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周期日本女子羽毛球崛起成因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16 00:04:35
   摘要:在2018亚运会女子羽毛球团体决赛中, 日本女队继续展示强大的整体优势, 时隔48年再次夺得团体项目金牌, 延续着东京奥运周期新的辉煌。研究发现:双轨制人才培养体系及完善的各层级竞赛、东京奥运会周期的空前关注度、早已启动的“十年计划”项目以及透明的人才选拔机制, 是日本女子羽毛球崛起的主要成因。中国女子羽毛球正处在“转型期”, 针对队伍年轻化现象严重且人员匮乏、竞技实力下滑的现状, 可以通过日本崛起的现实得到启示:从提升教练团队水平、把握技战术前沿动态、拓宽运动员选材思路等环节入手, 积极寻求新突破、新发展, 以期在东京奥运会上重振昔日雄风。
  
   关键词:东京奥运会; 运动选材; 日本运动训练模式; 大国家队; 心理抗压能力;
 
  
  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女子羽毛球团体决赛中, 中国队最终以大比分1∶3输给日本女队, 无缘亚运会六连冠。在尤伯杯、世锦赛等大型赛事中, 中国队也接连负于日本队。进入到东京奥运会周期以来, 中国女队在与日本女队的多次交手中已明显处于下风。日本女子羽毛球体现出来的强大, 不仅是拥有山口茜和奥原希望这样正值当打之年的名将, 还体现在人才储备厚度上。在国际羽联最新排名中, 世界前20名女单运动员中, 日本队有5名;而在女子双打项目上日本队更是有3对运动员跻身世界前5, 整体优势可谓十分明显。相比之下中国女队在东京奥运周期伊始则快速进入了新老交替的“转型期”:女单项目小将当家, 缺乏大赛经验;而素以人才储备雄厚、王牌项目着称的女子双打项目更是出现了人才匮乏迹象。多项重大赛事上的接连失利, 表明中国女队已处在低谷阶段。
  
  中国羽毛球女队想要在东京奥运会上击败坐镇主场的日本队, 需要整体实力的全面提升;而如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促使球员快速成长, 如何补强原本属于中国女队的优势项目, 已经成为摆在中国羽毛球队教练组面前的课题。日本女子羽毛球队能够在东京奥运会周期整体崛起, 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领先优势的原因有待深入挖掘, 其成功的经验值得中国羽毛球队借鉴。
  
  1 东京奥运周期日本女子羽毛球崛起成因分析
  
  伦敦奥运会上, 日本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取得了优异成绩, 分别获得了女子双打金牌和女子单打铜牌, 表明了日本女子羽毛球的正式崛起。进入到东京奥运会周期, 日本女子羽毛球整体实力在此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已经结束的多项国际大型羽毛球赛事中, 日本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均取得了不俗战绩。而在中、日两国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多次对垒中, 后者占有明显优势, 已然成为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子羽毛球最为强劲的对手。日本女子羽毛球能够在近年来快速崛起, 背后必然有其成功经验值得提炼总结。
  
  1.1 双轨制人才培养体系及各层级竞赛保驾护航
  
  1.1.1 日本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成才轨迹
  
  日本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培养体系走的是双轨制路线:一是小学-中学-大学-公司职员的“一条龙”培养路径, 为日本女子羽毛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 构成了“金字塔”的底层;二是设置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国家队, 旨在选拔培养各年龄段上的有潜质的精英球员, 构成了“金字塔”的顶端。
  
  图1 日本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成才轨迹

  
  如图1所示, 日本羽毛球协会 (以下简称日本羽协)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分别成立了U13、U16、U19及国家一队总计4支国家女子羽毛球队。其中, 国家一队的大部分运动员还同时拥有公司职员的身份[1], 通常是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公司, 边工作边训练。需要代表国家队参加比赛时, 身份则是国家队运动员。
  
  1.1.2 日本女子羽毛球各层级竞赛健全
  
  2001年起, 日本羽协在明确“一条龙”培养体系的同时, 制定并实施了完善的羽毛球赛事, 为各年龄段羽毛球后备人才不断提高竞技能力水平、进而发现有潜质的羽毛球运动员提供平台。同时, 在充分评估世界羽毛球整体发展态势的基础上, 结合日本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小、快、灵及体能突出的特点, 力求以女子羽毛球作为突破口。在日本羽协制定的各年龄段羽毛球赛事中, 各项赛事均设立了女子比赛项目, 可见对女子羽毛球的重视程度。
  
