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管理论文(精心编辑10篇)

发布时间:2016-06-22 07:12:11

  军事管理是按照部队要求进行统一着装,统一就寝,统一学习,统一训练等等,一切按照部队的日常生活规律办事情,本篇文章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些探讨军事管理论文,让大家了解一下军事管理中会有哪些问题,探讨一下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军事管理论文精心编辑10篇范文之第一篇:基于军事管理革命的军费管理制度

  摘要:现代军费管理是推动军事管理革命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从军费投入到军事能力生成,主要经历需求、规划、预算、执行、评估等基本环节,环环相扣、相依相制。其中,需求是牵引,规划是主导,预算是龙头,执行是主体,评估是保证。解决资源配置与备战打仗相脱节、军费管理效能不高的问题,关键要以预算为龙头核心,建立系统化流程化的资源配置机制,打通资源投入与军事能力需求、战斗力生成之间的链路。

  关键词:军费管理; 预算; 会计分析;

  Abstract:

  Modern military expenditure management is the foundation and important pillar for promoting the revolution of military management.From the military expenditure to the generation of military capabilities,it mainly goes through the basic links of demand,planning,budgeting,execution,evaluation,etc.,which are interlocking and interdependent.Among them,demand is the lead,planning the dominant,budget the leader,execution the subject,and evaluation the guarantee.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source dislocation and low efficiency in military management,the key is to use the budget as the leading core,establish a systematic and streamlined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and open up the link between resource input,military capability demand and combat capability generation.

  Keyword:

  military management; budget; accounting analysis;

  加快推进以效能为核心 、以精确为导向的军事管理革命,必须重塑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流程、转变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1].军费管理作为军事管理革命的重要一环,必须积极适应革命需求,加快创新军费管理制度。

  一、军费管理的特征

  (一)军费资源的有限性

  军费资源的规模往往是与国家经济水平相适应的。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所带来的国防压力,我军现有的军事规模仍显不足,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军费资源注定是有限且相对紧缺。也正是军费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科学的军费管理的重要性。

  (二)军费分配的集中性

  我军是高度集中的军事武装集团,这一性质决定了军费管理高度集中的特征[2].军费分配的集中性有利于增强军费的宏观控制,从而在资源相对紧缺的现实下,"集中力气办大事",这也是我军近年来军事水平取得大幅度提高的原因之一。同时,军费分配的集中性也反映出了军费分配决策的重要性,科学有效的决策配合军费分配的集中性特征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会增加资源浪费的风险。

  (三)军费管理的规范性

  通过不断的完善,军费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规范的体系,军费使用的标准更加明确和清晰,防止了军费使用的随意性和无章性;同时军费管理也引进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思想与军费管理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军费管理的效率[3].

  二、军费管理对军事管理革命的重要作用地位

  (一)军事体制重塑需要现代军费管理"枢纽"来耦合

  军事体制改革既是军事管理革命的重要内容,也为军事管理革命深入发展提供体制性框架和组织基础。这次强军改革,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总原则,一举打破了我军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全面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实现从"战""建"一体到适度分离的根本性转变[4].旧体系的"脱胎换骨"需要不同要素的重新整合,新体制的"生命焕发"需要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现代军费管理确立的"需求牵引、规划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通过资金流牵引资源流、引导力量结构升级优化,通过资源统筹任务分解、清晰组织机构职能边界,通过需求生成与周期管理、链接不同体制要素,在这一机制枢纽的联接作用下推动军事体制要素有机融合及其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军诸军种各自为政,联合参谋部门战略统筹能力弱,整体军队建设体系效益差,体制效率不足。为扭转这一颓势,以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上台为标志,美国推行了以PPBS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军费管理制度,20世纪90年代又加入"执行"(E)环节,形成"规划-计划-预算-执行制度"(PPBES)。事实证明,PPBES不仅提高了建设效益,而且作为"联合能力集成和发展系统"的有机组成,通过对接资源供给与军事需求、协调规划计划与作战建设,强化了联合作战能力的整体筹划和顶层设计,为同步推进的作战体系编成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PPBES与联合作战编制编成、信息化建设并称为驱动新军事革命的"三驾马车"[5].

