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子面部化妆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1-06-25 21:45:04

  摘    要:唐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对外交流频繁,使得这个时期各民族文化及风格兼容并蓄,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其中也促进了审美美学的发展。在当时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唐代各民族的女性的社会阶层及地位的研究,了解能够影响其审美性的政治、宗族等客观外部因素,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文化。

  关键词:唐代;女性;社会地位;

  化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文化审美趣味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形式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活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对外交流逐渐频繁。在这样的繁荣时期,由于前期的整合民族文化,各民族风格的特点也被称为兼容性。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唐代多方面融入其他文化,促进社会和审美美学的发展。在唐代,诸种风俗文化的相互影响,使文化生活及审美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这个时期的文化审美也使唐代女性的装扮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正是这些不同因素使得唐代女子脸上的妆已经大胆创新,形成了极具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妆面文化。本文主要从面部的装饰、眉妆和唇部彩妆这三个部分来探讨唐代女性的面部进行化妆的特点。

  一、妆面

  面部装饰是指脸部的配饰。主要分为四种类型:"额黄""花钿""斜红""面靥".中国的女人戴着面具,最早起源于周朝。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彩色塑料,表面有三排阶梯点。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彩色塑料,眼睑上还有点,这是花蕾的起源。秦朝"秦始皇是一位好神,经常命令宫中人梳仙头,贴五色花,画成云、凤、虎腾飞".这里的花是花园的另一个名字。这些记载表明,在秦朝的中国中,面部装饰已经是女性装饰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

  到了唐代,面饰的使用达到了高峰,各种脸型的装饰品开始被广泛使用。从唐代的仕女画与女俑的形象上来看,只有极少数的人不带面饰,它们的形状是丰富多彩的,而且颜色艳丽,而且还有几种面饰同时佩戴。可以说,这是唐代女性的面部进行化妆的特点。

  (一)额黄

  额黄的俗称还有"鹅黄""鸦黄""约黄""贴黄""宫黄"等。它是由一种黄色颜料制成的,画在前额之间,所以叫做前额黄色。这种风俗起源于汉代,因为明朝张萱曾在《疑耀》中说过:"额上涂黄,亦汉宫妆".额黄的流行更是一直到六朝,而在隋唐五代更是风靡。鹅黄的流行与魏晋南北朝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时正处于全国大兴寺院,塑佛身、开石窟的时候,许多女性是从涂金的佛像上得到启发,便将自己的额头染成黄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形成了额头上画额黄的风习,更有甚者是将整个脸都涂上了黄色,称它为"佛妆".

  唐代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载:"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袖太憨生。"唐鲁昭的《长安古义》载:"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这些诗词中都提到了这种额黄妆。

  文献记载古代女性涂黄有两种:一种是染画法,一种是粘贴法,染画法是用画笔蘸黄色的颜料在额头上涂画,粘贴法是以黄色的材料制作成薄片,然后用胶水贴在额头上。在唐崔液《踏歌词》中也有提到"翡翠贴花黄",说的便是额黄。古代女性额头上涂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文献上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二)斜红

  斜红色是脸颊上的一种装饰。它的形状像一个新月,有着明亮的红色,在脸颊和太阳穴之间。斜红形状古怪,有的像是伤口,就好比是两道刀划的伤痕。这种风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曾云在梁建文皇帝的诗作《南朝华而不实的歌》中说,"衣浅于更衣室,脸斜红于傅周围".指的就是此妆,这种面妆看起来怪异,但是在古代却很时髦,很流行。南唐五代张璧在《妆楼记》中描述了这个故事:魏文帝曹丕在宫中增加了一群宫廷女士,其中一人被命名为薛夜来,魏文帝非常爱她,一天晚上,魏文帝正在阅读,周围是水晶屏幕,那天,薛夜来走近了,不知道怎么撞到屏风上,那时,血一直流,在伤口愈合后留下两个疤痕。但之后魏文帝仍然爱着她,宠着她,其他宫廷女士们看到了嫉妒,从那时起,宫中的宫廷女士开始模仿,用胭脂在自己的脸上画出两个伤疤,模仿她不完美的美丽。这种妆名称为"晚霞妆".很长一段时间后,"晚霞妆"已演变成这样一种时尚。