  表1 日本青少年女子羽毛球各层级竞赛

  
  如表1所示, 全国小学生比赛面向小学全年级的学生, 其中以每年8月份举行的全国小学生ABC比赛为典型代表。A是指5~6年级;B是指3~4年级;C是指1~2年级。从小学阶段开始就通过不断参加比赛, 让小运动员更多感受比赛氛围, 慢慢积累比赛经验, 即“从小学生开始抓起”已经成为日本羽毛球界的主流观点。
  
  进入到中学阶段, 全国范围内的比赛方式明显增多。在全国高中锦标赛及选拔赛中最终获胜的运动员, 在将来都会入选日本国家队, 从而活跃在日本乃至国际羽坛。
  
  日本的大学生比赛中最具含金量的当属全日本学生锦标赛。参加此赛事的大学生均是来自各高校的精英运动员, 代表了日本U19段甚至全国最高水平。在日本, 大型国际青年赛事甚至成年人赛事的参赛运动员主要来自当地大学。
  
  1.1.3 各层级羽毛球精英人才培训目标明确
  
  日本羽协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各年龄段女子羽毛球比赛, 是重在落实女子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 突出体现人才储备厚度;而组建U13、U16、119国家女子羽毛球梯队则重在拔高。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 日本羽协在进行培训的总体思路与目标方面又各有不同, 为不同阶段的运动员培养指明了方向。
  
  表2 日本女子羽毛球各年龄阶段培养方案

  
  从表2可知, 年龄越小的运动员群体, 日本羽协越注重提升其身体素质, 而对比赛的要求相对较低[2].对U13和U16两个阶段的运动员的培训目标更多还是定位在高水平运动员所应具备的竞技综合能力累积上, 突出竞赛成绩目标的年龄段则体现在U19阶段。循序渐进的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对运动员“拔苗助长”现象的出现, 对于运动员的持续性发展极为有益。
  
  1.1.4 优秀女子运动员呈现出井喷态势
  
  在健全的青训培养体系、完善的竞赛组织以及科学的培训目标的综合作用下, 人才培养达到了预期结果, 一批新生代女子运动员在青年阶段就已经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上取得了骄人战绩 (见图2) .
  
  图2 近年日本新生代女子青训人才突出成绩表现

  
  东京奥运会周期, 这些新生代正处在当打之年, 顺利地进入了世界顶尖运动员行列, 已然成为东京奥运会女子羽毛球项目奖牌的有力竞争者。同时, 新生代女子运动员的人才输出几乎到了井喷的地步, 无论在女单还是女双项目上均人才济济, 整体实力愈发雄厚。
  
  在女单方面, 在世界前20名运动员排名中, 日本队拥有了其中的5个席位, 整体实力不可谓不强。而在女双方面, 综合实力更为强劲, 有6对运动员的世界排名进入了世界前20, 更有3对运动员跻身世界前5位。她们将成为中国队很长一段时期内强劲的对手。
  
  1.2 东京奥运会周期关注度空前
  
  1.2.1 新闻媒体支撑
  
  以往, 日本国内媒体对羽毛球运动的关注度不高, 日本羽毛球队参加世界大赛, 鲜有日本记者随队出国采访。随着日本羽毛球运动员在各大赛事上不断取得佳绩, 尤其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了女双奥运会冠军、女单铜牌之后, 日本国内对羽毛球的各项赛事关注度日渐提高。进入东京奥运会周期, 媒体对于羽毛球项目的关注度更是有增无减。
  
  1.2.2 政策支撑
  
  早在伦敦奥运会周期, 日本文部省开始策定“运动员育成强化并支援体制”[3], 从资金、情报、科学分析、医疗保障等多个层面, 对日本奥委会旗下各个民间单项协会的国家队从国家层面提供保障和支持。2015年, 日本体育振兴中心把羽毛球作为目标资助项目, 日本羽协下有潜质的年轻球员因此受益, 能够持续接受来自该中心提供的资金和科技情报上的支持。
  
