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与当代文明

发布时间:2015-03-11 15:32:01
   内容提要 历史都是在继承中发展的,传统与当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割断. 周公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开创者,他赋予国家"道德之枢机"的功能,并以制礼作乐的方式展开道德建设. 礼乐教化的主旨,是教人内外兼修,成就君子之德. 中国之礼,以自谦而尊人为基本特点,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 中华的礼仪用语内涵丰富,格调高雅,与时下俗不可耐的网络语言,适成鲜明对比. 推广中华传统礼仪,有助于当代文明的重建,以及大众国性的再塑.
 
   关键词 礼仪 道德 文明 和谐 国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 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 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习近平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讲话
 
  历史与现实,属于同一整体、但又无法截然割裂的两个阶段,犹如一棵大树、一条大河,谁也没有能力刀断斧劈之,只取某段,丢弃某段. 历史是现实的根脉,为时下的发展提供基础与养分,离开历史者,必将陷于枯竭. 人类在轴心时代(公元前8 世纪---公元前 2 世纪)形成了三大文化形态: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古印度的宗教哲学、中国的伦理哲学.三者奠定了当今世界文明的基本模式.两千多年过去, 它们越来越显示出长久影响后世的深沉伟力. 当今西方的科技如此发达,但西方人经常谦卑地说,要回到轴心时代,到先哲那里寻找智慧. 古代中国人懂得尊重历史,但凡善为政者,都善于向历史学习,而非唯我独尊. 在举国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今天, 我们面临的道德问题、 治安问题、国家认同问题等等,究竟应该如何措手才是?我们不妨回到中国先哲那里, 看看他们的治国方略与运作之道,或许不无启迪.
 
  一、国家为道德之枢机
 
  中国人自古言必称三代,认为夏、商、周三代的迁移,是逐步损益、渐进式发展的样态. 自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出,开始将殷、周鼎革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剧烈的一次革命,殷、周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政体. 王说颠覆了传统的上古史观,刷新了我们对治国之道的本质的认识,其学术意义不可低估.
 
  事实上,人们对于"国家"的定义,几乎都着眼于政治权力,认为是统治机器,外加与之相关的管理、经济、宗教、法律、军队等治理手段. 从氏族走向国家, 似乎各国都遵循着这种最自然的发展形式. 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宗教、巫术、鬼怪等精神领域的诸神. 中国的商朝大致就是如此,"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①,自信"我生不有命在天"②. 岂料牧野一战,纣王兵败自焚,殷商终被无情嘲笑,中国历史由此出现急转弯. 随之而来的周公 "制礼作乐",首次提出"德治"的理念,成为中国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 其核心的贡献有如下几点:
 
  首先,周公将"德"作为历史判决的最高范畴,从而奠定了中国数千年道德文化的底色. 商覆亡的原因很多,周公认为"不敬厥德"才是根本,酒池肉林,荒淫无耻,炮格之刑,暴虐无道,全都是丧德的结果. 周人之所以能代有国祚,恰恰是因为从太王、王季开始,都知"敬德",文王则是"明德慎罚,不敢侮矜寡"③的典范.因此,国家兴衰、国运长短,取决于道之有无与德之厚薄. 尽管夏社虽屋、殷社虽屋,不少人依然匍匐在神明的阴影之中. 周公认为, 鬼神看重的是因治国有道而呈现的馨香与美德,而不是供品的芳香,"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④.周公要求人们"自求多福⑤",把命运掌握于自己之手. "天命靡常"⑥,政权转移的机关,全在于此.
 
  其次, 周公将国家的职能定义为 "道德之枢机",国家的本质,并非只是管理机器,还应该是道德的建设者与引领者, 由此赋予政府以全新的目标,这在世界政治学史上可谓喝破鸿蒙,是先秦思想领域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根基于举国的道德建设,这一从上到下、旷日持久文化工程,责任人是政府. "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周公创建的礼制,是将德治落实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工具,旨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只有不断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使尽人皆知自我约束,社会才有稳定的基础,与持久发展的可能. 在这一命题之下,所有社会成员,无论地位高低,都应努力"修身进德",以期跻身于"道德之团体". 王国维对周公制礼作乐有很多赞誉,说得最深刻的,正是"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一语,王先生指出,此即"周人为政之精髓".
 
