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1-08-25 11:28:23
   摘 要: 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动力强劲, 总体上呈全面均衡发展态势,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 信息产业优势明显, 融合渗透加快, 政策保障和人才支撑较强。但存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技术创新基础薄弱等问题, 融合发展能力有待增强, 治理能力水平亟待提升。未来5-10年, 四川省面临区域间产业竞争激烈, 数字化转型阻力较大, 体制机制创新压力大等挑战, 建议强化建设基础创新体系,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建立数据资源运营体系, 创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全面拓展数字经济。
  
   关键词: 四川; 经济; 数字化; 数据资源;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突破和融合发展, 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已成为带动引领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 达22.6万亿, 增速高达19%, 占GDP的比重超过30%, 对GDP增长的贡献接近70%, 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
  
  立足新时代, 发展数字经济是顺应时代趋势抢抓发展机遇的重大战略。
  
   一、基本情况
  
  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由新经济主导的成型展开期, 技术创新环境、发展基础、配套体制机制等方面, 还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 大数据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一) 主要特点
  
  1. 总体上呈全面均衡发展
  2016年四川省数字经济总体量达到8211亿元, “互联网 ”数字经济指数居全国第7位, 比实体经济位次排名落后1位, 其增速居全国第4位, 仅次于福建、广东、湖北。基础指数、产业指数、创新创业指数、智慧民生指数均超过全国均值, 领先中西部, 产业指数领先优势尤为明显, 智慧民生用户规模位居全国第2位。
  
  2.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
  四川省积极实施宽带中国战略, 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2014年建成成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 互联网骨干网络网监访问性能迈入全国前列, 2015年率先建成全光网省, 2016年启动网络强省建设, 全面完成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转换, 全省光纤入户、3G/4G基站数、光缆长度等宽带基础设施规模领先全国, 形成光纤宽带“1000M引领、100M普及、20M起步”格局, 光网用户平均上网带宽达到37.9M, 居全国第1位。据阿里研究院“2017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 四川省“云创”能力 (云栖指数) 位居全国第8位, 跨入2017年度TOP10榜单, 云计算不仅提供着更优的创新创业环境, 而且让人们生活在“云端”, 充分享受着生活更方便、政务不出门、出行更顺畅的智慧生活。
  
  3. 信息产业整体优势明显
  信息产业是四川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总规模居中西部第1位, 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五大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 四大电脑生产基地之一, 第三大游戏产品研发和运营中心, 四川省省会成都市享有“中国软件名城”称号, 也是引领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016年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735.2亿元, 约占全省GDP的1/5,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基础, 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服务业为增长点, 以物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为突破口的发展格局, 具有规模大、成本低、配套较全等比较优势。
  
  4. 转型升级融合渗透加快
  近年来, 四川省数字化渗透到社会经济各行业领域, 推动产业融合, 消费创新升级, 不断催生新商业模式和新业态。2016年, 四川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得分50.8,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位列全国第10位, 西部第2位 (次于重庆) .随着“十百千”工程的推进, 四川省企业信息化正在从单向应用向综合集成、协同创新阶段迈进, 2016年进入两化融合集成创新阶段的企业达到16%以上。
  
  5. 政策保障人才支撑较强
  2015年以来, 四川省先后印发了一系列规划指导实施意见及推进方案, 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电子商务、信息经济、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2017年正式发布《四川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三五”信息化规划》, 专门设立项目资金、应用示范资金及专项资金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四川省拥有电子科大、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高等院校109所, 拥有中国电科、中科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航兵器航天等以电子信息领域为主的研发机构120余家, 拥有两院院士58名, 电子信息行业国家万人计划专家81名,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27名, 居西部第1位。
  
  (二) 存在问题
  
  1.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目前, 四川省数据总量以超过40%的速度快速增长, 几乎每两年就翻一番, 是名副其实的数据大省。但是不少政府部门信息系统中大量的历史数据长期闲置, 与世隔绝, 即使不涉及秘密, 由于缺少数据开放意识和担当, 过分强调数据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 开放共享的动力不足, 不仅制约跨行业数据汇聚整合, 而且造成数据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 由于缺少较大规模、能够带动数据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数据产业链各环节尚未形成明显的上下游协作发展模式, 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及开发利用水平偏低。
  
  2. 技术创新基础仍显薄弱
  四川省信息产业整体盈利不高, 大企业大集团较少、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 关键组件尚需从国外进口, 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 长期存在“空心化、低端化”的问题。2017年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是四川省进口额最大的单项产品, 达到1131.3亿元, 占全省进口总额54.7%, 占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口总额的86.8%;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规模偏小, 缺乏细分行业的数字化融合解决方案;服务产业集群和数字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小、水平低, 对产业融合发展支撑仍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高端和工程技术人才缺乏, 急需IC设计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领域人才等。
  
  3. 融合发展能力有待增强
  以两化融合能力为例, 2017年四川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得分50.8,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名列第一梯队最末位, 明显落后于江苏 (57.7) 、广东 (55.7) 、山东 (55.2) 、上海 (54.6) 、北京 (54.3) 等省 (市) ,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应用电子商务比例和实现关键业务全面数字化企业的比例等4个指标均低于本组平均水平;2017年单项应用水平 (表征两化融合数字化发展水平) 得分50.8, 综合集成 (表征集成互联发展水平) 得分39.3, 协同与创新 (表征智能协同发展水平) 得分33.2,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3.4, 可见四川省两化融合能力尚需提高。
  