  进入到东京奥运会周期, 羽毛球又被列入东京奥运会对策项目, 旨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夺取奖牌, 从国家层面上进一步明确了羽毛球项目在东京奥运会周期的重要地位, 政策扶持力度较以往也有了明显提升。而日本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在进入东京奥运会周期之后的一系列国际大赛上的惊艳表现, 也凸显了其在东京奥运会上势在必得的决心。
  
  1.2.3 经费支撑
  
  日本女子竞技羽毛球的快速崛起离不开资金支持, 为了更好地备战东京奥运会, 此前一直由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日本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开始在训练场地租费、集训比赛往返费用及津贴上享受国家资金的部分补助。此外, 不仅知名企业会赞助青少年级别的多重赛事, 日本羽协也会拨专款提高青少年教练的待遇[4].
  
  1.2.4 训练环境支撑
  
  针对此前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 需要另租场地或与其他项目合用场地的实际问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 日本奥委会拨款兴建了国家羽毛球训练中心, 可供日本女子羽毛球队进行24 h全天候训练, 专业化的训练场馆为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1.2.5 后勤保障支撑
  
  日本羽协为了让运动员安心备战, 从后勤保障上做到了体贴入微。在2018年5月的汤尤杯期间, 日本羽协准备了专车为运动员提供训练比赛服务, 并从国内带来厨师, 提前到当地协调饮用水和营养品商, 为球队在比赛期间提供营养保障, 足见对比赛和运动员的重视[5].
  
  1.2.6 科技保障支撑
  
  日本队现有的技术团队科技保障优势明显。日本羽毛球队与日本体育科学中心 (JISS) 密切联合, 主要竞争对手的信息、近况、比赛视频和现场比赛情报均可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提供, 为运动员更好地备战比赛、总结比赛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1.3 启动“十年计划”项目
  
  2004年起, 日本羽协启动了“十年计划”项目, 其核心是为日本培养羽毛球顶尖运动员, 增强球队整体实力。经过十余年的贯彻实施, 日本女子羽毛球竞技实力水平原本平平的现状已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这是日本女子羽毛球竞技水平快速崛起的另一关键性因素。
  
  1.3.1 组建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员团队
  
  2004年日本羽毛球协会解散了原有的强化训练部, 改建新的体制, 聘请不同的教练团队。日本队现任主教练、韩国人朴柱奉开始接手日本羽毛球队, 除了朴柱奉, 日本羽毛球协会还先后引进了印尼的迈纳基、马来西亚的颜伟德以及来自中国的丁其庆等。特别需要提及的是, 丁其庆现任日本女双的主教练, 女双项目历来是中国的强项, 而丁其庆恰恰帮助日本在中国这个最强的项目上夺走了皇冠。如今的日本羽毛球队, 外籍教练比本土教练还要多, 这在日本所有项目的国家队中是绝无仅有的, 跨国教练团队给日本女子羽毛球队带去了世界最先进的管理和训练理念, 为日本女队的多样化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注入了新动能。
  
  1.3.2 积极引进中国的训练体制元素
  
  训练模式向集中化改变。此前, 日本羽毛球的训练模式是以公司训练为主, 运动员们上午在公司上班, 下午开始进行专项训练。朴柱奉上任之后积极引进中国集中训练模式, 逐步让日本女子羽毛球队走上了国家队的统一训练管理模式。其次, 训练体制向常态化发展。从之前的只有大赛前才会进行短期合练, 改变为全年有过半的时间都在进行集中训练。第三, 延长集训时间。大幅度增加原有的集训时间是羽毛球女队进步的保障之一, 集训的时间从此前的1年1周改为1年近250天在集训。第四, 集训的方式多样化。考虑到长期集训可能使运动员不适应, 进而影响训练效果, 朴柱奉在集训的方式上也是狠下功夫。以2018年为例, 日本羽毛球国字号球队的各项海内外集训、拉练、国际大赛等强化活动达到了76项之多。
  
