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过程与净评估的历史追溯

发布时间:2018-12-22 07:17:42

军事历史论文研究热点范文10篇之第九篇: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过程与净评估的历史追溯

  摘要:"净评估"的概念与做法广泛存在于古今中外敌对国家竞争分析之中, 最远可追溯至《孙子兵法》。军事辩证法一词首次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 但是军事辩证法思想最远也可追溯至《孙子兵法》。对此, 本文选取潘东豫《净评估:全面掌握国家与企业优势》和林伯野《军事辩证法教程》进行比较与梳理, 借此厘清二者的历史渊源与相互关系。

  关键词:军事思想; 军事辩证法; 净评估;

  "净评估"的概念虽然形成于冷战时期的美国, 但其思想与做法最早可追溯至《孙子兵法》。不过, 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对其"基因"的表述略有不同, 如孙武的"知彼知己"说、克劳塞维茨的"动态分析"论、马克思的"对立统一"规律和毛泽东的"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等思想观点。

  台湾地区净评估专家潘东豫博士在其著作《净评估:全面掌握国家与企业优势》 (以下简称"潘著") 中, 以竞争为主线, 将净评估概念的演化过程分为中国历史期、希腊历史期、克劳塞维茨期、马列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后期7个历史期。"军事辩证法"一词是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红军大学以此为题讲演时才正式出现, 但是军事辩证法思想也很早就产生了。按其发展历程, 依次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4种形态期。

  本文仅将"7个历史期"与"4种形态期"做举例比较, 阐述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过程与净评估的历史追溯。

  一、古代形态期

  这一时期, 主要是以孙武著作《孙子兵法》为代表的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在孙武看来, 战争胜负是可知的, 因而战争胜利也是可以争取的, 并提出了许多争取胜利的原则。如"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知天知地, 胜乃不穷"等等。强调战前要做周密的考虑和准备, 要求"先胜而后求战"而避免"先战而后求胜", 尤其认为"多算胜, 少算不胜", 若是"无算", 那就必败无疑;强调作战方法上的灵活性, 要求因情施变, 必须把敌情和我情综合起来考虑, 根据敌我力量对比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指导方针;强调争取和掌握战争主动权, 制敌而不制于敌, 也就是在战争中要左右敌人, 而不是被敌人所摆布;强调选择进攻的方向和时机, 努力造成于我有利而于敌不利的态势;等等。《孙子兵法》中蕴含的军事辩证法思想非常丰富, 因而千百年来广为传颂。不过, 孙子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战争的规模也比较小、形式亦比较简单, 他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尚处在朴素的、经验之谈的水平上,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军事辩证法的这一形态期, 对应于净评估的"中国历史期"和"希腊历史期"."净评估"概念在西方语境中的记载, 可从古希腊历史中找到答案。有人认为,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所记录的斯巴达国王阿契达与雅典一战中的著名讲话, 即为典型"净评估"的例证。这一讲话, 其前段是探讨军事兵力上的平衡, 而后段则是考量盟邦间的政治平衡, 是一系列的平衡评估。可以说, 是直接涵括了军事上的净评估、政治上的净评估和国际外交上的净评估。而其讲话的末尾, 则以未来"战争设计"为结语, 显示了古希腊时期设计与计划战争的概念。

  虽然中国历史上并无"净评估"一词, 但是相关净评估的功能与案例却比比皆是。例如, 《孙子兵法》主张对敌国兵力应事先详细地"计算", 以"度、量、数、称、胜"来计算战争, 以此作为兵力运用的参考, 而以"上兵伐谋"作为辅助"计算"之不足的作战指导等。