  4. 治理能力水平亟待提升
  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去中心化、跨区域和跨行业的特征, 传统监管框架条块化与属地化分割不再适应跨界融合;事前审批的治理方式和依靠人力集中检查的传统手段, 也不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立法空白或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落后于数字经济实践, 给产业数字化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政府部门对新技术、新概念、新业态的把握能力有限或不足, 治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滞后需求发展。
  
   二、机遇挑战
  
  数字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强大引擎, 未来5-10年, 是全面发展数字经济、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关键期。既为四川省提供战略机遇, 也带来重大挑战。
  
  (一) 机遇
  
  1. 国家重视发展数字经济
  党和国家日益重视数字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不断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政策支持。2017年3月, 数字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九大报告提出,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从国家到地方, 数字经济都已成为重大发展战略, 贵州、江苏、安徽等省陆续发布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各级政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创建数字政府, 提升监管水平与服务能力, 改善民生。
  
  2. 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016年四川省数字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5.13%, 不仅显着低于美、德、英三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 (美国58.3%、德国59.3%和英国58.6%) , 也低于全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 (30.1%) , 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 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推进, 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据测算,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 占GDP比重35%;到2030年,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超过50%, 标志着我国将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二) 挑战
  
  1. 区域间产业竞争激烈
  国内外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迅速提升, 商业模式逐渐成型, 占据明显的市场优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重点城市均已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优势, 对经济发展要素和资源具有很强吸引力, 周边各区域间产业竞争正趋白热化, 产业资源、市场资源成为竞争焦点, 四川省资源面临在极化效应下不断流失的风险和危机, 如何抓住历史契机, 尽快获取竞争优势必将是四川省发展数字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
  
  2. 数字化转型阻力较大
  数字化打破原有的产业格局, 挤出效应不断显现, 不良资产累积, 劳动力市场发生根本性变革, 孕育潜伏着较大阻力和风险。如:数据科学家、自动化专家和机器人监控专业人士等高端需求大量增加, 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律师、翻译、记者、助理、保安、会计、保姆等职业减少, 机器人正在替代流水线工人, 技术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加剧。此外, 数字素养不足、数字鸿沟增大也是转型的阻力。
  
  3. 体制机制创新压力大
  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理念创新十分活跃, 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甚至对各行各业产生颠覆性影响, 发展数字经济不仅要推动基础设施和产业的发展, 增强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和区域整体竞争力, 同时, 亟待破解管理体制碎片化难题, 创新变革体制机制,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4. 数字安全威胁增加
  随着数字经济占现代经济比重的提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 尤其是物联网的广泛应用, 数据在国家安全保障、经济运行、社会稳定等方面将发挥重要关键作用。随着数据资产价值持续攀升、大数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数据安全、隐私安全乃至大数据平台安全等均面临新威胁与新风险, 安全保障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三、对策建议
  
  四川省要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机遇,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抢占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培育四川省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引领全省经济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1.强化基础创新体系建设
  ---完善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四川省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行动, 统筹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如高速宽带网络、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感知设施、云计算中心和卫星应用设施等基础设施, 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格局。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塑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引擎, 加强新技术、新标准、新体系的产业应用;推动新模式、新业态的产业应用, 推动分享经济、流量经济等新经济发展, 打破企业边界, 促进技术、设备和服务共享。
  
  ---加强技术创新力度。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 (四川) 自由贸易试验区, 构建现代数字技术体系, 构筑人工智能等前沿颠覆性技术比较优势;推动天府新区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推动技术融合创新突破, 促进数字技术与垂直行业技术深度融合;以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需求为导向,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重点, 打造一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
  
  2.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探索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 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 深入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完善信息服务配套体系, 实现农业生产流程智能化升级, 提高农村经营网络化水平, 建立农业全产业链信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业数字化供给能力, 通过建立技术服务、供应链金融、大数据分析等综合服务平台, 提升服务业水平和效率。
  
  ---扩大升级有效需求。释放信息消费潜力, 带动信息消费结构升级, 提高信息消费覆盖范围;扩大有效投资,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 重点加强对基础性、前瞻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投资, 优化投资结构;拓展全球合作, 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提升数字经济国际话语权。
  
  3.建立数据资源运营体系
  ---推动数据开放共享。从技术、标准、法规等多方面协同发力, 打破数据资源壁垒, 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在数据开放、数据交易、行业应用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 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融合、开放、利用机制。
  
  ---实现数据资源价值。充分挖掘数据资源, 形成面向行业的数据解决方案;制定数据交易相关法律法规和交易流通的一般规则, 规范交易行为;加强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并完善涵盖各环节的数据标准体系。
  
  4.创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全面提升治理能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等数字化手段, 创新政府治理模式;推进数字政府及立法建设, 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 建立健全创业创新政务服务体系。
  
  ---优化公平竞争机制。放宽市场准入, 破除行业壁垒和地方限制, 健全市场退出机制;严厉打击互联网不正当竞争和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切实加强互联网反垄断执法, 强化互联网交易监管。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