  1.3.3 鼓励运动员参加高级别的羽毛球赛事
  
  韩国人朴柱奉上任后就积极鼓励日本女子运动员尽可能参加高水平的比赛, 代替以往通过频繁参加低水平赛事赚取奥运会积分的方式。通过与顶级高手过招, 找到自身差距, 竞技水平可以得到快速提升。事实证明, 这一培养策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大批年轻女子羽毛球运动员通过与国外高手过招快速成长起来。
  
  1.3.4 注重培养球员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作为曾经的奥运会和世锦赛双料冠军, 朴柱奉深知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斗志、自信心培养对比赛结果的重要性。强化球员在比赛中的求胜欲望, 引导她们从以往只参赛、不考虑胜负, 向提升胜利意识转变。其次, 注重培养球员的团队意识。但凡在出征大赛之前, 日本女子羽毛球队都会进行为期近半个月的封闭式训练, 全队的训练和吃住都在一起。此举不仅仅是方便运动员们的训练, 更是培养球员们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举措。
  
  1.3.5 建立透明的球员选拔机制
  
  日本对于国家队人才的选拔, 其规则十分透明。获得全日本综合锦标赛前两名将直接进入日本国家一队;选拔奥运会的参赛运动员也是严格按照世界排名, 排名靠前者参加奥运会;组建国家A队和国家B队, 大量进行国内集训和海外拉练。A组主要参加高级别赛事, 而B组主要参加大奖赛、挑战赛等赛事。
  
  1.3.6 关注年轻球员成长
  
  日本羽协还会定期组织U13、U16、U19三个年龄阶段的队伍到国家训练中心与国家一线球员一同训练, 除了让青少年运动员耳濡目染, 更快地提升成绩之外, 也给小运动员更多的比赛机会, 确保为未来的奥运会等国际大赛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2 东京奥运周期日本女子羽毛球崛起带来的启示
  
  羽毛球曾作为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 在此前的多次国际大赛中均取得过辉煌成绩。其中, 以女子项目比赛成绩最为突出, 在伦敦奥运会之前的近20年里, 中国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鲜有对手, 女单、女双更是多次蝉联奥运会冠军。但随着新老运动员更迭不畅、人才断档现象严重、教练员更换频繁等问题的相继出现, 球队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影响, 中国女子羽毛球的整体实力出现了明显下滑, 这一问题在伦敦奥运会已有显现, 进入到东京奥运周期变得越发明显。当前,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与日本女子羽毛球相比, 中国女单、女双、团体实力明显处于下风, 已经辉煌不再。中国女子羽毛球想要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理想成绩, 重塑中国竞技体育王牌之师, 正视现有问题的同时积极借鉴日本女子羽毛球成功的经验十分必要。
  
  2.1“走出去, 请进来”, 促进中国教练员执教能力先进化
  
  日本乒协借助“十年计划”引进了国外一批高水平的教练员, 而不同国家的教练员又将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植入日本女子羽毛球队中, 为最终提升日本女子羽毛球队的整体实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当前, 处在低谷期的中国女子羽毛球同样有必要借鉴这一方式。
  
  (1) 引进国外高水平教练。进入到东京奥运会周期, 中国女子羽毛球队教练员和运动员经历了大洗牌, 原本作为辅助教练、执教经历还十分有限的年轻教练员直接从幕后被推倒了台前, 成为了主教练。“年轻化”同样成为了现有女子羽毛球队教练员的鲜明特征, 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已经成为增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关键性因素。而短期内将中国年轻教练员的执教能力迅速提升到世界级水平并不现实, 聘请羽毛球强国的优秀教练员加盟到中国女子羽毛球教练员队伍中, 尤其是在女单和女双项目上, 可以成为低谷时期中国女子羽毛球队的一支强心剂。
  
  (2) 选派国内教练员外出学习。在中国年轻的教练员团队中, 绝大多数成员是运动员退役之后直接走上了教练员岗位, 角色的改变需要专业技能的同步提升。通过定期组织教练员开展专题理论学习研讨, 将年轻的教练员派送到其他羽毛球竞技强国观摩学习, 以及通过多场大赛临场指挥等方式帮助国内年轻教练员执教能力实现快速提升。
  