  斜红这习俗来源于南北朝时期,一直到唐代更为流行,许多墓葬出土的女俑和仕女图中,脸上都有妆饰斜红。在唐代女性的脸上画的斜红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最多见的一种,是在太阳穴的周围,形状像弯月牙,很是漂亮。

  第二种:形状类似于伤痕,为了制造成残缺美,有时还用胭脂在斜红下面画上血滴的形状。新疆吐鲁番阿斯塔出土的唐代木俑身上就有这类似的妆饰。

  第三种:类似于卷曲状,在1982年吐鲁番唐代墓穴里的绢画《伏羲女娲》中,绢画上的女子脸上的斜红就是这种形状。

  在唐代斜红这种面饰始终是一种残缺美、缺陷美。到晚唐之后这种缺陷美就此消失了。

  (三)花钿

  在古代,花钿是前额和额头之间的装饰物,也称为"额头花""花子"等,它也是一种面部装饰。花钿这习俗在秦代就已经流行,一直到隋唐五代则是更为盛行。在六朝时期最为盛行梅花形的花钿,后来也被称之为"梅花妆".而据相传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农历正月初七,就躺在韩章殿下,而在她的面前有一棵梅树。当微风吹落时,梅花落在她的额头上,她的额头被染成梅花的形状,一直不能洗掉。当宫中的其他女人看到新奇时,她们开始互相模仿。梅花的形状放在额头的中间,然后逐渐蔓延到人们的身上。那时它便成了时尚,所以有"寿阳妆".

  花钿在颜色上比前面的黄色更丰富,额黄一般只有黄色,但花钿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染画法一般都是用颜料直接在面部涂画各种图形,用得最多的是唇脂、黛汁等一些现成的材料。粘贴法,通常由材料的质地决定的。一般以彩纸、鱼骨、丝绸、螺钿壳、金箔等原料,制作成各种形状,颜色艳丽,十分精致美丽。而且有一种花钿是用昆虫的翅膀制作而成的,其中最精致的是以翠鸟的羽毛制作成的"翠钿",整体呈翠绿色,清新雅致。在唐代张璧的《浣溪沙》中,"翠好金好镇眉心",在唐代文廷云的《南阁子》中,"金好脸上,翠好眉间"都是指这一装饰品。

  在花钿的背面有一层特制的胶,名叫呵胶,这个呵胶在使用时非常的方便,哈口气这个胶就融化了,然后照着镜子把花钿贴在脸上就可以了。卸的时候也很方便用热水在周边热敷一下就可以轻松的卸掉,这个就像现代的文身贴一样,精巧又漂亮。

  (四)面靥

  面靥指的是古代女性脸上的装饰,就是在嘴边梨涡的位置做的装饰,也称之为"面靥".这种装饰源于宫中的女性装饰,并逐渐蔓延到民间,成为流行。面靥又叫"妆靥",在很久之前,面靥称之为"的",也称"勺".指的就是当时女性脸上画的红色圆点,黄豆般大小。商周时期,脸谱已经存在,大多流行于宫殿中。这个面靥早先在宫中是用来标记帝王的妃子月事来了的标记。古代皇室王宫中有许多妃子,有哪个妃子来了月事,不能接受皇帝的宠幸,只需将"面靥"放在脸上,妃子的名字就不会列在名单上。

  相传在三国时,在宫廷和民间就开始兴起,并且开始流传到了后世。脸谱在唐代仍然盛行,高成在《物记》中记载:"在古代,女人喜欢做粉红的脸谱,比如月亮,比如钱,或者朱若颜的胖点,唐人还是这样做的。"从南复旦堂旧藏品中的几位宋后的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们的脸上犹有余风。晚唐以后,由于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原因,当时的服装逐渐变得保守,但是当时女性的妆容和妆饰的风气有增无减。

