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小说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声

发布时间:2014-11-05 16:51:56
  《域外小说集》的编译是鲁迅、周作人在日本进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关于这一点,周作人曾经把发表在《河南》杂志上的文学论文称为《新生》的甲编,而把《域外小说集》的编选称为《新生》的乙编.①这部译文集所选作品以俄国居多,除了迦尔洵,还有安特莱夫、契诃夫等人的作品,东欧、北欧等被压迫的民族也是周氏兄弟所看重的.《域外小说集》是周氏兄弟二次创作的结果,周氏兄弟的人学观和审美性在此处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探幽发微,我们可以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看到中国现代小说的源头.
 
  一
 
  在这些作家中,鲁迅深好安特莱夫,《谩》和《默》是鲁迅译的.除安特莱夫外,迦尔洵的《四日》也是鲁迅翻译的.这些作品在象征的意境中,将个人主义人学观的阴郁、孤独等幽深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寂寞、孤独、隔膜,这些现代意识正是个体从社会群体中分离出来所产生的清醒的自觉,并且深深烙下了个人体验痛苦的印痕.这种强烈的孤独感、隔膜感一直深深缠绕着鲁迅,在这里,鲁迅只是"借他山之沟壑,浇心中之块垒".
 
  安特莱夫"其着作多属象征,表示人生全体,不限于一隅.""今以私意推之,《谩》数狂人心情,自疑至杀,殆极微妙,若其人生为大谩,则或即着者当时之意,未可知也.《默》叙幽默之力大于声音,与神秘教派所说异同,若生者默,则又异于死寂,而可怖亦尤甚至."②
 
  《谩》通篇叙述了爱人对自己的欺骗和自己发狂至死的痛苦.而其"人生为大谩"的表述不啻揭露了整个社会的谎言本质,在仁义道德的背后,是"吃人"的社会和"瞒和骗"的历史.而在《谩》中,夫妻之间隔着厚障蔽,丈夫把妻子杀死.作者将"谩"这一主观体验视觉化:"毒者,鸣者---厥状如蛇---谩也,谩蜿蜒夺手出,进啮吾心,以此啮之毒,而吾首遂眩.嗟夫,一切谩耳",又进一步形象化,"而世界又止成于一字,是字伟大惨苦,谩其音也.时则匍匐,出四隅,蜿蜒绕我魂魄,顾鳞甲灿烂,已为巴蛇,巴蛇啮我,又纠纠如铁环,吾大痛而痛,则出吾口者,乃复与蛇鸣酷肖,似吾营卫中已满蛇血矣.曰'谩耳'."将人与人之间互相说谎、猜疑相贼、以毒攻毒的惨苦悲烈与灵魂间的对撞撕扯如冤鬼缠身,"纠纠如铁环"渲染到极致.没有强烈的体验,是很难将这种孤独、隔膜、人与人之间隔着厚障蔽的感受传达得如此栩栩如生的.
 
  这与鲁迅的《野草》有何等的相似之处,只是在《野草》中表现的更加深锐、执着.《墓碣文》用墓碣上残存的字句,把绝望的努力化为一副酷烈的自画像:"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这很难说是偶然的巧合,或故意模仿,毋宁说是作者世界的真实反映."游蛇"是作家心灵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在意识中反映、掌握外部现实和在意识中创造对象的物化形式,"不以啮人,自啮其身"是对安特莱夫《谩》中形象世界的高度概括.只是其中的意象、情致经过长期窖存,少了假之以辞色的浮躁伶俐,而孕蓄着抉心自食的惨痛酷烈.《墓碣文》在鲁迅的作品里占有崇高的位置,是解启鲁迅心灵世界的钥匙,伟大惨苦的心境不是对西方的嫁接,而是来源于内心体验的真实感受.
 
  在《默》中,作者调动各种手段,渲染了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理解的隔膜与痛苦,即便家庭也不例外,由于无法互相理解整个陷入死寂之中."阖宅默然,而其状复非寂,盍寂者止于无声,此则居者能言,顾不声而口闭,默也."默是相对于"能言"而言的,它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内涵"非寂".默是"非寂"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言说,而且可以运动,从而将默的层次、质感展现的淋漓尽致,"恍忽有应者出于渊深,若夫可辨""则有泉下之寒,贯耳而入,脑几为坚凝,顾威罗则默,其默无穷""滔滔而袭,越顶而过,发皆荡漾,更击胸次,而碎作呻吟之声."《四日》叙述了战场上的幸存者昏迷中醒来,发现躺在身边死尸,"见杀于我者,今横吾前",继而想到"彼殆亦---如我---有老母与?每当夕阳西匿,则出坐茅屋之前,翘首朔方,以望其爱子,其心血、其凭依与奉养者之来归也."然后想到自己和身边的这位死尸"皆同耳".他们虽然是战场的敌人,但都是被抛入这个世界,并不想互相为敌,也不想杀人.他们都有老母亲,都在翘首盼儿归.对方就像一面镜子,处处可以观见自己,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投影.出于对死的恐惧,这位幸存者发出"援我来,援我来"的哀号,有人打扫战场时,他发出求援的呼号"咄,援我".
 