  实行中国特色现代军费管理,充分发挥"需求牵引、规划主导"资源配置机制对军事体制的枢纽耦合作用,必须健全完善"需求-规划-预算-执行-评估"的战略管理链路,以资源配置带动体制运行,以管理流程推动权力配置:战区主要搞好需求生成与绩效评估;军种则根据作战需求论证建设需求,搞好资源使用管理;军委机关主要负责战略筹划、资源配置与宏观管理。只有充分发挥现代军费管理枢纽耦合作用,才能将指挥链、建设链、管理链、监督链有机融合的新的领导指挥体制先进基因先天优势激发出来,为提升军队科学化管理水平提供体制保障。

  (二)运行机制优化需要现代军费管理"平台"来支撑

  如果说体制重塑是 "搭建骨架",那么机制优化就是 "打通经络".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不仅要靠一流的体制框架提供组织基础,更需要一流的运行机制整合要素单元。军事管理运行机制优化,实质是按照"资源输入-效能输出"的现代思维科学确定军事管理流程,实现战斗力生成转化的全域控制、全程管理。现代军费管理以需求引导资源、以预算管理带动事业任务,通过程式化的"预算-结算-决算"闭环管理体系将不同部门事业任务从资源配置与使用层面统一嵌入军事管理流程,从而为军事管理运行机制优化提供平台支撑:军费管理预算环节反映着军事决策意图和军队建设发展方向,结算环节实时控制事业任务和建设项目,决算环节是对军事管理执行结果的全镜像映射,评价环节通过对事业任务完成效果监督反馈,倒逼军事管理流程优化和机制创新路径发展。

  综观世界发达国家军事改革实践,历次管理运行机制创新无不依托军费管理平台升级同步推开。20世纪80年代,为摆脱军事财政困境、提高能力生成效率,美军将绩效理念由企业引入军事领域,拓展军费规划计划预算系统,推行军队预算绩效改革,并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预算产出和事业成果评价上,实现了资源配置使用与事业任务项目相匹配,并用绩效目标作为约束手段,赋予支出机构管理者以更多自主权,促使其对各自计划成效承担责任。在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下,美军军事管理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积极适应军事管理革命要求、创新军事管理运行机制、重塑军事管理流程,必须根据军事战略目标、职责使命任务和军队组织结构特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军费管理"预算-结算-决算-评估"周期闭环管理平台搭建,强化军事管理流程优化的支撑作用。要健全完善军费预算编制制度,形成需求牵引、规划主导、规划计划与军费预算有机衔接的财力资源配置机制;要科学规范军费结算报销制度,引入先进的结算技术手段,明确严谨的结算报销程序;要健全完善军费决算编审制度,提高决算编审的质量和效率;要创新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制度,逐步构建全面系统的预算支出绩效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6]

  (三)管理模式转换需要现代军费管理"范式"来引领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军事管理革命的深入发展,要求军事管理模式来一个质的改变,由过去的经验粗放型升级为科学精细型。现代军费管理一直是军队各领域管理改革的排头兵,其现代化管理理念、计量化标准制度、程式化管理流程、精细化管理方式、数字化管理手段的一整套科学管理范式,为其他军事领域管理模式升级转换趟出了一条现代化路径。经过多年改革探索与理论实践,军费管理工作摸清的改革规律、积累的理论成果、进行的制度创新,为全域军事管理模式系统升级提供了重要驱动;高效的军费管理模式产出的优质资源配置成果,为军队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为军队管理模式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美军历次军事管理模式改革都与军费管理模式调整息息相关。19世纪40年代以前,美军采取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各军兵种独立发展、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一方面对军费资源恶性竞争,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另一方面无法形成集成的作战力量,执行统一的作战计划。为扭转这一局面,美军推动了战略管理模式转型重塑,头一条就是改革军费预算管理模式,重新厘定各层级预算管理职责权限:国防部负责军费预算规划计划以及全军通用项目和军种重大项目决策,参联会负责战略咨询和预算安排咨询,各军种负责战略计划与实施,首席管理官负责监督与检查。[7]正是在军费管理新的模式牵引下,美军形成了归口统筹、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较大地增强了军事管理效能。

