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在体育教师培训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1-05-16 05:48:15
  摘要:移动互联具备移动性、高效性、广泛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等特征,能够在教师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移动互联和移动学习的特点,结合具体的体育教师培训项目案例展开反思,梳理技术应用的过程、效果和问题,并对提升体育教师培训项目中应用移动互联的实效性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移动互联;移动学习;体育教师培训
  
  随着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移动通讯网络的发展,移动互联技术正对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移动互联技术支撑下的移动学习,一方面为体育教师打一展学习视野、拓宽学习空间搭建了新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培训机构丰富培训课程、创新研修形式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分析移动互联和移动学习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师培训项口案例展开反思,梳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并对在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中广泛应用移动互联技术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今后相关教师培训项口的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1移动互联与移动学习
  
  1.1移动互联和移动学习的概念
  
  移动互联是移动互联网的简称,是互联网与移动通信各自独立发展后互相融合的产物。从终端的角度定义,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和无线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即可称作移动互联。有人将移动互联称作建立在移动和互联技术之上的新一代互联网,它在继承传统互联网的公开、平等、共享精神基础上,又兼具移动网络的便捷性、个性化、私密性,呈现出独特的特征优势。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移动学习是移动互联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应用,指的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
  
  1.2移动互联应用在体育教师培训中的优势
  
  1.2.1便利性强,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网络平台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了缓解了传统集中式教师培训过程中“工学矛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培训成本。而移动互联技术和设备的出现,则进一步打破了体育教师培训和进修学习的时空限制,教师可以利用以手机为主的便携式学习工具在多种环境下进行网页浏览、视频观看、在线交流等研修活动,并能利用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碎片化时间完成培训学习任务。随着4G移动网络的普及和无线热点的覆盖,网络带宽不再成为移动学习的瓶颈,体育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手机查阅文字和图片资料,更可以流畅地观看网络流媒体格式的动作技能视频甚至是体育比赛直播。
  
  1.2.2交互性强,及时高效进行指导
  
  移动互联早期的重要应用就是社交平台功能,与PC等互联网接人设备相比,手机具备“全时在线”和“即时应答”的能力,提升了交流的及时性和高效性。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体育学科,当教师在培训研修和体育教学中遇到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利用手机微信、QQ和飞信等移动平台向同伴和指导教师寻求帮助,并将获得的支持“即学即用”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解决教学中的燃眉之急。同样,移动网络的建设和网速发展让使用者不再束缚于文字交流,语音和视频聊天技术进一步拉近了使用者的空间距离,“边讲解示范技术,边纠正错误动作”已经成为指导教师在线开展运动技能培训时的首选方式。
  
  1.2.3针对个体,提供持续长效支持
  
  个性化是成人学习的重要特征。移动学习可以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从自身教学实践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培训和研修主题,通过访问移动互联网中的各种在线学习资源,依据自身教学和学习能力发展水平确定学习进度,以个人或者小组协作为主要形式,完成培训任务和研修成果,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自主学习。此外,移动学习还能够为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持续连贯而又有侧重的专业支持,保障教师专业成长的持续发展需要。体育教师多数性格开朗、喜好交际,很多培训项口结束后,教师仍然会从培训中搭建的移动网络交流平台获得专家指导和同伴支持,从移动互联网浩瀚的信息源中获得有用的学习资源。
  
  1.2.4覆盖面广,促进教师发展公平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截止到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56亿人,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伴随4G移动通讯网络覆盖面积的不断打一大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惠及城市、乡村、山地、海岛等各种环境和地区的人群。在当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和学科发展尚不均衡的背景下,移动互联制成的移动学习可以为很多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普通教师提供与其他地区教师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培训学习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师专业发展机会的公平性。
  
  2移动互联在体育教师培训中的实践应用
  
  2.1案例项目简介
  
  201年北京市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培训项口以北京市通州、大兴和房山三个区县的2}名初中体育教师为培训对象。该项目于201年3月至12月开展,历时9个月。培训以“提‘两试’成绩促体能发展”为研修主题,以学生体能发展为切人点,以“初三体育考试”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为抓手,旨在为北京市农村学校培养一批关注学生体质健康,了解体能发展专业知识,并掌握多种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手段方法,对学生锻炼进行有效指导的体育教师。
  
  在充分了解参加本次培训的体育教师年龄及专业发展阶段等基本情况的前提下,项口组经过调查发现,参训学员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和微信使用率均为100%,手机QQ的使用频率接近80%.针对这种情况,项口组在正式组班前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和QQ群,并申请了“学生体能”微信公众号,用于辅助培训者和学习者进行项口管理和研修活动等。
  
