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魏源识才选才的方法及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3-08-20 12:59:24

  摘    要:魏源是晚清时期开时代风气的思想家、政治家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面对鸦片战争以来的时代变局,他致力于寻求挽救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提出了一系列改良变法的举措,其中的人才思想彰显了他的思想光辉和独到见解.在人才观上,他所提出的识才之法与选才原则令人耳目一新,对当今领导干部在选拔使用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魏源; 人才观; 现代领导; 启示;

  作者简介: 李军锋(1979-),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基金: 2018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晚清域外游记中的西方城市文化研究"(18CWYJ29)成果;

  Abstract:Wei Yuan was a thinker and statesm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who advocated "learning from foreigners to develop skills to control them". In the face of the changes in the times since the Opium War,he devoted himself to seeking to save the feudal rule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eform,in which the talent thought showed his brilliant and original ideas. In the view of talents,the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talent selection put forward by Wei Yuan were refreshing,which could be used for reference by today's leading cadres in selecting and using talents.

  Keyword:Wei Yuan; the view of talents; modern leadership; enlightenment;

  中国近代史上,魏源是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和爱国主义者,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面对晚清社会民族危亡的现实,他致力于寻求挽救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发愤着书,力倡改革,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开一代社会风气.魏源继承了以往进步人士的先进思想,提出了一整套关于人才识别、选拔和培养的主张.这些有关人才观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默觚》等着作中.他对人才观的一些见解和看法,闪烁着时代的异彩,对当时统治者使用和提拔人才以及治理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今一些领导者识别和选拔人才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魏源的识才之法

  鸦片战争的失利,使魏源等仁人志士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冲击,同时扩大了视野,对中国的封建制度也有了进一步认识.面对西方殖民主义者在科技、军事上的优势,魏源下决心改革清朝人才的选拔机制.他认识到选拔合适的人才是为了合理使用,而正确合理地使用人才,必须清楚认知相关人才的优点和缺陷,以便有的放矢地选拔,更好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此,识才是选拔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识才之法,魏源的主张有以下方面:

  (一)识别人才要全面考量

  在魏源看来,对于人才的识别需要在小事中观察其大节,在常态中看其变化,在重大关键事情上看其表现和态度,也即"观大于细,观变于常,观谨于忽"的原则.魏氏深深明白,虽然考察人才的最好时机是在重大事件中看其表现和行为,但大事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概率较少,因此平常之事中的表现则是考察人才的关键所在.基于此,他认为优秀的人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机敏、周全以及从容不迫的气度,也即"敏""周""暇"三种特质.为此,他提出:"人踌躇旬日始决者,此一见而立决之;人反复数百言不剖者,此片言立剖之."[1]44这里强调了作为人才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敏锐的洞察力,遇到紧急事情时能够迅速敏捷地做出正确的判断.他还指出:"是非大较,可望而知也;利害曲折,非一望可知也.人仅悉其形,此并悉其情;人仅区处目前,此并旁烛未然,若数计而蓍卜."[1]45这里则强调了真正的人才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深谋远虑、目光长远,做事周全.因此,对于人才的识别必须在不同的事件中进行详细考察,这样才能彰显出其真实本领和才能.

  魏源主张人才考量不仅要听其言语,更要察其行.他指出:"古圣之听言也,不问其亲疏,不问其公私,惟其理之是非,而惟其理之是非,即有吁有砩,未闻以吁砩而罪之也,是谓'不以人废言';瞽史、百工、庶人、刍荛皆得进言,未阐工瞽刍荛一言可采,即擢以崇高之位,是谓'不以言举人'.不以言举人,故能明试以功而广收天下之人."[1]66这段话强调了对于一个人才的考察,不能因为他的地位低就不听从他的正确意见;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意见正确,建议有益,就立刻提拔他,使之做到较高的位置上来.要真正地识别人才,主要是看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二)识别人才要广听众议