  2.2 把握羽毛球技战术前沿动态, 确保球员打法类型先进化
  
  韩国人朴柱奉入主日本队之后, 重点完善了运动员技战术特点。除了继承日本女子运动员固有的步法灵活、体能超强的特点之外, 还重点为运动员植入更具有侵略性的打法, 凭借极具威胁的进攻打法来弥补女子运动员身体条件的不足。这一执教理念值得借鉴。
  
  (1) 确保中国运动员打法类型先进化。当今女子羽毛球主要有两种技术风格:一种是以欧洲和印度女子运动员为代表的力量派, 男子化明显, 身材高大, 虽然技术和防守有缺陷, 但攻击犀利而凶悍;另外一种是以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为代表的防守反击派, 身材不高, 技术全面, 防守能力强, 体能超群。中国女子单打的风格总体雷同, 都属于拉吊型, 球员身材高大, 技术比较全面, 但与国外运动员相比移动慢, 体能和爆发力都较差, 与当前流行的两种技术风格都不大吻合。把握竞技羽毛球技战术前沿动态是中国女子羽毛球当下首先需要加强的环节。这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女队球员优势、弥补自身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至关重要。
  
  (2) 植入杀手锏。在当今高水平的女单、女双比赛中, 运动员采用跳杀技术一击制胜在比赛中会经常出现, 这种原本在男子比赛中才有的技术已经被包括日本在内的诸多国家和地区女子运动员所普遍采用。中国运动员想要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佳绩, 必须要有一击制胜的实力, 将跳杀技术有效融入到自身的技术体系中, 并在比赛中熟练有效应用, 这已成为东京奥运周期中国羽毛球女子运动员必须掌握的杀手锏。
  
  2.3 淡化选材条件, 突出球员能力水平优先化
  
  2018年4月, 在国际羽联的排名中, 身高不足1.60米的日本球员山口茜坐上了女单世界第一的宝座, 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排名登顶的日本运动员。日本另外一名优秀女子运动员奥原希望, 身高同样没有超过1.60米, 最终也是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夺得了里约奥运会女单铜牌及2017年世锦赛女单冠军。日本女子羽毛球在选材思路上值得借鉴。
  
  (1) 淡化身高条件。近年来, 中国女子单打选手在选材上一味追求高度。身材高大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虽然防守面积加大, 击球点高, 但高大球员在比赛中的灵活性、重心转换能力往往成其短板。
  
  (2) 弥补自己短板。优秀球员在比赛场上的竞技能力表现程度最终决定了比赛的胜负结果。在备战东京奥运会期间, 结合中国女单运动员身高普遍较高的实际情况, 在强化其身高带来的优势同时, 还要尽量弥补其自身的短板, 尤其是要尽量克服在步法快速移动、重心快速转换能力以及高强度对抗中的体能维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这对于中国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现阶段竞技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2.4 重点打造各单项领军人物, 努力形成集团优势化
  
  如今, 日本羽毛球女队在女单和女双上已然形成了集团优势, 各单项上人才储备雄厚。在此基础上, 又以山口茜和奥原希望作为女单领军人物, 女双则以奥运会冠军松友美佐纪/高桥礼华和世界锦标赛冠军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为代表。无论是在人才建设的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颇有建树, 极具实力。日本在人才储备环节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1) 重点打造各单项领军人物。里约奥运会之前, 女单和女双还都是中国羽毛球队的王牌项目, 每个时期各单项人才基础雄厚且不缺乏领军人物, 她们都曾经用优异的成绩证明自己作为“一姐”的实力 (见表3) .
  
  表3 各奥运周期中国女子羽毛球队领军人物

  
  结合当前中国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在备战东京奥运周期中, 应重点打造以陈雨菲、何冰娇为代表的女单运动员, 以陈星辰、贾一凡组合为代表的女双运动员, 为她们创造更多的高水平赛事机会, 通过大赛不断提升自身竞技能力水平, 进而形成新一届的领军人物。
  
  (2) 形成单项集团优势。在着力打造女单和女双项目领军人物的同时, 还应培养更多有实力的年轻球员加入到竞争行列中, 努力形成单个项目上的集团优势, 以确保在单个项目上更具有竞争力。
  