  二、眉妆

  它记录在《中国古代妆容配方》:中国古代女人的妆容并不讲究眼妆,但眉妆却很重要,周代的《楚辞·大招》就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的说法,这说明黛画眉是周代最新使用的画眉。在很多诗词中记载蛾眉是古代女子中最喜爱的一种眉式,就好比如说《离骚》中的:"自喻曰:'众女嫉余之蛾眉'."还有诗歌中的"��首蛾眉",如此说来,"蛾眉"是当时古代最为流行的一种眉妆。

  在汉魏时期,女人的眉毛逐渐变粗,然后出现了谚语"城中好广眉,四方画半额".到了唐代,由于唐代是一个文化鼎盛,开放浪漫的朝代。因此,在眉妆中,各种类型的眉妆开始出现,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丰富的眉形。唐代女性的眉毛样式比汉魏的宽粗很多,蛾眉已经不多见了。唐代有各种各样的宽眉:在唐初,眉毛宽一般,眉毛非常接近,颜色特别厚,有两个尖头,眉毛被抬起,形状很奇怪。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开始流行的短眉毛,就像画在眉毛上的两片桂花叶,因此被称之为"桂叶眉",而在《簪花仕女图》中,我所看见的五位贵妇画的便是"桂叶眉",桂叶眉不仅她们的妆容添加了华贵的气质,也让她们更显风韵。而在盛唐末年期间的《纨扇仕女图》之中,不难发现各位妃子又换了一种眉型,也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八字眉".

  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眉毛都能表达一个人的情感和个性。在古代,人们常常用"眉似翠黛"和"眉蹙春山"等词语来形容当时女性的姿态。在唐代的女性对眉毛极其重视,在当时可以没有眼妆,但不能没有眉妆。可见,唐代女性对眉毛的崇尚,于是眉毛开始盛行。眉妆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在秦朝时,女性才开始普遍开始画眉妆,画眉妆是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逐渐开始盛行,隋唐是画眉史上最为流行的时期。

  唐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开放、宽容的时代,而唐代女性开放、浪漫,女子在唐代化妆是比较常见的,各种化妆的面孔促成各种不可预知的和奇怪的眉毛的外观,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鼎盛、最丰富的眉形时代。

  三、发型

  一个完整的妆容,发型是必不可少的。唐代女性对发型的重视不亚于脸上的妆饰。唐代女性的发型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不同的时期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都有她自己的独特发型。所以造成了唐代的发型繁多的景象。

  发髻是古代女性最常见一种发式,而发簪起源于夏商周,到了隋唐时期已经发展到了发簪艺术的高峰。而所谓的发髻其实就是把头发扎起来,然后在头顶或脑后扎起来。由于捆绑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

  在唐代,女性通常使用的发式是:高髻、花髻、倭坠髻、坠马髻、闹扫妆髻、反绾、峨髻、低髻、小髻、乌满髻、囚髻、抛家髻、回鹘髻、凤髻、从梳百叶髻、反首髻、双髻、木髻、鬟、鬓等30多种,有很多种形式,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梳在头顶,另一种是梳在脑后。本文着重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发型,如高髻、花髻、倭坠髻、坠马髻、闹扫妆髻、鬟等。

  云朵髻就是头发梳到头顶,梳垫成云朵的形状,髻前佩上发饰,显得非常优雅,这种发式代表着有地位的贵妇。开屏髻是将头发耸竖在头顶,梳成椎髻,用发饰制成孔雀开屏状饰在髻前。这种发型很多唐代夫人喜欢。