  二
 
  鲁迅之深好安特莱夫和迦尔洵,是因为在他们那里看到了与自己的生命体验交感共振的现代感受,反过来,这种孤独沉默、"人生为大谩""他者即地狱",处处皆战场的现代感受又进一步强化了鲁迅的生命体验:儿时奔走于药店与质铺之间的难堪,家道中落后族人的冷眼,弱国子民的痛苦、仙台医专遭受的猜疑与嫉恨,被家人骗婚却又无法为外人道的痛苦……这种生命体验是相通的,不限于一隅,代表了人生全体.多年以后,在他的作品中呈现为艺术的生命与活力.虽然也受到外在世相的浸染,将令的呼唤,可总的来说,却是以内心生命体验进行结构剪裁,凸现世态人情,实现对人生的启蒙.
 
  药店---当铺让他早早看见了世间的冷漠与残酷,南京让他学会睁眼看世界,东京让他看到了一些留学生的真面目,而仙台医专,却让他明白了"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而家庭,也是死寂---无法沟通的所在.当这些地方与内心体验紧紧联系在一起,那种鲜活的心灵激刺使其从正常的时间流中凸出、张显,从而作为时间的标志而存在,这种与地点相连的思维意识与以往相比有了根本不同,具有了现代化的内涵,如孤独感、对立感以及涌溢着反抗意志的摩罗精神,由时空变动而产生的生命体验成为鲁迅留学中的主体意向.
 
  其他作品虽然是周作人翻译的,但是作品的甄选却是周氏兄弟共同完成的,反映了两人共同的心曲.阴冷的个人主义的作品毕竟是少数,选译作品中更多是充满人道主义温情感的作品.越是孤独的心灵,越渴望阳光的温暖.王尔德的童话《安乐王子》因富有人道主义而被周氏兄弟选入.安乐王子的雕像耸立在城市上空,接受着人们的礼赞,但他并不快乐.他的眼睛满含热泪注视着生病的幼儿、衣食无着的剧作家、卖火柴的小女孩,他请燕子取走剑上琼瑶,摘掉两颗碧玉做的眼睛送给他们,甚至最后把全身金叶也统统送给全城的穷人.最后,他那颗铅做的心脏因无法忍受人间惨状而碎成两半,这种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充满博爱的人道主义打动着我们脆弱的心.
 
  除此之外,一些作品还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情怀.一位浪迹美洲的波兰藉老兵,在巴拿马附近的孤岛上担任灯塔看守员,每天有一只小船运送淡水及食品,岛上没有其他居民.一天,小船给他送来一个包裹,是波兰侨民协会为答谢他而寄赠的几本书籍.打开书,波兰诗人密克微支的诗句,让老人呜咽流涕,"是时心事波起,不能自制,遂啜泣自投于地,白发皓然,与黄沙相杂.心念离别故园,凡四十祀,且不闻方言者,亦不知几何年矣.今乃自来相救,超大海而得诸天涯,美哉可念哉故国之言文也!"老人就这样一直读到暮色四起,"天半犹有彩云,色作朱绛或如金黄,老人之心,乃正乘此云而归故国",梦幻中,老人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耳际闻松林摇动之声,流水淙淙,如人私语,旧乡风物,一一如前,似咸来问讯曰"."惟村落依然,宛如乍别耳.茅舍栉比,窗隙皆漏灯光.有小阜水磨及二池塘,左右相对.池中蛙蛤和鸣,彻夜不歇."对故国家园的怀念油然而生,在温馨的思念中,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爱怜.
 
  在阴暗孤独、人生为大谩的家庭(《谩》)、充满冷暴力、难以沟通的家庭内部(《默》)和互相为敌的战场(《四日》),都充溢着渴望获得新生的呼救和哀求:"援我".这三篇鲁迅翻译的作品所表现出的主体趋向和鲁迅的内心是异质同构的,所以才能发出强烈的共鸣.
 