  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处于关键阶段,推动军事管理模式转换升级,必须进一步发挥现代军费管理引领示范作用。一是促进军事需求生成目标化。健全完善军事需求测算、申报和审核制度,依据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合理确定军事需求;健全完善军费保障中长期规划制度,使之与战略目标和路径配称,保持战略规划执行的延续性、一贯性;健全完善年度预算编报制度,实现军费保障与战略规划有机融合,促进战略规划的落地执行。二是增强项目决策科学化。明确设定军费保障绩效目标,科学确定建设标准,精确进行模拟测算,依法依规议事决策,区分轻重缓急,做到集体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集思广益。三是推动供应保障标准化。构建与军队机构调整改革相适应、与军事职能任务履新相匹配、与市场经济价格相关联的经费供应管理标准化体系。四是实现资金资产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改进信息化管理手段,推进资金资产管理改革纵深发展,切实维护资金资产安全性、高效性。

  (四)管理行为规范需要现代军费管理"阀门"来控制

  现代军费管理不仅是改革强军和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支撑,更是从经费源头上加强作风建设,规范军事经济活动和军事管理行为,打造军队山清水秀政治生态的重要闸口。

  世界发达国家军队都非常重视军费监管,除依托专业分析评估机构实施内部监管外,还充分发挥外部监管作用,对军费进行全程问责,避免军方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造成的暗箱操作、跑冒滴漏。美军军费管理全程除接受国防部总监察长的内部审计外,还要被隶属于国会的政府问责办公室(GAO)问责。GAO是2007年由国会总审计局改组成立,每年组织经济、信息、安全等多领域专家,根据国防绩效计划,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方面对国防费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对负有管理责任的项目负责人或部门领导人进行行政问责。经当局研究评估,美军的这一做法加强了军事管理双方的激励约束,明晰了各部门职责边界,有效地规范了军事经济活动。

  实行中国特色现代军费管理,必须适应形势任务的新变化新要求,以"全面覆盖、依法运行、信息监控、绩效评价"为总体目标,增强经费监管的责任意识和章法意识,充分发挥预算的分配与监督职能,强化中央军委对预算工作的直接组织领导,调整组建军委和军种两级预算职能部门,把好预算编制评审、预算执行监控、决算审查关;建立相对独立、垂直领导的集中收付体系,发挥资金统一收付的监控效力;强化基建投资项目、集中采购、重大军事行动任务、大项资产处置等重点领域和重大活动的财务监管;健全并落实好财务标准制度,拓展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完善财务管理综合评价机制,促进财权财力运行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只有把准现代军费管理"阀门"关键点,通过建立健全标准制度,从外部环境加强军事管理行为的约束力,通过增强管理理念和管理责任,从内部环境激发人的内在驱动力,内外结合,以真正激发我军厉行节约的光荣传统基因优势和管好用好军费的能动性,规范军事管理行为,使军事财力真正转化为军事能力、转化为部队战斗力。

  (五)军事管理革命持续深入推进需要现代军费管理"效益"来保障

  现代军事变革需要大量投入,但资源总有个限度,推动军事管理革命持续深入发展,只有提高效益这一根本出路。现代军费管理的题中之义就是讲求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益。军费规划融入军事战略决策,按照现代作战体系分配军费资源、按照军队建设发展重要领域确定投向投量,将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军费预算嵌入事业建设运行,在确保国家安全发展利益的基础上算好"经济账"和"效率账",将降低军队建设成本、提高军事运行效率,全面提升军费使用效益。

  美军众多改革,体制在变、机制在变,唯有对"效益"的追求始终不变。20世纪60年代,美军积极推行PPBS改革,不仅有效解决了一直以来军费管理混乱的问题,而且通过统筹各军种军费资源配置,极大地优化了军费支出结构,同时为加强军费使用管理,美国国防拨款法规定,计划项目按类拨款,国防部必须专款专用,美军甚至连在军用信封上也印有"公用信封、不得私用、违者罚款"的字样。七年改革,美军诸军兵种迅速建设发展,同时节省军费1000亿美元,相当其一年国防开支。

  推行中国特色现代军费管理,必须牢固树立效益思维。一方面,优化军费结构、提高配置效率,按照 "需求牵引、规划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将预算编制起点延伸到战略制定环节,按照战斗力标准搞建设,加大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投入,淘汰落后武器装备,按聚焦、统筹、联动的要求优化调整军费投向投量,加强重大项目科学论证,实现军费结构以需求为牵引的有效升级成长。另一方面,厉行节约、提高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军费绩效管理制度、健全财力资源统筹管理机制、完善经费供应保障标准化体系、健全军费管理的多维监管体系。通过不断提高军费管理的配置与使用效益,为军事管理革命持速深入发展提供"效益"保障 [8].