  双环望仙髻则是头发分成两股,用黑羊毛或黑丝带扎成戒指,梳在头顶,饰以小孔雀,摇曳在发髻前,饰以发丝般的星星。这种发型也被称为"双圈仙子包子",在盛唐时很流行。

  盘桓髻,是先将头发收拢在头顶,然后盘有发式。髻前插对梳,髻上饰有条形彩珠,显得干练庄重,把长发绕在头顶,顶部盘成平形。这个发型在西汉时,已经在长安妇女中流行,到唐代仍然被宫女和妇女所喜爱。

  螺髻,因为它的形状,它也被称为翠髻。梳头时,将头发用黑丝带扎起来,头顶织成螺壳状,彩带在发髻后佩戴。这种发型在唐初的宫廷里很流行,后来在普通女性中也很流行。直到宋明朝,还是有很多女人喜欢它。反绾髻则是将头发梳在后面,然后编成发辫,由下反绾在头顶的双髻。双环垂髻,就是将头发分为两部分,缠绕在头部的两侧。一般来说,未婚妇女或女仆、女仆和童仆都会梳这个发髻。据传说,这种发型最早存在于战国时期,也是唐代未婚女子的象征。

  双丫髻是先将发收拢在头顶,然后分两股向上各扎成一个小髻,髻上饰发饰、花钿等。一般情况下,官家的下男和民间未婚的女性常有这样的发型。这发式在商朝就有了,这个发型在各代都不一样。垂练髻就是将头发分成两边,每边下垂后向上折起,用红丝带绑在一起,再佩戴一些发饰做装饰,在中唐少女中流行。

  圆椎髻就是先用黑丝带将头发绑起来,然后盘卷耸竖在头顶,并饰一圈发饰。在中唐时期盛行。

  圆椎抛髻则是将头发收拢在头顶,向上盘两圈卷成圆椎,然后向一侧绕一环成抛状,这种把椎髻和抛髻结合的发式称圆椎抛髻。头发的另一侧插上步摇,一侧戴花。四环抛髻,是先将头发盘在头顶,再分成四份,三股直接向上盘成三个环,另一股环状较大且向旁成抛状,髻前斜插步摇,抛环上发饰。流行于中晚唐贵族妇女中。抛家髻是把头发扎在头顶,头顶上再加一椎髻、三个或一个高耸起来的揪揪,向一端倾斜呈抛状。堕马髻是头发向一侧斜坠落,多是已婚中年妇女喜欢。

  倭堕髻,头发低垂、侧在一边,被认为是堕马髻之延续。高髻就是将头发高高梳在头顶上。

  四、结论

  唐代文化影响悠久。唐代的繁荣昌盛与其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的审美与发展,更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经济政治较为发达的朝代,女性的装饰风格更为精彩。深入探讨唐代女性的化妆风格,从前期到后期,他们都揭示了唐代经济的繁荣。

  唐代女性妆容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女性妆容的审美风格多样,造型华贵,化妆看起来很华丽。在此期间,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唐代女性化妆风格促进了当时女性化妆的发展和提高,提高了唐代女性的审美水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唐代女性的化妆充分体现了唐代女性自信、张扬、追求时尚和自由的审美观念。因此,在如此多样化发展的现代,只有以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丽萍,李平。唐代前期参政女性的伦理思想探析[J].云梦学刊,2019,40(02):75-80.
  [2] 王美艳。唐三彩乐舞俑与跨文化交流[J].艺术品鉴,2018,(14):19-20.
  [3] 谭梅。浅析唐代仕女画的艺术特点[J].美术大观,2017,(10):68-69.
  [4] 杨静远。唐代墓室壁画女性形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7.
  [5] 任西宁。论唐代工笔仕女画纹饰图案体现的人文意义[D].西安美术学院,2017.
  [6] 曹雨晶。唐代女性形象在壁画中的表现[D].华北理工大学,2017.
  [7] 朱圆圆。红妆黛眉-唐代仕女画妆解读[D].青岛科技大学,2016.
  [8] 房雪巍。唐代仕女画的表现形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9] 李炎。明月清风-陈洪绶仕女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10] 谭一帆。唐代仕女画形象特征及其艺术价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