  其他充满人道主义温情的作品展现了身处冰原世界的渴望.作为二度创作的翻译作品,是鲁迅内在精神的体现.但这种内在精神,还没有成为国人的精神结构."精神结构只能是一群相当数量的、存在于同样环境下的个人联合行动的结果,也就是说构成有特殊地位的社会集团的、长时间地集中地经历了共同的问题并力图为此寻找一个有意指的解决方法的一群个人的行动的结果."③它从个人出发,慢慢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种经验意识,会反复重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是一种时代的象征,一种历史的标记,从而成为伟大作家捕捉、追寻的对象."④国人的精神世界、阅读习惯、审美爱好表现为另一副样子.
 
  三
 
  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无论从表现方式还是从审美趣味上,人们还不能接受短篇小说这一文学体式.传统小说重在以说书人的方式来讲述曲折的故事,宣传传统封建伦理道德.而在现代短篇小说中,却表现了迥然不同的审美趋向,处处充满了人的影子.这种迥然不同的叙述方式、审美取向也注定了《域外小说集》之类的现代作品要赢得中国读者的喜欢尚需假以时日.
 
  与传统小说中以情节成为小说的绝对中心相比,《域外小说集》中丰富的情感元素构成故事发展的内驱力,情感语言是一种表现语言,力图展示丰富多彩的人物内心世界;"情节语言是一种再现语言,力图将生活场景、人物行动生动地再现".⑤在《乐人扬珂》中,扬珂为了一把琴,遭人毒打,临死的场面,催人泪下,"小窗之外,有黄雀啁啾鸣樱树间.斜阳入窗,色作黄金,照儿枕上,乱发蓬飞,面惨白无血色.此落日余光,盖犹大道,垂死之魂,即乘此去.当永谢此世,得趁光明,善也.彼生时,仅行荆棘道耳.儿余息未绝,色若有思.时则村中有诸响度窗而入,暮色既下,女郎自田野束刍归,各歌绿野之曲,而川畔亦有箫声断续,扬珂今末次闻此矣.
 
  其手制胡琴,则横卧于席上."如此悲凉,令人肝肠寸断,充分反映了语言的优美与伤感.这种强烈的抒情意味在《乐人扬珂》中占据很大篇幅,无怪乎勃兰兑斯给显克微支很高的评价"系出名门,天才美富,文情悱恻,而深藏讽刺".⑥这种情感语言、情感张力对鲁迅的小说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不是为故事而故事,而是在对故事的叙述中抒发内心的情志,甚至人物自身的情绪就构成内在的故事.《故乡》
 
  散淡而又寥落,中间虽然也有故事、人物、场景,但作者的心思不在此处,而是从中引出失望、伤感、无边的寂寞,"我"的情感牵着回乡的旅程,在情感的晕染下,《故乡》中的一切才具有了它独到的韵味.《社戏》也是一段情绪,对乡土生活的眷恋、怀念使这篇小说充满温馨.在《伤逝》中,充满了散文诗的美感,"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然而现在呢,只有寂静和空虚依旧,子君却决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域外小说集》中的叙事视角与中国传统小说中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有着根本不同.全知叙事模式是基于对叙述者(说书人)权威的绝对信任,读者在阅读伊始就在心理上与说书人达到认同.而在《域外小说集》中的内倾性视角则是强调叙述的有限性,叙述者对事物的认识和讲述都是有限的,不是超脱于故事之外,而是严格被限定在故事中、限定在他自身所处的角色中.这种有限叙事为进一步挖掘人物内在心理、丰富故事的内在张力感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如在《月夜》中,小说以神甫的眼光去观察、以其内心去感受,由此勾连事件、场景."人物的内在情绪、景物以及不具情节性的事件,相互交融在一起,暗示主人公的矛盾与困惑,"⑦可称为情绪性小说.俄国作家梭罗古勃的《未生者之爱》,写主人公纳吉斯陀接到姐姐求救的电话(姐姐的儿子用手枪自杀了)后赶往姐姐家的内心活动.过去的一幕幕生活情景随着人物的情绪与意识不断流动、闪现,这部小说已经具有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在《狂人日记》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狂人在精神出现错觉时内心世界的意识流动.
 
  传统小说的结局通常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大团圆式结局,可是在《域外小说集》里,人物自身绝非善与恶可以涵盖的.
 