  其三,周公通过制礼作乐,将道德建设落实到国家典制之中. 毋庸置疑,口号不能治国. 再美好的词语如果不能落地, 就只是空中楼阁, 无补于世. 由于年代邈远,书缺有间,周公制礼作乐的文本今已不可得知,但细读《春秋左传》,犹可得其仿佛. 鲁原本是周公封国,后来成为周公之子伯禽的始封地, 与周公及其礼乐关系最为密切. 昭公二年,韩宣子适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赞叹说:"周礼尽在鲁矣. "齐仲孙湫也感慨道,鲁"犹秉周礼"⑦. 鲁国大夫季文子说"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⑧"这是春秋贤者口中的周礼.
 
  再看鲁国的国史《春秋》. 《春秋》有"书"与"不书"的"书法",于此可知周礼在鲁国的存留. 如《左传》隐公五年,"春,公矢鱼于棠",此等琐事之所以书于史册,是因为"国君爵位尊重,非�L狩大事则不当亲行. 公故遣陈鱼而观其捕获,主讥其陈,故书陈鱼,以示非礼也.⑨"隐公擅离职守,前往遥远的棠地观看捕鱼,属于"非礼",违背了礼制,所以要"书",以示惩戒.诸如此类,不能尽举.当时诸侯的行为,受到诸多礼的约束,一切皆有法度,不得随心所欲,放任自流.
 
  孔子继承周公的文化理念, 将礼作为君子修身的器械,倡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⑩". 孟子将"仁义礼智"作为人格标准. 管子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理念,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辑讹辊. 《周易》则提出"人文"当与"天文"�讹辊并重的主张.荀子是先秦礼学的集大成者, 有关礼的论述最为丰富:"礼者,所以正身也.""礼义不行,教化不成.""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宋儒将礼作为严夷夏之别、 人兽之别的主要标志:"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人不能"任性",要时时以道德自律,以礼成就君子风范,成为贯穿两千年多年中国文化的主轴.
 
  当今之世,社会问题极之纷繁,人们多将解决之道聚焦于法律,这无疑很有必要. 但是,综上所论,我们还应关注道德建设的问题. 法治治标,德治治本. 德法相依,德主刑辅,才是完美的治国之道.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进步,是人类如何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若能明乎此,切实的道德与礼仪建设就能真正落地.
 
  二、礼乐与社会和谐
 
  前些年,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无疑很及时,也很正确. 但是,毋庸讳言,和谐社会的理念虽已深入人心,但实际效果并不显着,主要表现在交通的无序状态依然严重,包括"医闹"在内的各种暴力行为时有所见,在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中,围绕"让座"而吵架、甚至出现"激情犯罪"的报道时有所见;从孩子到官员,各种形式的"任性",触目皆是. 整个社会显得焦躁不安,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很快扩散成群体闹事. 这种局面的出现,根源在于片面理解"依法治国",一切用法规处理(罚款、拘禁等)代替思想教育,认为只要你的行为不触及法律,我就不管你,怎么做都是你的人权自由. 一旦酿成大祸,依然按照治安问题来处理,治标不治本.
 
  中国人很早就将"谐"、"和"作为社会的至治之极,《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 "礼的功用正是着眼于此. 古人打造和谐社会,有很深的谋虑,基本的立足点有如下两个:
 
  一是人自身的和谐. 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人自身的和谐,只有人人都能做到身心、内外和谐,社会才能真正走向和谐. 儒家用礼乐教化之道引导人们内外兼修. 《礼记·乐记》:"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礼,教人懂得尊重,以及如何以得体、优雅的行为与人交往,长期践行,自然内化于心;乐,是用德音雅乐激活人内在的仁心, 令喜怒哀乐之情发而皆中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礼乐双修,使人身心中正,平和理性,宛然有君子之风.
 
  二是人际和谐. 人是群体性的动物,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就结成原始群,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搏斗.时至今日,人类依然是命运共同体,彼此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更加严密,谁也离不开谁. 从这个意义而言,人们能否和谐相处,事关国家、民族发展的前程. 毋庸讳言,由于社会非常复杂,各色人等,利益不同、思想意识歧异、观察问题的角度不一,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并不容易.
 
  儒家将复杂的人际关系归纳为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等"五伦",把"仁"作为处理好五伦关系礼的前提. 培养仁爱之心,从爱父母开始最自然,也最容易做到,这称为"孝". 再将孝敬父母之心推广到天下人的父母身上,就是"广孝". 《孝经》说"博爱之谓仁",至确. 将内心对他人之爱,通过肢体动作与语言表达出来, 让对方感受到, 此即"礼". 《孝经》说:"礼者,敬而已矣. "双方相互尊重,称为"礼尚往来". 如此,人际关系即可达到普遍与持久的和谐.
 