  马歇尔等西方净评估专家在建构与发展净评估概念时, 可以说直接借鉴运用了《孙子兵法》的思想观点。1974年, 美国净评估专家菲利普·卡伯就与他一起讨论了如何将孙子的战略方法运用于竞争战略的问题, 尤其谈到度 (衡量) 、量 (估计) 、数 (分析) 、称 (权衡) 、胜 (胜利) --马歇尔称为"5个战略艺术"的内容。不仅如此, 卡伯在阅读关于净评估的各种备忘录和著作时发现, 孙子的"5个战略艺术"与马歇尔多层次分析框架的索引有着密切的联系:度--以可以比较的方式, 收集经验数据 (观察或试验得出的数据) ;量--发现、描述和区分那些无法度量但很重要的因素, 不要过于依赖不完整的量化分析;数--评价竞争中的力量、弱点、脆弱性和机会, 以及这些因素随时间的变化;称--预测在势均力敌 (并列、对抗) 的态势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将力量运用于对方弱点的机会;胜--发现未来将有利的平衡 (或不平衡) 转变为政治成果的机会, 并为之投入力量。卡伯认为, 马歇尔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净评估框架, 并将这"5个战略艺术"最终变成了净评估的语言。与孙子一样, 马歇尔也将"胜"的最终形态界定为劝阻对手放弃长期的竞争, 而不是去打一场真实的歼灭式战争。

  二、近代形态期

  到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随着战争工具的巨大进步, 战争中的矛盾运动表现得更加复杂和充分, 人类的理论思维能力也比古代大为提高。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产生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以此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军事辩证法思想, 是军事辩证法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克劳塞维茨首次提出了"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思想, 认为政治是整体, 而战争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 政治因素对制订战争计划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政治观点是确定战争路线、方针、政策的最高观点;他强调战争和战争理论各有其特殊性, 战争的原理和原则都有其适应范围, 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强调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 认为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者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克劳塞维茨把物质因素比作刀柄, 而把精神因素比作"真正的锋利的刀刃", 指出敌我双方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较量中谁最后在这两方面剩下的力量最多, 谁就是胜利者;他初步阐明了进攻和防御的辩证关系, 认为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可以相互转化;强调要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集中兵力消灭敌人的军队, 认为这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基础。此外, 他还重视民众武装在战争中的作用, 认为能在战争中起重大作用的精神力量, 只有在民众武装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但是, 克劳塞维茨所总结的是工场手工业时代的战争经验, 而且没有科学的世界观来指导他对战争理论的研究, 其军事辩证法思想还不具有严密的科学形态。

  军事辩证法的这一形态期, 对应于净评估的"克劳塞维茨期".潘著认为, 克劳塞维茨所著《战争论》明确了国家层级面临战争时军事决策应有的分析作为, 即:人类行为模式分析比双方军事竞争优劣势分析重要, 交战双方的动态分析应优于静态分析等, 强调战争前的分析评估。潘著还摘取《战争论》中有关战争规划的阐述, 来说明其中有关净评估概念的形成。例如, "在考量一场战争时, 政府必须先要了解敌人的兵力数量, 其次再研判敌人、政府, 与其人民的特性;最后再针对其盟邦, 考量政治与军事等支援程度, 以及战争对其盟邦之影响等。当完成此一分析时, 尚须反向思考我政府与人民的特性、我盟邦之政治与军事等支援程度, 以及战争对我盟邦之影响等".明确指出其步骤:一是计算敌人的火力;二是分析敌人、政府与其人民的特性;三是分析盟邦军事、政治、经济等的支援度。据此推断, 在克劳塞维茨的词汇中, 净评估是交战双方面临战争时必须广泛使用的一种分析技术。

  《战争论》一向被视为西方"兵学圣典", 美国净评估概念与做法, 借鉴运用其思想观点, 是再正常不过的。

  三、现代形态期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们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研究军事问题, 总结战争经验, 既揭示了若干适用于一切战争的普遍规律, 也揭示了若干适用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特殊条件的特殊规律, 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奠定了基础。

  在战争观方面, 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把对战争的根本观点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牢固基础上, 把战争同社会的经济制度联系起来考虑, 从而指出现代概念的"战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 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在作战原则方面, 他们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作战方法, 对作战原则的理解比以往的军事家更为深刻;在建军的一般原则方面, 他们提出了军队的组织编制取决于人和武器状况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揭示的一系列重要原理, 构成了军事辩证法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在明确肯定战争是政治用暴力手段的继续的基础上, 将这一原理运用于实践, 阐明了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他深刻指出:战争是对作战双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全面考验, 谁的后备多, 谁的人力多, 谁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谁就能赢得战争。