  在先秦时期的一些先哲们看来,对人才识别最有效的方法是依靠广大群众的评议和鉴别.孟子曾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2]83这是孟子回答齐宣王如何识别人才问题的一段话.孟子认为,识别人才不能只听上级官员的反映,应该多听取广大民众的反映,国人认可或不认可人才,上级领导经过亲身考察,然后才能决定用之或去之.这种观点延续到清代社会被魏源所继承.他指出:"人才之高下,下知上易,上知下难……君之知相也,不如大夫;相之知大夫也,不如士;大夫之知士也,不如民.诚使上知下同于知上,则天下无不当之人才矣."[1]67魏氏认为对于人才的鉴别,下级和民众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的眼睛是敏锐的.正派人不愿意在上司面前表现自己,不正派的人会在上司面前掩饰自己的缺点,但不会在下级和群众面前进行掩饰.因此,靠官员察举人才很难全面进行考察.特别是那些钻营利禄之人,对上级对民众是两个面孔.只有长期和他们相处的人才能辨别其真伪.所以,只有依靠群众的火眼臻睛才能选拔出真正贤才,才能使其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识别人才要辨识才能

  在魏源看来,举凡人才都是有长有短的."如果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用人."[1]52每个人的秉性、气质、兴趣等不尽相同,在识别人才过程中要"取人之长,避人之短".也就是说在识别人才过程中要看到其大处和主流,而不能仅仅看小节和支流.反之,如果在识别人才过程中,用人者不着眼于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而是仅仅关注于对方的缺点,那么对国家有贡献的栋梁之材就会失之交臂.

  为了更清晰地认知人才,魏源将人的才与能进行了区分,提出二者不能进行混淆.魏氏认为:"小事不糊涂谓之能,大事不糊涂谓之才."[1]54同时,他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了细致阐述,把贤者区分为三等,即大贤、中贤、小贤.大贤即为圣人,是君主的老师;中贤即为拯救天下的豪杰,可以辅佐君主;小贤即是各种承担相关职责的专业人才,可以为君主所用.魏源认为"大贤"是世人的榜样,他们以《诗经》《尚书》来教化民众,以礼乐化民.这类人才在魏源看来也必须通过教育和学习以及实践才能培养出来,并不是生而知之的.对于"中贤"和"小贤"的内涵,魏源进一步区分出"才臣"与"能臣"两个概念."才臣"是能够深谋远虑,规划大计,"临大事,决大计,识足以应变,量足以镇猝,气足以摄众",是能够力挽狂澜于天下,能够奠定天下太平的战略之才.因此,这类"才臣"即是前面所说的"中贤",他们可以作为帮助君主制定大政方针的宰相使用,比如历史上的张良、霍光、庞统、寇准等人.而"能臣"即是前面说的"小贤",他们做事的原则是小事不糊涂、执行能力较强,但缺乏远大的志向抱负和随机应变的才能,只能按部就班地工作,可以担任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政策的官吏.这类"能臣"的特点是"一目十行,五官并用,无留独,无遁情",如历史上的刘晏、陶侃、赵光汉等人.

  因此,魏源对于人才的区分十分鲜明,即"大贤"---"中贤"---"小贤"对应着"圣人"---"才臣"---"能臣",这三个层次的人才在治理国家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在魏源看来,"圣人"只有古代的周文王、孔子、孟子等,这类人才高不可攀,难以企及.所以,他把挽救民族危亡的希望主要放在"才臣"和"能臣"的身上.他认为有清一代的主要弊端之一就是科举取士,选拔出来都是一些空疏无用的文人雅士,而没有任何实务操作的才能.总之,魏源认为要想选拔出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则必须对人才的优缺点和相关的才能加以分析和认真甄别.

  二、魏源的选才原则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面临内忧外患的严重局势,魏源提出了一些改革国内弊政,抵御外侮,挽救国家的措施.其中关于人才选拔的原则,魏源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新颖性.在他看来,选拔人才须要遵循德才兼备、唯才是举、不求全责备等原则.