  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以"自卑而尊人�讹辊"为基本特色. "自卑"之卑不是"卑贱",而是谦卑低调,放下身段,多看自己的不足,始终保持谦恭待人的心态,这是中国人自处的方式. "尊人",对人要有足够的尊重,"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讹辊", 对方哪怕是负贩者,也必定有其尊严;这是中国人的与人相处之道. 从学理而言,这一原则是建立在阴阳消长、盈虚变化的哲学基础上的. 先哲从月盈而虚、日中而昃的自然现象中悟出"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易》有六十四卦,谦卦六爻皆吉,"下三爻皆吉而无凶, 上三爻皆利而无害. 《易》中吉利,罕有若是纯全者."古人将这一哲理融入日常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原则,如此,不仅有益于自己的成长,而且从根本上杜绝了冲撞、冒犯、失敬等行为的发生.
 
  礼仪用语中有"自谦"与"表敬"两套用语. 对他人要用表敬语,自己或自己一方要用自谦语,不得混用.自谦,是中国人的文化信念.例如,称呼对方父母为 "令尊"、"令堂"; 向对方提及自己的父母,则要称"家父""家母". 称呼平辈的对方,要称表字、雅号;向他人提及自己则要称名字. 问尊长年龄,要说"高寿";提及自己的年龄,可说"虚度".称呼对方女性配偶,要说"夫人";称呼自己的妻子要说"内人". 称对方的家,要说"府上";称自己的家,要说"寒舍". 将自己的文件、信函交给对方,要说"仰呈";请求对方接受,要说"俯收". 如此等等,不能枚举. 自谦敬人的原则,道家也认同,《老子》说:"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孤家寡人,意思是说寡德之人;不谷,意思是不善. 它们的字面意思都为一般人厌恶, 而王公以此作为自称,意在表示谦下. 不了解这些,就无法真正了解中国文化.
 
  如今,自谦、表敬的话语体系还非常完整地保存在日本、韩国等东亚文化圈内,在人际交往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在这些国家,能否正确使用这类语言,是判断对方学养高低的标准之一. 鄙见,逐步恢复这一话语体系, 不仅有利于承传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对建立起普遍的人际和谐,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大有裨益.
 
  三、礼与高雅文化
 
  文化历来有俗与雅之分. 通常来说,俗,是自然的、素朴的文化形态;雅,是经过人为加工与品质提升的文化形态. 俗,是处于初级阶段的文化,犹如原矿,难免夹有杂质;雅,是居于高层次的文化,事经过提纯的精品. 惟其如此,人们每每以低俗与高雅对举. 陈寅恪先生在他的《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的碑文中,明确地将"俗谛"与"真理"相对,并且称俗谛为"桎梏". 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态势,是移风易俗,不断从低俗走向高雅,这是不可逆转的大潮.
 
  文明与典雅,是呈正比例的态势发展的. 高度的文明,一定典雅庄正,令人向慕. 作为世界四大原生文明之一的中国,很早就意识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追求高雅的生活品质,而礼仪就是最好的抓手.
 
  优雅的礼仪,一方面体现在肢体动作上,坐立行走,鞠躬作揖,沉稳自信,不卑不亢,无不透出美学的意味,流露出做人的原则;另一方面体现在语言上, 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自谦语与敬语并存的话语体系,从称谓到用词,都很讲究.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最核心的要素,也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秀的文字之一,已使用数千年. 中国人在漫长岁月中,不断淬炼,反复推敲,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语言体系. 早在先秦时期,先民就创造了诗歌、散文、辞赋、政论等各种体裁的文学形式,其后,又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语言之丰富、精彩、细腻、考究,世所罕见.
 