  (3) 重点加强女双项目人才培养。
  
  2.5 重新形成“以老带新”的主力层局面, 促进队伍结构合理化
  
  从日本女队女单和女双主力成员的年龄结构上来看, 已经形成“以老带新”局面, 比赛经验丰富。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 这样的年龄组合仍极具竞争力。在里约奥运会之后, 中国队的王仪涵、王适娴等一批羽毛球女队运动员相继退役, 再加上当打之年的一批中生代运动员退役, 让曾经不可战胜的中国女单不可避免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困境。东京奥运周期, 羽毛球队教练组应在有意识培养单项重点球员, 发现新球员、促进队伍结构合理化方面多下功夫。
  
  (1) 努力延长主力球员运动寿命。借助科学训练手段及康复手段, 在确保主力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周期频繁参赛赚取奥运积分的同时防止出现大的伤病, 延长主力球员的运动寿命, 努力维系其最佳竞技状态, 竭力避免里约奥运会李雪芮比赛场上受伤一幕再度发生。
  
  (2) 促进队伍结构合理化。在重点打造主力层的同时, 着手在国家青年队乃至地方省市队发现和培养新一代年轻、有潜质球员, 共同组成主力层, 给她们更多的参赛机会, 逐渐形成“以老带新”的局面。
  
  2.6 定期组织年轻球员与国家队员同训, 促进梯队建设衔接有序化
  
  日本女单近年来进步显着, 除了得益于健全的青训和竞赛体系之外, 让有潜质的年轻运动员与国家队一同训练, 参加成人组比赛也是快速提升其竞技水平的重要原因。2012-2014年, 日本女运动员连续3届赢得世青赛冠军。在同年龄段的中国运动员几乎还没有参加超级赛的机会的时候, 小将山口茜在17岁时已经夺下日本超级赛冠军。这一成功经验值得中国队借鉴。
  
  (1) 打造大国家队概念。在备战东京奥运会前期, 吸收更多有发展潜力的年轻运动员融入现有的国家一队中, 组建大国家队, 提高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意识, 在这一环节上, 除了日本女子羽毛球之外, 中国女排、中国男篮现有的大国家队做法同样值得借鉴。
  
  (2) 组建不同年龄段国家队。尽管中国女子运动员当前呈现出总体年轻化现状, 正处于当打之年, 运动寿命会比较长, 但仍要考虑设置和完善U13、U16、U19等组别的国家队并制订完善的训练计划和比赛赛制, 促进梯队建设衔接有序化。
  
  (3) 支持年轻运动员参加国内、国际高水平赛事。
  
  2.7 鼓励球员参加高水平赛事, 增强球员临场比赛能力
  
  朴柱奉上任日本队主教练之后, 鼓励球员参加高级别的羽毛球赛事, 这是日本女子羽毛球竞技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 中国女队面临着小将担纲的现实情况, 比赛经验缺乏, 竞技状态起伏较大, 想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其竞技能力水平, 日本队的做法值得借鉴。
  
  (1) 增加高水平比赛场次。只有让主力球员以赛练结合的方式, 不断参加高水平的比赛, 通过与世界顶尖高手过招, 找到自身的差距, 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才能有效缩短与对手之间的差距。此外, 高水平、高级别的赛事也是赚取奥运会积分的最佳捷径。获取更高的奥运会积分, 力争在奥运会单项比赛中有一个好的排位, 理应是中国女子羽毛球队所关注的。
  
  (2) 增强运动员的心理抗压能力。设置比赛障碍, 提高运动员心理抗压能力。在日常的训练或队内对抗赛中, 人为设置干扰环境用以提高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东京奥运会上, 日本运动员将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 中国运动员增加自身心理抗压能力十分必要。
  
  (3) 强化运动员赛后总结。赛后总结不应仅仅是教练员的工作范围, 更应该成为运动员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赛后总结, 可以更加全面地梳理比赛得失, 进一步加深对比赛理解的同时, 对后期的训练也会极具针对性。
  
  (4) 增加球员的责任意识。教练员和领队应在多种场合, 通过多种形式向运动员灌输集体荣誉感, 激励运动员在球场上积极争胜。为国争光应始终作为运动员心中的头等大事。
  