  2.2移动互联在体育教师培训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2.2.1需求调研
  
  准确把握学员需求是设计培训项口、设置培训课程的前提。因此,培训前项口组利用“问卷网”调查平台录人生成教师培训需求问卷,在班级微信群内发布问卷链接,要求参训教师填写后,进行数据分析,获取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对于本次培训的需求和期望。
  
  2.2.2公告通知
  
  培训期间,利用微信群及时发布培训通知是班级群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对于培训过程中一些重要的事项,比如集体观摩活动、培训成果要求等,管理教师还会在微信群和QQ群的群公告部分进行提醒。在此过程中,移动互联的及时性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分布于不同区县的参训体育教师并得到反馈。
  
  2.2.3微信评课
  
  观摩和教研活动是体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研活动是在集体看课后由专家进行点评,并组织看课教师进行交流。受限于时间和环境的束缚,很难保障每位学员都获得发言的机会,以及自由表达个人观点的权利。在本项口实施过程中,我们试行了“微信评课”,学员无论是在看课过程中,还是在课后点评研讨环节,都可以随时把自己的看法或者问题在微信群中提出,大家可以在线讨论或者由教研组织者集中整理后向上课教师或评课专家提问,这样既保障了每位教师提问和发言的机会,又提升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2.2.4在线研讨
  
  成人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思维的碰撞和经验的交流。正因如此,我们每个月安排一次主题在线研讨活动,项口组将培训学员按照区县分成6个小组,围绕“提‘两试’成绩促体能发展”的研修主题,从培训的第二个月起,月初由各小组长将本组讨论后提出的教学实践问题作为研修话题进行发布,在每月下旬2.日左右,由指导教师组织学员进行1个小时的微信群在线专题研讨,并邀请与问题相关研究领域的体育系教师或外请专家参与讨论。由于问题集中,准备充分,每次研讨的气氛都非常热烈,最后由提出问题的小组负责整理研讨提纲,并以培训简报的形式在公众号进行推送,无形中生成了具有很多闪光点的研修资源。
  
  2.2.5资源下载
  
  除了利用公众号定期发放培训简报之外,项口组还鼓励学员将自己认为对研修活动有帮助的专业知识、技能视频、教学资料、参考书籍等在微信和QQ群内进行发布和群内推荐,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受益的效果。对于研修过程中授课教师的培训讲稿、优秀的研修成果等,则根据资源的形式分类上传到QQ群空间或者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供大家在线观看或下载学习。
  
  2.2.6成果形成
  
  任务驱动是教师培训达成口标的重要手段。针对体育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项口组设计了“视频为主、文本为辅”的研修成果要求。最主要的视频成果是要求每位教师提供一份能够反映研修所得,并经过自身教学实践检验,能够有效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游戏或者训练方法的教学视频。手机和Pad等移动设备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很多学员都是利用它们完成记录、拍摄和上传教学视频的任务。
  
  2.2.7质量监控
  
  教师培训离不开严密的过程控制和质量监控。因此,在每门主干研修课程和集体教研活动后,项口组都会在班级微信群内发布学员评教的电子问卷,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以及对课程及活动质量的反馈情况,在全面掌控培训效果的同时,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在微信群和QQ群里进行及时回应,必要时对培训内容做出适当调整。
  
  2.2.8跟踪指导
  
  教师培训的最终效果要体现在学员参加培训后教学活动的改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培训中的微信群和QQ群等移动互联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用于培训过程中的交流互动,也同样适用于培训后对参训教师的持续追踪指导。虽然培训项口早已结束,但项口组指导教师仍然通过关注朋友圈及时了解参训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动态,也经常通过微信和QQ与他们进行在线交流,实时接受他们发来的消息和提出的新问题,指导和帮助这些体育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有效地改善了培训后续跟踪指导的问题。
  
  2.3移动互联应用的效果和问题梳理
  
  根据对参训教师学习效果评估、培训效果的后测问卷及访谈结果综合评定,本项口组在促进体育教师强化增强学生体能的责任意识、丰富发展学生体能练习方法和发展体育教师体育锻炼指导能力等三大研修方向均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在达成既定培训口标的基础上还形成和收获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修成果。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移动互联在培训项口中的广泛应用也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移动互联的应用效果,无论培训的组织者、指导教师,还是学员,都给予了较高的肯定。参训的体育教师针对“移动互联在本培训项口中所发挥的功能”的问卷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前三位选择依次为“拉近了培训者和学员之间的距离,帮助学员与指导教师、学员与学员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92.0%),“能够及时得到指导教师及同行的指导和帮助”(76.0%),以及“提升了培训的趣味性和参与意识”(72.0%)等。与此同时,对于项口组的访谈结果表明,移动互联手段在问卷调查、信息发布和过程监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指导教师和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使其能够把更多精力投注于培训实施和学习指导方面。
  