  即便正面形象,结局也不乐观,安乐王子因为接受不了如此黑暗的现实而心脏碎裂,扬珂只能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天国,《谩》中人物命运非死即狂,《灯台守》只能再次流浪四方……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写出了现实的真实与残酷,从而写出了更高意义上的真.在《呐喊》《彷徨》中,我们看不到大团圆的喜剧,鲁迅笔下的英雄人物结局并不美妙,《药》中的夏瑜被反动势力扑杀,围观者并不了解夏瑜之死的意义,倒一致认为他疯了,看与被看的模式解构了英雄的存在.《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抗争一生,最终躺在棺材里,"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在酒楼上》曾为英雄的吕纬甫象蝇子一样"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叙述手法、叙述技巧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更具有本体论的价值,在这里它指向现代人认识方式的变化,那就是对心灵世界的揭谜和对现实世界残酷本相的发现,这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叙述方式的变革取决于这个历史阶段人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方式的变革,在现代小说里处处活跃着人的影子,而非像传统小说那样更加看重理性、规范对故事的约束性作用,按照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予以展现.在现代小说里,人解放了人自己.
 
  四
 
  《域外小说集》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而中国出现短篇小说是在五四之后,周氏兄弟的筚路蓝缕实在不容小觑.在鲁迅今后的创作中,《域外小说集》的潜在影响是很明显的.《狂人日记》既是鲁迅创作的开始,也意味着成熟.通过一个被迫害狂的呓语,传出世界的真实:"吃"与"被吃".内倾化的视角,象征的语言,颠倒的结构系统,都说明了这部小说的现代意识.特别是文中的结尾"救救孩子",我们似乎可以在《谩》中和《四日》看到他的影子"咄,援我,援我!"从自我拯救到"救救孩子",作品具有了更加宽广的内涵.
 
  但如果把这种影响看作线形因果论是不准确的,每种文学体式的出现都离不开具体的文化语境.1909年人们认识不到短篇小说的重要价值,在大家的审美视野中也没有短篇小说的一席之地.正如周作人后来所说:"那时短篇小说还很少,读书人看了一二百回的章回体,所以短篇小说便等于无物."⑧《域外小说集》的出版发行并不顺利,多年以后鲁迅在为《域外小说集》重版作序时说,诘屈聱牙是导致这部作品失败的重要原因.从当时的接受主体(读者)来看,《域外小说集》并不是一部符合当时标准的好的翻译集.除了语言、审美意识形态的问题之外,保守的社会文化语境也决定了《域外小说集》这类的先锋作品很难存在下去.但是《域外小说集》的落败对鲁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促使鲁迅认识到《域外小说集》并不适合中国的土壤.如果将鲁迅从事《域外小说集》的冷落和五四创作《呐喊》《彷徨》的繁荣对比是有趣的,后来的鲁迅虽然一方面接受了《域外小说集》中的思想和创作手法,但是又充分考虑到中国传统小说给人的阅读感受;从而充分将个人主义的摩罗意志与人道主义的启蒙思想巧妙地植入中国传统社会中,予以杂糅.
 
  鲁迅在东方、西方的结合点上,找到了自己"中间物"的叙述方式."中间物"的叙述方式代表了两种或多种异质世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个人启蒙与民间本位等)的对立冲撞、吸引撕扯中所形成的审美空间.在"中间物"叙述方式中,两种话语模式、两种话语体系同处于一个结构场中,它们相互对立又呈现出内在密切关联;话语模式中的主要人物的发展表现出从一方向另一方的转换,每一种话语模式后的个体都隐含着否定性的元素.
 
  就《狂人日记》来看,它是两种叙事方式即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与现代有限的叙事视角有机结合形成的样态.前面所加的小序就是全知叙事视角,这种传统叙事视角用文言的方式以另一种氛围与语气拉开了与正文的距离,而正文是以狂人为叙事者的有限叙事所展开的以白话文写作为表征的文本.并且使这两者在相互张望、诘责、对立撕扯中,丰富了文本自身的内涵.形式已不仅仅是形式本身,他代表了讲述世界的意义与方式.当把全知叙事视角与有限叙事视角、情感语言与情节共同措置构成双重结构的反向叙事的"中间物"时,鲁迅才成为其自身.从双重结构的层级而言,有人称为套层式结构;从反向叙事的功能着眼,具有反讽意味.⑨如《狂人日记》中狂人和正常人是对立的又有着关联性;整个文本表现出从狂人到病愈后正常人的变化,狂人身上有着未尝没吃过人的自我否定.《伤逝》中从生到死的人生图示指向子君在满足现状中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哀.
 
  《阿Q正传》中的阿Q从麻木不仁到临受刑时发现周围人的眼睛都发出狼一样的眼光又包含着认知的变化.阿Q有革命的要求,可是即便革命也摆脱不了革命目的的盲目性和狭隘性.《祝福》中祥林嫂是对礼仪社会祝福时代的否定和反讽.而"我"作为现代者的并不确定的回答,却可能断送了祥林嫂的性命.在个人幸福的路上,启蒙者并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这是对传统社会传统思想的批判,也是对现代社会现代启蒙思想的质疑.
 
