复,富有生气,如永乐青花云龙纹天球瓶(图21)。明朝早期的龙纹大多是张口的姿态,到了明朝中期则以闭口的龙纹居多。明朝中期的闭口龙纹看起来没有了早期那样威猛的神态,五爪呈风车状张开,给人漂浮无力的感觉,而且多以身躯细长的游龙姿态出现,绘制工艺稍显简单粗糙。再到明朝晚期,龙纹装饰的绘制更为简单草率,龙鳞用简单的网格纹代替,龙的头部形状稍圆且有着"猪咀龙"的戏称,给人一种"敷衍"的感觉,已然不见明朝早期威猛有力的龙纹形象。

  清朝早期的龙纹是生机勃勃、气势磅礴的威武形象,虽不像明朝早期的龙纹那样凶猛威严,但依然呈现出健硕有力、翻腾飞舞的姿态。康熙时期,龙纹的龙嘴呈张开姿势并且下颚比上颚略宽,躯干修长,多以"弓"字姿态环绕盘旋,龙爪飞舞、肆意张扬。雍正时期,瓷器上的龙纹装饰显得中规中矩,龙嘴上下颚平齐,鬓毛整齐,龙爪处也开始运用更具装饰性的卷云纹。到了乾隆时期,瓷器上的龙纹装饰绘制得更加精细,而且借鉴了康熙时期的"弓"字形造型,沿用了雍正时期的卷云纹,装饰纹样也变得复杂多样。当时出现了许多彩绘龙纹,对青花龙纹的刻画也更加细腻,更注重对龙鳞、龙鳍的刻画,龙角突出,眼睛有神,以四爪、三爪为主,如乾隆时期的雍正款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图31)。乾隆时期之后,龙纹不见了早前的繁复,更多的是用简单的火焰纹替代翻腾的卷云纹,鬓毛、龙鳍的刻画也显得粗略概括,龙爪纤细无力,趾间距离较大,有着"鸡爪龙""虾弓龙"等戏称,如嘉庆"懋勤殿"款龙纹印盒(图41)。而到了清朝晚期,瓷器上的龙纹装饰更为简略粗糙,有着细颈、粗腿、短鳍、壮躯干、稀疏的鬓毛,如同走兽一般,俨然失去了昔日的气势和神态。

  二、明朝瓷器上龙纹装饰变化的成因

  明朝早期,在朱元璋的治理下,社会经济得到高度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采用轻徭薄税的制度,大幅度恢复战乱之后的经济,提升国力,有效推动了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此时,手工业中的制瓷工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明朝初期,景德镇的官窑就有20余所,景德镇制瓷工艺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产生了很多新的瓷器种类,逐渐成为瓷器之都[2].在这样繁荣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出的瓷器工艺品非常精美,因此,明朝初期瓷器上的龙纹绘制得非常细致,连龙鳞都一片片清晰有序地刻画出来。另外,明朝在建立的初期为消除边患,不断与周边的一些民族或国家发生战争,这种巩固疆域的雄心也在凶猛威武的龙纹样中体现出来,所以明朝早期的龙纹大多是苍劲有力、威风凛凛的形象。在明朝早期的永乐年间,青花瓷器得到了空前发展。这种制瓷工艺能更加精细地画坯,并且可以使用水墨画的创作方法绘制,让瓷器上的龙纹装饰更加细腻生动[3].到了明英宗时期,政治局势动荡,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不断,国库空虚,赋税加重,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工匠为了减轻负担、维持生计,在瓷器生产中将重心放在提高产量上,在绘制装饰方面显然没有早期那样精细,瓷器上的龙纹甚至开始使用简单的草尾龙纹和云龙纹造型。到了明朝后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手工艺装饰的精美程度反映出来。此时的人们更关心如何解决温饱问题,对手工艺的追求已经没那么讲究了。因此,明朝后期瓷器上的龙纹变得简单粗略、用笔草率、写意随性,神态也是绵软无力,失了早期的神采[4].


  三、清朝瓷器上龙纹装饰变化的成因

  明清时期,由于中央集权的强化,统治者对龙图腾的强化让龙的形象更为具象化,加深了人们对龙纹的崇拜。在中央集权高度强化的清朝前期,等级制度森严,统治者对象征皇权的龙纹的使用也很有讲究:一般五爪的龙纹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四爪的龙纹是王爵专用;而民间的龙纹大多没有爪,即使少数龙纹有爪,也不能超过三爪。在"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龙纹有着盛世的磅礴气势,孔武有力,以花草纹、波涛纹题材辅助装饰居多,绘制繁复有序,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因此,清朝早期的瓷器龙纹题材丰富、画风精细,和明朝早期的龙纹装饰不相上下。另外,在乾隆时期,由于乾隆皇帝酷爱色彩鲜艳的瓷器,着色的云龙纹和仿明的草尾龙纹被广泛使用,彩绘龙纹得以盛行。并且在乾隆早期,政令宽和,官民之间的界限相对不太严苛,这个时期龙纹的种类、样式得到了丰富,龙纹在民间非常流行。后因为一些民窑制作工艺条件有限,又需要量产,不适合画太过精细的龙纹样式作为装饰,所以在陶瓷和锻造工艺中,古拙简单的夔龙纹得以被重新使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卷草花般的夔龙纹。由于夔龙纹既简单又好看,且上色方便,一些官窑也开始使用夔龙纹并制作出一些优美的夔龙纹珐琅彩瓷器。

  清朝中期社会动荡,工匠表现出的龙纹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威严感,龙爪细长如鸡爪一般,双眼无神,给人颓废的感觉。象征皇权地位的龙纹开始变得世俗化,失去庄严神圣的姿态,这也喻示着皇权开始衰落。到了清朝后期,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面对这样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已经无心再对手工制造业进行监管,而是大量增加赋税填补空虚的国库。此时的工匠也迫于生计,已没有余力静下心花大量时间制作手工艺。因此,清朝后期的瓷器龙纹渐趋粗劣简单,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性的符号装饰[5].

  结语

  研究明清两个朝代的历史发展可知,一个朝代的兴衰可从相关艺术品的装饰特征变化中反映出来;反过来看,艺术品的装饰特征变化及其所处时期的社会风貌息息相关,受社会因素变化的影响而产生变化。社会与艺术品二者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的,明清时期瓷器龙纹装饰的变化除了和审美习惯的不同有关,还与所处社会相关因素的变化有关。
  参考文献
  [1] 李博,湛磊。论商周青铜器纹饰在现代国内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9(23):135-136.
  [2] 孙磊,张乘风。陶瓷艺术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9):102-103.
  [3] 岳子楠,李雪艳。明式家具在现代家居设计产品中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7):34-35.
  [4] 张思琪,梁晶。晚明文人意趣在瓶花艺术中的体现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9):15-16.
  [5] 焦树楠,梁晶。论织物在简约风格室内陈设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9(15):80-81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