  军事辩证法的这一形态期, 对应于净评估的"马列期".潘著认为, 马克思列宁主义中, 有关了解社会行为必须利用"科学"方法为之的主张, 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研判敌人、政府和其人民特性的论点, 是高度一致的。马列认为, 透过"科学"的逻辑思考程序所进行的社会行为模式检视, 必须不断地经由"怀疑"与"辩证"来寻求合理答案。指出这一说法与现代净评估所强调的指挥官作战行为模式、国家领导者心理、国家传统社会行为、意识形态等研究, 甚为契合。因此, 这种遵循科学方法来评估社会行为的思考程序, 被后世视为净评估的源头。并认为"德军针对巴顿将军所作的分析、敌我双方对指挥官人物志的掌握、军事组织文化的特性等, 均属于此类说法".

  美国净评估是否直接借鉴和运用马列的军事辩证法思想观点, 暂时还不能查到铁证, 但是任何一个净评估研习者都能轻易发现, 净评估遵循了"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美国净评估文献资料中, "唯物"与"辩证"的思想以及历史的观点等等, 比比皆是, 并不鲜见。

  四、当代形态期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 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 在中国人民长期革命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学界公认,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 是军事辩证法发展史上的新成就, 比之前一切的军事辩证法思想都更加丰富、系统和完整。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对于军事领域一般规律的阐发十分丰富, 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关于研究和指导战争的方法论;二是关于战争胜负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的学说;三是关于战争的军事目的和军事本质的理论;四是关于战略和战术的辩证关系的理论。

  军事辩证法的这一形态期, 对应于净评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冷战时期"和"冷战结束后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净评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军事领域, 法、英等国军事组织在作战计划研拟之前所进行的情报判断, 包括任务、状况、分析、比较、敌可能行动与我行动方案建议等内容, 即净评估作为。冷战时期, 净评估逐渐演变为以"量化"分析为主导的趋势, 后因难以处理敌我双方作战行为等"非量化"差异, 美国国防部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了"政治-军事模式", 以至"净评估"在美军备受推崇。冷战结束之后, 因之而兴起的净评估不但没有终结, 反而得到更大发展, 因为马歇尔所确立的净评估框架, 仍能有效解决新的战略环境条件的问题。事实上, 早在冷战结束之前, 马歇尔及其主持的净评估办公室就为冷战结束之后的使命任务做了充分的准备, 净评估关注的国家远不是只有苏联, 而是有更多的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 其领域更是几乎无所不包。

  比较而言,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涵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和冷战时期 (高潮期) 是毫无疑义的。在毛泽东之后40多年来, 中外并没有人能够超越他的军事辩证法这一思想高度。而净评估的概念与做法, 亦没有大的突破和发展, 只是议题或视角不同而已。

  经研习发现, "净评估"之名与实, 均源于《毛泽东选集》。例如, 毛泽东在1936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 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 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 因而构成判断……"这是毛泽东对战略评估的精辟论述, 也是对净评估的精辟论述。如果说, 净评估就是竞争分析、平衡与不对称评估, 那么, 毛泽东在1938年5月发表的《论持久战》, 更可以作为一个战略净评估的经典范例。美军运用净评估思维与方法设计战争、规划作战, 在《论持久战》中, 也着重体现了设计战争、规划作战。

  净评估之名, 原本就是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8个字的简化;净评估之实, 就是对"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13个字的工程化。美国净评估相关概念与做法, 都可以用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来诠释。

  参考文献
  [1] 潘东豫。净评估:全面掌握国家与企业优势。台北:经典传讯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3.
  [2] 林伯野。军事辩证法教程。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85.
  [3] 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4] 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0.
  [5]刘益涛。激流勇进--毛泽东抗战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5.
  [6] [美]菲利普·A.卡伯。薛磊译。为国防部长服务的净评估和战略发展:初期形成及对未来的启示。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7] [美]菲利普·A.卡伯。夏之冰译。美国国家净评估的起源。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