  三、现代军事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确立战场需求牵引资源投入机制,打通军事能力需求与资源投入之间的链路

  需求决定投入。我军现阶段采用的预算模式为支出控制形预算,其特点是从供给到需求、自上而下的经费分配程序。研究认为,其分配程序有违战斗力生成逻辑。为了让战场需求牵引资源投入,打通军事能力需求与资源投入之间的链路,应当采用战斗力产出型预算,以军队需求为起点,从战场前沿到指挥中枢、从基层部队到战区军种、从作战需求到建设需求、从战场需求到资源需求,由下而上,逐级生成汇总,最终形成军事总需求从而决定资源配置的基本格局。在需求自下而上汇总的同时,还应当于国家层面尽早调整国防投入与国民经济指标的隐性挂钩机制,从而防止在总量上对军队需求进行的限制,尽快确立需求在国防投入的主导地位。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建立军事需求生成评估机制,积极借鉴美军作战能力评估与战略优化SWOT分析工具,依据战斗力生成链条,全面分析评估作战能力生成的优势、不足以及面临的机会,诸要素诸环节生成汇总军事需求,从而系统全面地确定各系统各领域军费投入的需求。

  (二)完善军队会计分析体系,打通资源投入与战斗力生成之间的链路

  依据军事需求确定资源投入后,将资源投入高效转化为战斗力是该环节军费管理的首要任务。完善的军队会计分析体系可以在军事经济活动和战斗力生成活动之间建立联系。军队会计分析应当依据资源投入对在战斗力生成链条中的作用,对资源投入进行再分类,分别是保持以前年度所产生战斗力的资源投入,支持本年度战斗力产生的资源投入、对未来战斗力产生而消耗的资源投入(例如科研经费投入)已经没有进入战斗力生成链条的结转结余经费。针对不同资源在战斗力链条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分别确定不同的分析目标,针对具体的分析目标建立相应的军队会计分析指标体系,通过指标的计算进而实现资源投入到战斗力生成过程中对资源投向、投量、效益的有效管控。

  首先,应当在目前军队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军队会计分析的理论进行完善,根据军事经济运动过程与战斗力生成链条,建立军队会计分析等式,为后续指标体系构建梳理逻辑基础。其次,应当维持战斗力指标、新增战斗力指标、未来战斗力指标、无效投入指标四个指标体系,实现对资源投入的全覆盖和战斗力生成的全覆盖,为分析资源投入与战斗力生成之间的关系提供具体抓手。再次,应当为每个指标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使用方法,通过指标的灵活运用,将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将军队角度与地方视野相整合,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配合,从而克服现阶段会计分析数据孤立、视野狭窄、简单表面、缺乏实效的弊端,挖掘表面数据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探索军事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指导资源投入向战斗力转化的方式方法。

  (三)建立预算跨期平衡机制,打通战斗力生成与军费预算的链路

  在完善资源投入到战斗力生成的过程性管理之后,军事建设周期与现行预算周期的矛盾也随之暴露出来。随着现代化战争形态的深刻变化,战斗力生成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许多军事建设项目都是跨多个年度持续进行的,军事需求的波动性特征导致军事经济建设呈现了一定的寿命周期性特征,只有保持资源投入的周期波动适应性和适度弹性,才能保证军费资源配置的动态有效性。

  建立预算跨期平衡机制,应当以满足军事需求为中心,关注基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生命周期的国防需求波动特征,放松以往年度收入决定军事支出的这种依据社会制度性因素来决定具有系统工程特点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度的限制条件,偏重于解决资源供给不确定性问题。通过在一个稳定性框架中实现军费资源配置的优化,将平衡周期延长到多个年度,综合考虑并力求实现多个年度的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之间的平衡。也就是说,可以是某个年度或某几个年度预算超支,但可以通过其后一个年度的预算超收收入实现平衡。同时,由于当期平衡压力解除,无需靠"年底突击花钱"或是推迟支出实现年度预算账面平衡,因此军事预算管理的重心将会更多地朝着军事需求的满足倾斜,从而有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规划前期科学编制预算、规划中期严格执行预算上,最终实现预算收支的实质性平衡。

