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苏联崛起的文化力量探究

发布时间:2017-07-24 19:35:23

  摘要: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之后,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终于崛起了。本文以文化的定义开篇,进而解析苏联崛起的四种文化因素,即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地缘政治文化的剧烈冲击、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指导贯彻、大国文化策略的直接影响。面对苏联由盛转衰的历史现实,笔者尝试提出三种可能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苏联; 崛起; 文化因素;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并糅合了100多个民族文化特性的邦联国家,它的发展成败备受世界瞩目。本文研究偏重于从文化的角度来探索对苏联崛起过程中起着推动作用的文化力量。

  一、文化

  文化一词由拉丁语colo、colere、colui、cultum等词转化而来,我国关于文化的研究可以追溯至东周时期,古代的孔子、刘向、荀悦、王融、束皙都对其有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如今,对文化的定义超过了200种,本文较倾向于以下两种文化观。第一,“人类学之父”泰勒 (E.B.Tylor) 在《原始文化》中认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1]第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化作了深刻的论述。1876年,恩格斯提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和符号系统,文化就是人化,起源于人类劳动[2]。列宁在1920年提出:“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3]

  文化反映了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文化在受生产力决定和支配的同时,也能够给生产力带来积极的反作用力。文化从古至今,或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或是以突然爆发出来的大运动方式影响着国家,因而探讨一个崛起的国家,就不得不从文化入手。

  二、苏联崛起的文化因素

  既然要探究苏联崛起的文化因素,就要从苏联崛起过程中的文化之基、文化之特色、文化之理论、文化之实践四个方面着手,来分析苏联崛起的文化因素。

  (一) 苏联崛起的文化之基: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苏联国土面积辽阔,有100多个民族,俄罗斯民族人口占苏联人口的一半。苏联的宗教种类、信教人数众多。苏联植根于俄国历史传统,拥有强烈的自我优越感。苏联前期领导人十分珍视俄国的文化遗产。例如,沙皇俄国在1914年博物馆的数量为180个,1956年发展至862个[4]。文化并不是虚无和抽象的,它是在人类的传承中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多民族的特性使得苏联的文化展现出多样性。民族之间的交往以及民族内部一代一代的传承给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渠道,传统文化是国家建设中不能抹去的一个重要部分,任何崛起的大国都不能抛根弃本,这也正是苏联从一战的泥潭中重振旗鼓、迅速崛起的文化基础。

  (二) 苏联崛起的文化之特色:地缘政治文化的剧烈冲击

  英国地缘政治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 (Halford John Mackinder) 在其着作《历史的地理枢纽》中提出了世界岛理论,即“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世界”。苏联横跨亚欧大陆,占据了世界岛的大部位置,所以,人们不能以简单的欧亚或者东西来划分苏联,欧亚文明的不同特征将使苏联成为地缘政治文化互相交融与冲突的舞台。即使没有意识形态上的相近性,苏联的文化影响力辐射范围反过来也将推动苏联进一步崛起,因而,可以说,地缘政治文化是苏联文化发展外显和苏联国家崛起的一大特色与优势。

  (三) 苏联崛起的文化之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贯彻指导

  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在和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普列汉诺夫等就一同努力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引入俄国,并逐步转化为社会意识和国民认识。十月革命一声巨响,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便在苏联的上空飘扬不退,用它的独特魅力影响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爆发的,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合法化,成为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国家的指导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传播也改变了过去只有有产者能够享有获得文化知识的权利,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则没有这种权利的局面,促进了大众文化水平的提升,大大地提高了人们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动性。

  (四) 苏联崛起的文化之实践:大国的文化策略的直接影响

  苏联建立之初文化落后,扫盲成为当时最主要的任务。1920年,苏联共设了1.2万个扫盲站,1925年,苏联全国9岁以上居民中识字人数达到了51%[5]。苏联在农村建立了阅览室,颁布了一系列教育相关法令,学校相继建立起来,更多的人们不论出生、性别、年龄或宗教都能够感受到知识带给他们的巨大改变。在科学技术领域,国家大力支持科技建设,充分重视和培养人才,苏联的科学研究在农业、医学、军事、制造工业、原子结构和相对论、物理、化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进一步缩小了苏联与其他西方国家的距离,为苏联未来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独占鳌头增添了底气。

  三、基于文化因素阐明大国发展需要注意的事项

  苏联在崛起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传统文化特性、地缘文化因素、马克思主义文化坚持、大国策略因素以及其人民的特点,让人们看到在一个国家强大的过程中,除了经济、军事强大硬实力以外,还需要有软实力的支撑。

  (一) 打破文化困境

  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到今天,必然伴随着一些隐性的挑战。优秀文化本身的进步性会催促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不能掉以轻心的是优秀文化也会陷入文化的困境。打破文化困境,要善于检测和更新国家文化系统,文化的衰落连同着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一起所产生的破坏性无法想像。当一种新兴的文化已经变得势不可挡,汹涌向人们袭来时,即使遇到众多守旧势力的阻碍,也要破除偏见,敢于纳新。

  (二) 提高文化战略地位

  1.强化国家意识,提高人民的民族认同

  强烈的国家意识是保证国家前进方向不被带跑、带偏的一剂强心剂。那么,国家意识从何培养?一方面,可以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中来。传统文化是根,没有根便没有办法进一步谈国家认同和国家意识。传统文化对人的意识影响深远,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可以在国民心中产生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可以从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融合中来。在多民族的国家,人们需要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加以理解和尊重,只有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才能促进民族持续发展,进而增强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强化国家意识,提高人民的民族认同,对于提高国家的文化战略地位具有非凡的意义。

  2.增强国民文化意识,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个国民的文化意识,体现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之中,也体现在人们的学习和教育过程中。国家教育资源对乡镇等教育比较薄弱的地区应当有所倾斜,以免被其他国家揪住落后的辫子。对于文化中的优势也要加以发挥,即在尖端的科学技术层面还需要不断创新,在积极的交流和塑造中保持本国科技文化的战斗力。国民文化意识的整体提升,是大众教育的成果,而尖端科学技术的提升,则需要国家在精英教育领域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个国家的人民只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有对新科学技术的突破,有源源不断的知识体系和艺术创造的更新,才能走在世界的前列,成为软实力突出的文化大国。

  (三) 提升国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政府在提高国家的文化策略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国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想要保持自身的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优势,创新和传播必不可少。创新和传播两者相辅相成:创新能够为传播开辟道路,传播则能够让国家文化继续保持创新。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发展本国的优秀文化也要注重对外交流,让世界各国了解本国的国家文化。注重国家文化的创新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扬长避短,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一个国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四、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精神上的贫困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加可怕。文化与文化之间常常因为差异而产生碰撞,文化的发展侧重于一个国家人民自身的价值认同、民族认同、心理状态以及信仰、观念、判断的选择,一个国家要强大,不只在于传统的关于国力的定义,即国家经济、军事、政治等硬实力的强大,也在于该国家文化实力的强大,因为,文化会转化成一股力量,对国民产生长期且深远的影响,通过优秀文化这一极具战斗力的武器,才能确保国家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英]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08-517.
  [3]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4.
  [4] 歌.关于苏联博物馆的一些最新统计数字[J].文物参考资料,1958, (4) :52.
  [5]马占芳.学习列宁关于文化教育战略思想[J].领导科学,1991, (6) :11.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