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建筑文化中的道家思想探微

发布时间:2014-01-24 06:17:39
   摘要:道家思想是影响徽州建筑的一个重要哲学思想, 在徽州地区古村落的选址和建筑特色以及装潢修饰中, 都能体现出传统的道家哲学的思想,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呈现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通过介绍徽州地区村落建筑的特点, 来论述徽州建筑中道家思想的体现。
  
   关键词:徽州建筑; 道家思想; 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古建筑中, 徽派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 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徽州地区建筑风格吸收传统的文化内涵, 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徽州地处黄山、白岳之间, 群山环绕, 深谷幽暗, 河流交错, 徽州的古代村落的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形成了绝妙的搭配, 宛然浑然天成一般。徽州地区的古建筑与自然风光溶为一体, 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整体上来看, 符合道家出世的哲学思想。
  
   1、村落选址
  
  徽州地处黄山、白岳之间, 四周群山环绕, 是一个隐世的圣地。魏晋时期, 就有不少中原地区的名门望族为躲避战乱而迁居于此, 这些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不仅使徽州地区人口数量增多, 同时也带来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敏。这些中原文明同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自然风光相互结合, 最终形成了独居特色的徽州建筑风格。徽州建筑多是依山傍水, 且建筑风格又和山水相互照映, 体现了徽州人纵情山水、天然自得的生活乐趣。徽州古村落在选址过程中, 多是以道家的风水学说为基本理念, 尊崇“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的老子学说, 形成了道家独特的“道法自然”的生存观念。徽州人在居住选址中, 讲究风水, 依托自然风光, 利用自然规律, 也可以体现出运用自然科学的思想[1].
  
  处在群山环抱中的徽州黟县, 这里山势陡峭, 交通不便, 黟县的宏村在选址上利用了当地的自然优势, 村落的北部是一片山峦, 南面是广阔的农田, 河水由山谷流入农田, 在村子里构成了复杂的水系, 枕山、环水是徽州人的风水观, 体现了道家老子“负阴抱阳”的说法[2].
  
   2、道家思想对徽州建筑的影响
  
  古代的徽州地区是外来的中原民族与本地的山越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独特民族聚集地, 外来的中原文化过多是影响了徽州的意识形态、语言文字、艺术成就, 而本地的山越文化则更多的体现在自然环境、宅居风水上[3].
  
  2.1 徽州建筑的色彩风格
  
  徽州的居民建筑色彩十分简单, 无论是屋舍还是庙宇, 都是白墙青瓦。除了这些主体建筑的颜色, 建筑中的装潢, 如房梁、石刻、墙雕等, 也都是建筑材料本身的色彩, 很少进行彩绘。这是徽州建筑中崇尚自然本色的原则, 以黑白为主要色调, 以灰度渐变为染色效果。黑白相见的色调与传统的道家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在中国早起的道家的文化中, 黑色代表阴, 白色代表阳。一阴一阳是为道, 是道家所奉承的万物基本的辩证关系。后来由道家衍生出的道教, 其装束也是黑袍白衣, 黑鞋白袜, 道教的符号为黑白相间的太极图案。老子也认为“五色令人目盲”, 过于浓重的色彩, 容易迷惑人们的心境, 妨碍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看法和认识, 从而影响人们的心境, “心由境生”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崇尚自然, 返璞归真, 才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其次, 徽州也是宋代大儒朱熹的故乡, 在后期的徽州建筑中, 朱子的重伦理轻美学的思想也对建筑风格有很深的影响。
  
  2.2 徽州建筑的内部装饰
  
  除了村落选址和整体的建筑色彩之外, 建筑中的内部装饰更能够突出建筑者的文化涵养和审美变现。在徽州建筑中, 可以看到很多的建筑装饰风格与道家思想的渊源。道家思想所倡导的“虚无”为主题, 反映到建筑装饰上来说就是主体和背景的关系。徽州建筑中的平面装饰大多是沿用的汉魏晋时期的画像和雕塑的风格, 构图上比较松散但是不凌乱, 主图周边背景在原色的基础上勾勒出简单的几何图形。这些平面的图画多在徽州的木雕中体现, 是一种常见的徽州平面雕刻图案风格。一些半立体的雕刻装饰, 主要表现在两个雕刻的图案有相互重叠的一部分, 更能体现图案的视觉层次感。还有一种立体的雕刻图案, 除了正常的线条之外, 还运用了明暗、虚实、对称等方法, 使图案看起来更加有立体效果。立体的图案雕刻主要时期大多是在隋唐时期, 一方面表示出时代的审美观念不同, 同时也能体现出雕刻技术的成熟。
  
  2.3 徽州整体的建筑形态
  
  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中, 及时是皇室的宫殿, 也都是以整体的建筑群来展现其逶迤宏伟的气势, 单体的建筑在审美上来说相对没有审美价值。徽州地区的建筑也多是这样的特点, 单体的屋舍、祠堂在外型上都比较简单, 但是整个村庄的布局上来看, 是非常整齐和统一的。徽州的建筑白墙青瓦, 若是从远处观望, 乡村星罗棋布, 绿水青山做背景, 宛如一幅古代山水画。若从村落的制高点俯瞰整个村庄, 院落之间相互连接, 建筑空间曲折的变化, 构成道家的虚实和疏密的风格。《老子》中讲到:道之为物, 惟恍为惚。在徽州古村中游览, 单体的建筑组织几乎没有一些突出的地方, 但是人如果行走在街道上, 随着空间的转换和时间的推移, 能够感受到群体建筑组织带来的不同体验。徽州的一些道路就是表现的步移景移、空间转化的时空关系, 也是当时人们通过道家的思想对于宇宙最初步的认识。
  
   3、结语
  
  徽州的民居建筑始建于唐宋, 兴盛于明清, 不仅吸收了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理念, 同时也具备了儒、释以及程朱理学的哲学理念。在明清时期, 发源于此的徽商造就了古代的一个商业奇迹, 因此徽派的建筑群迎来了各地人们的尊崇。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世界文化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徽州建筑不仅在于居住和审美, 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徽州建筑中的道家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需要后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才能够掌握, 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吴玉红。徽州建筑装饰类型及其装饰文化内涵[J].巢湖学院学报, 2010, 12 (5) :81-85.
  [2]宋左。从道家学说角度看徽州民居的审美价值[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5 (4) :32-36.  
  [3]肖宏, 吴智慧。道家思想对徽州建筑文化的影响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06, 14 (6) :86-9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