  四、结束语

  新军事管理革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军费管理贯穿了我军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军费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新军事管理革命的成功与否。本文通过对需求牵引投入、投入转化战斗力、战斗力生成影响预算这三个环环相扣、相依相制的关键环节,分别提出针对性制度建议,力图促进军费"用在刀刃上",提高军费的管理效能,为我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建海,袁飞林,杨庆。试论推动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J].国防,2018(5):62-65.
  [2] 张帅。中国军事管理革命的动因及其推进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3] 闫雪,农清华。新时期完善军费管理的策略分析[J].财经界,2015(2):123-124.
  [4] 徐生平。论军事管理革命[J].中国行政管理,2016(8):138-139.
  [5] 李莉。以军费绩效管理夯实强军之基[J].中国军转民,2015,20(11):56-58.
  [6] 葛祥。浅析加强军队规划、计划与预算有效性衔接--基于美军PPB体系的启示[J].公共管理,2015(18):82-83.
  [7] 贾盟。美军依法推进战略规划的实践考察[J].国防,2018(10):85-87.
  [8] 李大光。军费绩效管理是依法治军的内在要求[J].中国军转民,2015(2):53.

军事管理论文精心编辑10篇范文之第二篇:大数据在后方仓库军事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将大数据应用于后方仓库军事物资管理,提升后方仓库军事物资管理效益,一要认清后方仓库军事物资大数据特征和应用价值,二要系统开展大数据理论研究,三要抓紧构建大数据管理体系,四要努力培塑大数据人才队伍,有效发挥大数据在后方仓库军事物资管理中的科学效用。

  关键词:大数据; 后方仓库; 军事物资管理

  将大数据应用于后方仓库军事物资管理进行辅助决策,是后方仓库优化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效益的有效途径。目前,大数据在后方仓库军事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管理决策者对大数据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理解还不够深入,大数据应用的制度机制和技术手段尚在浅层次、碎片化状态徘徊,广大官兵对大数据基础知识和作用机理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这些不足,极大制约了大数据价值在军事物资管理中的有效发挥。必须在把握特征和价值的基础上,积极探寻对策。

  一、后方仓库军事物资大数据特征

  后方仓库军事物资大数据具有四个特征。

  一是体量大。随着后方仓库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探测、感知、监控设备相继投入使用,通过网络联通,形成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数字化大系统,海量的光学影像和电子侦察、网络监听数据持续提取、汇聚,生成的数据量巨大。例如,一个中等规模的后方仓库,同时用于周界防护、作业区物资监管、重要路段动态监控等的高清摄像头可达数十台,每台每天产生的数据量高达40多GB,数据体量十分庞大。

  二是速度快。传感器采集和信息系统自动记录的数据,均由终端设备自动感知,按照事先设定的规则自主产生,中间环节无任何条件制约,能够即时反映军事物资自身和周围环境状况。例如,周界防护系统中的红外传感器,每秒可完成工作周期20次以上;库房内布设的温度传感器,每秒可读取温度值200~1000次,数据产生异常迅速。

  三是模态多。后方仓库军事物资数据,从表征内容看,有标识属性的种类、型号、体积、重量等信息,也有反应状态的存放位置、存入时间、质量等级等信息;从产生来源看,有各类管理人员手动录入的信息,也有通过传感器和信息系统捕捉的信息;从数据格式看,有影像音频,有文本图片,也有数据库信息;从格式规范看,有按照固定格式录入和提取的信息,也有信息系统服务器随机生成的信息,数据的类型、格式多样。

  四是价值密度低。后方仓库军事物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各种途径获取的数据相互交织,使得数据总量异常庞大。但管理者总是围绕特定的目的来利用数据,例如,为保证物资无霉烂变质,需重点对存储环境的温湿度数据进行监控,而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温湿度数据仅占极小比例,且混杂在其他数据之中,大大稀释了有价值信息的密度。

  二、大数据在后方仓库军事物资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大数据在后方仓库军事物资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推动军事物资管理思维转变。传统的军事物资管理,更多地关注因果之间的逻辑联系。例如,出现物资丢失被盗这一结果,必然是因为物资运输及存储期间存在管理漏洞。为避免这一结果,则需加强全过程无缝管理。大数据思维下的军事物资管理则注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物资丢失被盗,也许是运输时经过治安较差地区,也许是存储区有惯犯在流窜作案,通过重新选择运输线路,或将惯犯绳之以法,或在特定时期、特定地段加强防范,均可避免这一结果。传统思维强调尽全力,大数据思维注重使巧劲。大数据思维中,传统的因果关系不会被否定,而是放眼大范围、大背景,以更全面的角度、更聚焦的目光去捕捉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探寻因背后的因、果之中的果,优化由新因到新果的逻辑路径,得出更加便捷、精准的解决方案,使得管理方式更加灵活,效益更高。