  对于移动互联应用存在的不足,参训体育教师们的意见主要集中于以手机为主的移动设备存在屏幕小、存储空间有限、文字及图形视频等信息处理能力差等硬件制约方面。而培训组织者的思考更为深刻,他们根据观察学员的使用情况和具体表现,提出了“移动学习过程中情景的休闲性和随意性会造成学员的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学习过程难于监控”等问题。此外,让项口组织者顾虑的另一问题是移动平台传播知识的碎片化特征明显,容易造成学员相关知识体系的表浅化,不仅不利于自身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还可能影响学习深度等。
  
  3对提升在体育教师培训项目中应用移动互联实效I胜的建议
  
  3.1营造应用移动互联的氛围
  
  新鲜事物的发展存在一个逐渐被人认知的过程,移动互联在教师培训项口中的应用也同样如此。直至口前,在部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教师培训者以及中小学体育教师意识中,还普遍存在着把手机等移动设备当成一种娱乐和通讯工具而非学习设备的观点,这也成为限制移动互联在体育教师教育中应用的制约因素之一。
  
  移动互联的发展和应用需要各种软硬件条件的支持,理所当然离不开各方的支持。只有行政管理部门认可,才能在资金保障和硬件建设方面加强投人;只有教师培训者认可,才能在教师培训活动中主动应用;只有中小学体育教师认可,将移动学习作为推动自身专业发展的途径手段,才能自觉地整合各种碎片化时间,利用各种便携式移动互联设备开展日常化的移动学习。因此,对于移动互联和移动学习,我们不应全盘否定,而“应采取积极态度,针对学习过程中手机使用不当引发的各种问题建立防范措施与解决预案”.同时,要对成功应用移动互联的教师培训案例进行宣传,对一线体育教师开展移动学习的意识和行为进行引导,为移动互联在体育教师培训中的应用营造更好的发展氛围。
  
  3.2创新体育教师培训的形式
  
  移动互联在教师培训项口中的具体应用,不能仅停留在调研、管理、沟通等教师培训活动的“外围”,只有深人培训活动的“核心”一利用移动互联实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创新,才能发挥“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真正推进教师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因此,教师培训机构和培训者需要关注和研究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如何针对移动互联的特点开发符合移动学习需要的微课程,以及如何发挥移动互联的优势,对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和培训方式进行革新。
  
  体育教师思维敏捷、生性好动,更加需要培训机构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对体育教师培训活动内在规律和移动互联功能的基础研究,探索移动互联背景下与教师培训的最佳契合,才能调动参训体育教师的主动参与,力争实现教师培训活动效果的最优化。
  
  3.3建设移动互联学习资源
  
  充足的学习资源是实现移动学习、满足学员“随时、随地、随意”学习需求的前提和保障。相关研究对“农村教师对专业发展支撑平台的期望功能”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及时得到系统的指导与反馈、能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和交流是最重要的功能。
  
  关于体育教师移动学习网络资源的内容,可以参考“下一代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所规划的“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基础教育观摩课案例资源和教师研修资源等三种类型内容”形式,可以基本满足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从学习资源的载体和形式来看,则需要结合体育学科特点,体现“时间短”、“片断小”、“自由性”和应用性强等特征,以符合移动互联传播和微型化学习的要求。
  
  3.4开发教师培训移动平台
  
  从本研究中提供的教师培训案例中不难看出,目前可用于体育教师培训活动的软件除了手机浏览器外,主要依托微信和QQ平台开展。微信具有免费性、便捷性、及时性等特点,能够满足体育教师培训过程中的交流需要,为培训者、指导教师和学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沟通环境。但微信最初开发口的与教师培训相去甚远,很多教师培训的任务依靠微信平台很难实现,同时作为第三方软件,教师培训机构对于软件的使用和控制也受到诸多制约。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现有的教师网络学习平台的研发基础上,在政府主导和支持的前提下,由移动互联的相关产业界(如运营商、手持终端制造商、平台资源开发商等)与教师培训机构合作,调查和研究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在“双赢”基础上开发教师教育方面的手机移动应用平台,并通过跟踪试点过程,不断完善功能与服务,如此一来,必将大大推动移动互联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应用效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在教师培训项口中的应用,进一步开放了教师教育的时空,帮助培训者与学习者建立起更为平等的关系,促进教师培训和研修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它在教师培训活动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与“互联网 ”背景下“将开放、平等、互动等网络特性在传统产业的运用”的原则精神高度一致。因此,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必将在未来中小学教师教育活动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也将为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广大一线教师开展终身学习提供更好的途径选择和平台支持。
  
  参考文献:
  
  [1]周震。基于移动流媒体技术的中小学教师研修资源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2]彭兰。基于移动学习的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5.
  [3]张虹。推进手机移动学习:中小学教师态度与需求[1].现代远私i教育研究,2012(5):71-78.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