  中国文化素称发达, 用语注重推敲, 追求典雅,是其重要特色. 在《诗经》《礼记》《老子》《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文献里,就已经出现丰富而雅致的礼仪用词. 《战国策》里的《触�说赵太后》,记载担任赵国左师之职的触�劝谏赵孝成王之母赵威后的全部对话. 彼此所言,相当文雅. 赵太后口口声声谦称是"老妇",触�则处处以"老臣"自称,而尊称赵太后为"媪",称呼自己的儿子为"贱息".赵太后答应触�的请托时说"敬诺".触�说到假如赵王去世,用的词是"一旦山陵崩";都很有分寸,委婉雅致. 《礼记·曲礼》已有对各种身份之人的配偶的称谓:"天子之妃曰后, 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以及女性配偶在不同对象面前如何自称,如"夫人自称於天子,曰老妇;自称於诸侯,曰寡小君. "到宋代,中华礼仪全面向民间下移,日益平民化、生活化,民众无论文化程度高低,甚至识字与否,几乎都懂得基本礼仪,会说若干文雅的语词.=如与人初次见面会说"久仰"、"幸会",询问老者的年龄,会说"老先生今年高寿"? 赞美对方儿子,会说"虎子". 受到别人赞扬时,一般都会说"不敢当!""惭愧"!连写话本小说的人,都会称呼读者为"各位看官". 去对方的家,要说到"府上拜访",提及自己的家要说"寒舍". 感谢对方宴请,要说"承蒙赐席",准备招待对方,要说"略备菲酌". 自己的书画作品,下款要用"涂鸦"、"学书"等语. 书信贺年,可用"新春纳吉"、"百福骈至"、"春厘"等语. 凡遇冠、婚、丧、祭、祝寿等重要礼节,主客双方的用语,以及赠送的楹联、挽幛等的格式、文句,都能显现出作者的文化素养. 有些甚至可以成为范文而流传. 我们读民国时期的文人书信,每每为他们得体典雅的词语、挥洒自如的文采所倾倒.
 
  近年兴起的民俗文化热,旨在保持历史记忆,从中寻找行将消失的文化元素,无疑很有必要. 但是,社会上出现过度夸大俗文化的现象,进而变成以俗为荣、以雅为耻的趋向. 有人将"大雅大俗",解释为雅俗无别,俗就是雅,大俗就是大雅,试图将雅与俗扯平.雅与俗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时下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俗文化全面压倒雅文化的局面. 包括某些主流媒体在内,以"接地气"为标榜,通过资本运作, 将文化偷换成百分之百的街头娱乐, 民间俚语,占据了民众文化生活的主要阵地. 这些被簇拥的明星,大多文化程度偏低,素质不高,节目格调低下,庸俗无聊,装傻卖萌,制造各种噱头,以博取所谓"收视率",致使社会风气日益低俗化. 在网络语言方面尤其突出, 出现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词汇,例如:萌萌哒、么么哒(表示感谢或同意);猴赛雷、666、老司机(表示赞赏对方厉害);蓝搜香菇、扎心了老铁(表示悲伤或反对);我勒个去(表示无奈)等,简直不知所云. 还有不少令人莫名其妙的词语,如随意缩略词语构成新词的现象,如"普大喜奔",乃是用普天同庆、大快人心、喜闻乐见、奔走相告四词的字头构成;再如"人艰不拆",意即人间如此艰难,就不必再去拆穿;云云. 我们数千年累积起来的、灿烂的语言文明,惨遭挤压,生存空间日益缩小. 长此以往,我们将成为一个在语言上"俗不可耐"的国家!
 
  问题还不止于此,有些网络词语,已经影响到大众的文化心理与价值观,例如"颜值",已经成为评价人物的首要标准. "小鲜肉",则被认为是美男子的代名词,某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年轻演员不仅深受大众热捧,而且轻松赚取天价出场费. 诸如此类,严重扭曲了社会的价值观,腐蚀了社会机体.
 
  文化空间之内, 正能量与负能量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正能量强大,则负能量无从得逞;反之,负能量独大,则正能量无法抬头. 上述当今社会的文化堕落局面的出现, 归根到底是雅文化的长期缺位所致. 消除那些丑陋无聊的现象,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大众都学习雅文化. 一个平素说话温文尔雅、处处讲究的人,一定教养有加,绝不会是暴民. 彼此讲尊重,粗鲁就难以出现;彼此说雅言,粗口就羞于爆出. 人们常说,多一个读书人,就少一个街头小混混. 诚哉斯言! 典雅的礼仪语言,是中华礼仪文化的瑰宝,继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万千炎黄子孙的责任. 今天,我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千万不可往奢侈腐朽的方向引导,而要朝"富而好礼"的目标引导,那才是高雅、健康的生活.
 