  二是促进军事物资管理模式优化。传统管理模式为层级塔状体系,处于最顶层的管理者是核心,根据自身知识、经验对军事物资实施管理,人和设施、设备组成的监测、管理体系是管理者决策意图的贯彻执行者,以管理者为中心展开军事物资管理工作。大数据时代,军事物资居于管理链核心,以其为源头提取各类数据,经筛选、分析、整理后,一部分为辅助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一部分作为源数据与专家系统比对,二者共同对军事物资施加影响,再产生新的数据,如此循环往复,始终保持军事物资处于理想状态。大数据管理模式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按目的自动筛选、整理源数据,自动与各类专家系统中的参考值比对,实现决策循环由单链向多链转变。管理者变为一个节点进入人工决策链,集群体知识、经验于一体的专家系统处于智能决策链,能够极大分散管理者个人能力对物资管理水平的影响,降低决策风险、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响应的即时性和准确性,提高决策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三是加速军事物资管理装备创新。有什么枪打什么仗。1有军事物资管理信息化装备,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搞信息化保障。将模拟人类思维过程的算法嵌入装备,使人的因素物化,将人从繁杂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能够极大提升军事物资管理的时效性、精确性、经济性、安全性。利用仿生学、脑机交互等前沿科学技术将军事物资管理链路中的设施、设备进行全谱系、全方位的升级改造,是打通大数据时代军事物资管理链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后方仓库军事物资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信息化保障的必然要求。在这一巨大现实需求牵引下,监测、管理体系中设施设备的信息化、智能化进程将显著加快,军事物资管理装备的创新步伐将极大加速。

  三、加速大数据在后方仓库军事物资管理中应用的对策思考

  推进大数据在后方仓库军事物资管理中应用的对策措施主要有三项。

  一是系统开展大数据理论研究。应深入研究大数据为后方仓库军事物资管理带来的潜在价值和巨大影响,系统梳理应用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技术挑战,积极探索大数据在军事资产管理中的运用方式、保障手段等,探讨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为大数据战略布局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应紧盯算法、专家数据库等重点难点问题集智攻关,解决大数据现实应用中局限较大、效果不佳等问题,提高技术的亲和力和官兵的认可度,以展示大数据优势。应将大数据理论研究置于科学技术发展、战争形态演进等大背景中,在解决眼前问题、满足现实需求的同时,紧跟智能、生物、量子等前沿理论和可能的颠覆性技术,研究新的管理方法、生成新质管理能力,掌控大数据理论创新的主导权。

  二是抓紧构建大数据管理体系。应着眼辅助决策、自主决策等功能需求和实时准确、安全保密等技术要求,研究确定大数据建设发展的总体框架和具体目标,加紧制定大数据应用规则,建立应用机制,力求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配套、运转高效、安全稳定的顶层设计。应通过区域协作、军地合作等途径,加速发展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加速构建与大数据相匹配的信息通信网络,打破数据共享藩篱,畅通数据共享渠道。应提高终端数据感知设备的部署密度,广泛应用自然语言识别、视频分析、行为判断等人工智能成果,提高数据产量和采集、提取的精度、密度。加速推进中间设施、设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管理全链路需求感知和决策响应速度,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益。

  三是努力培塑大数据人才队伍。应注重从数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知识和军事大数据、军事物资管理等专业能力两方面入手,培养基础素养厚实、专业能力精湛的懂业务、能指挥、善管理复合型大数据人才。应着眼大数据领域地方强、军队弱的实际,主动与地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技术联合攻关机制,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学习地方先进经验。在大数据领域核心岗位补充力量时,应优先选录有相关学科教育背景、相关领域研发经验的专业人员,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应将试验场和储存库、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融为一体,通过持续性的实用场景研发、阶段性的实用效果检验,加深研发人员对实用环境熟悉、管理任务把握的同时,促进管理人员对大数据的深刻理解和熟练驾驭,避免技术上的水土不服,形成研用一体的能力生成常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2]王会云。军事仓储管理[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7.
  [3]张雪胭,于洪敏。装备管理信息化[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
  [4]唐凌光,王存远。公安行业大数据应用初探[J].广东公安科技,2018(1)。

  注释
  1《朱德选集》,6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点击查看>>军事论文>>更多内容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