  (一)德才兼备

  在选拔使用人才标准上,魏源主张既要重视德行也要重视才干,从而提出了"才生于情""才情并茂"的观点.他指出:"才生于情,未有无情而有才者也……无情于民物而能才济民物,自古至今未之有也."[1]35其实这里的"情"即是德.在不同时期,德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晚清社会中,魏源认为有"德"之人应当具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有着爱国、爱民的意识和奋发图强的品格以及献身于反抗侵略的精神.一个真正的人才不能仅仅依靠出众的才华,更应该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匹夫有责的社会意识.假如一个人对民众没有感情,对残酷的社会和民族的危机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就不可能激发其才智解决民众疾苦和社会危机,也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因此,对于人才的选拔,其德行品质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对于晚清时期的有"才"之士,魏源认为,应当具备经世致用、通晓洋务,掌握西方先进科技的能力.针对当时处于民族危机之中的时代变局,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认为真正的人才是能够学习和掌握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人,而不是那些崇尚空谈、不务实事之人.为此,他以近代技术作为标准来选拔人才,主张在中国的东南沿海、福建、广州等地的武举中,增设水师一科,而且要求一些省份选拔将领需从当地造船厂、火器局的技术人员中或具有实践经验的舵工、水手、炮手中进行选择.他曾指出:"人但知船炮为西夷之长技,而不知西夷之所长,不徒船炮也."[3]31可以看出,魏源所强调的有"才"之士,更多的是那些经世致用之才,必须具备真才实学的本领,反对那些"以言举人"的空疏之才.总之,在"德"与"才"的关系上,魏源强调两者一样重要,缺一不可.在他看来,"专以才取人,必致取利口;专以德取人,必致取乡愿"[1]35.

  (二)唯才是举

  在魏源看来,传统社会中官位的获得往往依靠血统和家族为本位,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贵以袭贵,贱以袭贱"的选才制度.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并不是取决于家庭出身和社会地位,即使在荒山野岭、江山塞漠依然有许多贤才之士.魏氏强调,晚清社会任人唯亲是最大的不公,因为它不符合客观实际,"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即使是身居高位的人不一定都是人才,处在最底层的人却经常身怀绝技,有奇珍异宝.另外,事情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人也是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富贵者未必世世皆为贤才,贫贱者也未必世世代代愚昧.魏源指出,尽管公卿大夫凭借其优越条件,对其子女倾注全力,尽心培养,但并不是所有培养出来的贵族后代都优秀于那些出身贫寒的子弟.他主张不分出身高低贵贱,鼓励人人奋发进取,为国家民族效力,并且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很多人才其实都是出身贫寒之士;天下奇勇善课之士,多是布衣草莽之人.用人者只有不分贵贱亲疏,不分异国异族,唯才是举,才能使得自己的国家强盛,国威大振.只有上层统治者秉持公心,才能广收天下奇才,且博取四海之内的同情和支持.

  因此,在人才的使用上需要"量能而授之职",尽量做到所养必所用,所用必所养.不论出身何种阶层,只要能断定对方有才能就应该依据才能大小不同委以使用,从而调动不同人才的积极性,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扬长避短

  魏源认为,一个人才不可能十全十美,人有其擅长的领域,也有其不擅长的地方.因此,在选拔人才过程中,要遵循"取人之长,避人之短"的原则,不能对人才求全责备.他曾说:"天地之生才也,预之齿者去其角,两其足者缚之翼,是以造化无全功,阴阳无全能.……天地有所不能强,而况于人乎?"[1]37在魏源看来,人的才能有大有小、有长有短,这些因素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天地造化弄人的结果.所以,对于上层统治者而言,选拔人才则应当从人才的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而不能过于苛刻地对待人才.魏源痛彻地指出,正是当时一些地方官吏在人才选拔过程中求全责备、过于苛刻,才使得一些有才能的人被埋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清朝整体的军事力量,以至于西方列强侵入中国过程中,清朝军事实力过于疲软,出现了节节败退的局面.