  四、礼与国性
 
  当前, 我们国内存在两种礼仪: 中华传统礼仪,西方礼仪. 毋庸讳言,前者历经磨难,势单力薄;后者经过近十年的经营,阵容强大. 推行全民的礼仪教育,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
 
  毋庸置疑,中国人应该选择自己的传统礼仪.礼仪都具有民族性, 每个民族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礼仪. 礼仪是民族成员的相处之道,是民族文化个性的突出表现,是展示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窗口.礼仪并非新的就好,老的就坏. 众所周知,西欧国家在外交活动中,都以炫耀本国的传统礼仪为豪.
 
  如英国女皇用 18 世纪的皇家马车迎接国宾,属于最高级别的外交礼仪;乐手身穿苏格兰格子裙,吹奏 14 世纪发明的苏格兰风笛. 再如,奥运会点燃圣火的仪式, 起源于普罗米修斯从宙斯手中偷取火种到人间的古希腊神话, 现代奥运会沿袭传统仪式, 在希腊奥林匹克发源地奥林匹亚举行,11位女修女从凹面镜聚光采集圣火, 再由女祭司高举火炬,然后放在赫拉神庙遗迹前的粘土坛内. 这些古老的仪式, 欧洲人并没有抛弃, 或者改头换面,使之"与时俱进";相反,它们被作为宝贵的历史记忆, 光大于世, 从而引起各国人民的极大兴趣. 事实一再证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礼仪尤其是如此.
 
  如今, 中国境内的西方礼仪压倒中华传统礼仪,属于不正常的现象. 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国人用过激的态度抹黑传统文化,礼,被视为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孔子"复辟奴隶制"的反动工具,被反复扫荡,在社会上几乎不复存在. 直到 2000年我国申奥成功后,举国上下都希望"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此时大家才发现,我们的社会已经普遍失范,随地吐痰、不肯排队、大声嚷嚷、说话粗俗等等,人们方才意识到礼仪的不可或缺. 北京奥运,本来是一个依靠传统礼仪扭转社会风气的最佳契机,可惜,我们失之交臂. 而当年韩国人要比我们有头脑得多.
 
  1980 年, 韩国获得 1988 年在汉城举办 24届夏季奥运会的资格, 韩政府将此作为向世界展示其"和平统一外交政策"的重要举措,借此提高文化形象,提升国际地位. 当时韩国刚完成经济起飞,创造了"汉江奇迹",国民富有,但文化素质一时跟不上,喜欢炫富,不排队,大声喊叫,爱贪小便宜等,国际观感很差,被时人讥为"韩国病". 此时,韩国政府决心抓住筹备奥运之机, 切实改变国民形象, 具体措施之一, 便是要求每人每天礼让十次! 经过八年的精心运作、反复要求,国民形象焕然一新,人人彬彬有礼,它随着奥运会的转播,成功地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就此而言,汉城奥运会无论投入多少经费,都是非常值得、非常成功的.
 
  如今一个错误的现象是,有人用"礼仪小姐"、"形象大使"替代十三亿民众的礼仪教育. 西方礼仪经过反复炒作,备受推崇,成为许多人心中"高雅"、"现代化"的典范,西方婚庆公司、西方礼仪培训班如雨后春笋,遍地而起,成为一大产业. 从政府到民间的庆典,大多采用西方礼仪. 前些年,甚至有人建议将西方商务礼仪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这一切,推动了民众的文化认同转而向西,加大了民众对中华礼仪之邦的疏离感与离心力,真是触目惊心!
 
  有人认为, 要有包容心, 不必强分东西方文化,只要能培养中国人良好的礼仪习惯,用西方礼仪未尝不可.此说似是而非.中华是举世闻名的礼义之邦,完全没有必要到海外去进口. 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事关民族特性存亡的大问题. 1913 年,着名学者严复先生应邀在中央教育会发表题为"读经当积极提倡"的演讲,精辟论述民族文化与国民性养成的关系. 他说:"大凡一国存立,必以其国性为之基. 国性国各不同, 而皆成于特别之教化,往往经数千年之渐摩浸渍,而后大着. 但使国性长存, 则虽被他种之制服, 其国其天下尚非真亡."�讹辇国性是立国的根基,它来源于本国文化的教育与浸润. 国民教育的核心是"人格"与"国性","无人格谓之非人,无国性谓之非中国人".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必须根植于中华本位文化,培养千百万具有中国国性的中国人.
 
  推动当代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 需要千百万有识之士的无私担当与真心实干, 而不是成天坐而论道. 几年前,我在德国洪堡大学一座大楼内看到墙上镌刻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感慨无似!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