  2.8 打破现有用人机制壁垒, 实现选拔机制透明化
  
  日本年轻运动员的崛起与其选拔机制不无关系。山口茜在2012年夺世青赛冠军时还是一名高中生, 但她被特批参加了国内联赛。在用人机制上, 中国女队可以借鉴日本队的做法, 为更快、更好地发现优秀运动员提供制度上的便利。
  
  (1) 建立绿色通道。针对当前女子双打人才匮乏、年龄断档的现状, 中国羽毛球队应打破现有的选拔机制, 允许国青队球员甚至省队有潜质的一线球员直接升入国家队集训甚至比赛。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中获得冠亚军的球员可以直接升入国家一队。
  
  (2) 建立透明参赛办法。把运动员在国内大型比赛成绩和国际羽联的排名作为参赛的依据, 世界排名靠前就去参加世界大赛, 参赛机制透明有利于羽毛球队内开展良性竞争。
  
  (3) 打破主力层和非主力层之间的壁垒。定期组织国家一队和二队主力层和非主力层的内部交流比赛, 采取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 确保国家队始终处在一个良性竞争的氛围之中。
  
  3 结束语
  
  日本女子羽毛球在里约奥运会上取得不俗战绩, 进入到东京奥运周期, 继续延续着强劲势头, 在近一年与中国女子羽毛球队的数次交锋中已全面占上风,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雅加达全运会上更是夺走了分量最重的女团金牌。日本女子羽毛球能够全面崛起, 取决于健全双轨制人才培养体系及完善的各层级竞赛体系、东京奥运会周期的空前关注度、早已启动的“十年计划”项目等因素。反观中国女子羽毛球, 当前正处在“转型期”, 队伍年轻化现象严重, 主力球员数量匮乏。中国女子羽毛球队理应从日本女队崛起的现实得到启示: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教练员执教水平, 始终把握技战术前沿动态, 拓宽运动员选材思路, 重点打造领军人物, 促进队伍结构合理化, 组织有潜质的运动员与国家队员同训, 鼓励球员参加高水平比赛以及实现用人机制透明化等, 积极寻求新突破、新发展, 以期在东京奥运会上重振中国女子羽毛球队昔日雄风。
  
  参考文献
  
  [1] 小特羽毛球。日本羽毛球为何崛起这么快[EB/OL]. (2018-07-05) [2019-03-29]. http://www. sohu.com/a/239483447_100186964. html.  
  [2] 爱羽客。为何日本羽球人才井喷?国人看了都自愧不如![EB/OL]. (2017-09-25) [2019-03-29]. http://www. aiyuke. com/news/2017/09/n03ade004933. html.  
  [3] 应虹霞。日本男羽教练谈崛起:多国教练 全方位保障[EB/OL]. (2014-09-14) [2019-03-30]. http://sports. qq. com/a/20140914/020499. htm.  
  [4] 中羽在线。日本夺冠朴柱奉功不可没重视青训值得国羽借鉴[EB/OL]. (2018-05-26) [2019-03-30].http://www. badmintoncn. com/view-20780-1. html.  
  [5] 腾讯体育。揭秘日本羽球崛起:举全国之力冲击东京奥运保障阵容豪华[EB/OL]. (2018-08-06) [2019-03-30]. http://sports. qq. com/a/20180806/013820. htm.  
  [6] 彭国强, 杨国庆。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备战奥运政策及对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启示[J].体育科学, 2018, 38 (10) :19-28 37.
  [7] 胡启林。日本竞技体育发展策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7, 51 (6) :95-100.  
  [8] 王舜, 张莉清, 李宗浩。德国和日本竞技体育政策发展特征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 2016 (12) :112-116.  
  [9] 郭振。日本大学的竞技体育组织[J].体育学刊, 2015, 22 (3) :100-105.  
  [10] 胡启林, 陈莉。中日竞技体育发展策略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5 (4) :124-127.  
  [11] 陆作生, 郭健健。日本培养竞技运动员的“一贯指导系统”剖析[J].体育学刊, 2014, 21 (6) :55-59.  
  [12] 曲国洋。详解《日本体育立国战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4, 30 (1) :11-16.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