  魏源敏锐地指出当时国内人才的现状是"贤人而得主,旷世难逢".正是由于当时君主和地方官僚阶层在选拔人才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人才尺度,过于苛刻地对待人才,才使得许多有才能的人被埋没,不能发挥其用武之地.因此,魏源希望未来的统治阶层能够对人才选拔做到客观公正,不求全责备,唯贤不唯亲.选拔人才时应了解其相关才能之后,从实际出发,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既不能大材小用,也不能小材大用,而是量才录用.

  三、魏源识才选才之道的当代价值

  魏源关于人才识别与选拔的思想为后世领导者提供了一种有益尝试,已成为中华民族人才建设的优良传统.梁启超对他的人才思想曾高度评价:"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4]467虽然时隔一百多年,魏源的识才选才之道仍然对当今人才强国战略和改革人事制度起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一)人才选拔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各级领导机关在选拔人才或干部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上级负责,还必须要对职工群众负责.因此,一个单位人才或干部的选拔,必须做到上下都满意,仅有领导的意见或是群众的意见都是不够的.有的人在群众中没有威信,但因其善于走上层路线而深得领导的赏识.如果把这样的人选拔上来,群众就会不信任,自身的工作也不好开展.另外,由于领导的目光往往停留在自己比较熟悉的圈子里,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束缚在了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一个人的长处与短处,一般说来他所处的单位或部门中其同事和领导最为清楚.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单位或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评价是客观的.但由于领导、同事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的差异,因此,对人的评价有时也不尽准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同志的品德和才能,则需要对他的服务对象和群众进行调研,充分了解该同志的德能勤绩.所以,对人才的选拔应采取上下结合的方法.领导或领导机关不能凭个人印象或档案来判定一个人好与不好.应深人群众,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使领导与群众的意见结合起来.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使得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才能为单位做出更大贡献.

  (二)人才选拔要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唯才是举的原则

  德才兼备既是选拔人才的根本标准,也是选拔人才的重要原则."德"是指思想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等方面;"才"是指才华、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等.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唯才是举的原则,就是把"德"与"才"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重德轻才或重才轻德的思想都是要不得的.同时,要注意的是德与才相比,德是首先必备条件,决定着才的作用和方向.一个有才能的人,如果他的品德好,他所作的工作就会促进单位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反之,如果其品德不好,则会给单位带来祸患,阻碍社会的发展.单位领导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同样是能力强的人才,谁在德方面表现突出,就会被提拔重用;对于在德方面存在问题的人,必须坚决舍弃对其提拔.

  同时,单位领导选拔人才在强调以德为先的前提下,也绝不能忽视才,也要遵循唯才是举的原则.因为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个有德无才之人,政治上虽然可以信赖,但难以完成单位中的重要工作.因此,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必须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唯才是举的原则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践行.既要把握政治品德关,也要把握能力才华关,真正把那些思想品德好,同时又有真实本领、才华出众之人选拔出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党所选拔的人才应该具备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特点.总之,单位领导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必须时时刻刻牢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唯才是举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上新水平,才能保证单位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三)人才的选拔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古诗云:"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和缺陷,不存在无所不能、万事皆通之人.即使是举世公认的杰出人才,也只是在某个学科某个领域有所专长,其他方面不一定如别人.因此,对于人才的选拔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发挥他的自身价值.如果因其有短就不敢用其所长,那么单位或企业便无可用之才;如果能扬其长而避其短,则单位就会无不可用之人.对于单位的领导者而言,应该专心分析每个干部或人才的特点和能力,分析其长处是什么,他能够做得最好的工作是什么,尽可能将其放在最能发挥他优势的岗位上,才能为单位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使用这些干部或人才的过程中,既不能大材小用,也不要小材大用,尽可能做到人事相配、职能相称.同时,在使用单位人才或干部的过程中,领导者也要防止绝对化.因为一个人的才能在实践中会不断地成长、逐步提高的,所以,量才使用时,不仅要注意现时的职位与能力相称,而且要注意人才潜在能力的发挥、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 魏源.海国图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8.
  [4] 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M].朱维铮,点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