  在对两种叙事质疑中形成了"中间物"的叙事方式.对方是一面镜子,照出自己不合理性的一面.每一方都既有合理性因素,又有不合理性因素.《药》中的夏瑜,不仅成了革命的牺牲,而且蘸着他鲜血的人血馒头并不能解救华小栓的性命,象征了革命启蒙的不足和无功效.想获得拯救的华小栓也并没有获得拯救,他们最后相遇于坟场.在鲁迅的文本中,两者相互张望中形成了超越单一叙事视角的"中间物"叙事范式,将两种叙事融入其中.在文学域中,"两方充分的相互引发,激活和构成着原本意境的状态."⑩这在《孔乙己》中也有表现,除了小伙计的有限叙事之外,还有全知全能的叙事方式,超脱于故事之外.不过在这里,已不像《狂人日记》那样层次井然,而是水乳交融、妙然无痕.两种叙事方式融合在一起,具有含混的效果,而非断然的价值判断.《狂人日记》中狂人的个体自我觉悟虽然来自西方的摩罗精神,但是又和中国社会的现实紧密相连,狂人的警醒来自于被吃的担忧,但仅仅个体觉醒是不够的,只有融和进国家和民族的整体文化诉求,解决生存发展中的问题才能推动进步.即便在《域外小说集》中,有关个体觉醒的作品也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关于民族主义、人道主义的作品.如何超越个人的历史记忆和现实叙述,找到与民族现实绵绵存续的血缘关系,成为包括周氏兄弟在内的那代人思考的重点.
 
  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个人英雄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子君(《伤逝》)、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革命者夏瑜(《药》)、以及以"我"为代表的归来的旅人(《故乡》《祝福》)成为现代叙事的重要一极,他们在质疑否定着人间现实不合理,却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自己也在路上.革命者成了示众的把戏(《药》《阿Q正传》),知识分子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伤逝》《在酒楼上》《孔乙己》),就不仅仅是事不关己的反讽,而是蕴含着抉心自食的痛苦和清醒.鲁迅又增加了人间视点,如《药》中的以华老栓为代表的观众,《祝福》中的祥林嫂,《故乡》中的闰土这样的传统视点,来对个人启蒙进行质询、诘责、追问,吃了人血馒头为什么没有治好孩子的病,到底有无魂灵,"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不禁指向普通民众,也指向启蒙者.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每个人都要作出现实选择,在庸众与英雄之间,庸众的生存哲学在不合理中是否有合理性因素?造成悲剧的英雄在英雄的内容中是否也有悲剧的必然?这说明了个人启蒙之于人间社会、民族现实的艰难不仅在于现实的问题,也有自身的原因.不仅被启蒙者需要启蒙,被批判者需要批判,而且启蒙者也需要启蒙,批判者也需要批判.这样就形成了个人主义的精英意识与民间本位的(乡土中国)的张力结构.在个人启蒙和民族现实互相诘问、互相审视的"中间物"叙述之中,表达了鲁迅对个人主义以及民间人道主义的怀疑,在对两者的融合中既包含两者又完成了对两者的超越,形成个人主义/民间本位的"中间物"叙述,中间的一道斜线将两者分割又密切相连,在二者相互张望中完成一个精神图示和指向,由一分为二到和二为三.
 
  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美学主张,既是个人的,又是人道的,既是审美的,又是启蒙的,从而使作品具有了宽广的历史视野,很好地体现了"不用之用"的审美追求.这种"中间物"的表现方式体现了一种对话理论,在对立互补的两种不同元素中又包含了自我对话的丰富可能性,这也使得鲁迅的作品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又高蹈着鲜明的个人主义的身影.而这种方法,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现代小说的中国化.《域外小说集》无疑有些生不逢时,它所表现出来的现代审美意识是当时的读者所无法接受的.正如冯至所说:"我们不能不认为它是采取进步而严肃的态度介绍欧洲文学最早的第一燕.只可惜这只燕子来的时候太早了,那时的中国还是冰封雪冻的冬天."但是它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②⑥⑧�����鲁迅、周作人译:《域外小说集》,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3、6、6、3、2页.
  ③[法]吕西安/戈德曼:《马克思主义和人文科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页.
  ④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页.
  ⑤⑦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140页.
  ⑨吴晓东:《记忆的神话》,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
  ⑩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思想的开与交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64页.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