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微电影发展的机遇、困境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1-03-19 07:31:02

  摘    要:随着21世纪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国内微电影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实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微电影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其发展面临的困境也开始凸显,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盈利模式与传播手段单一以及电影发展同质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微电影发展的重要掣肘。新时期,我国微电影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坚持以创新提升微电影作品质量、以梦想引领电影创作发展、优化营销策略和宣传手段。

  关键词:中国微电影; 困境; 发展路径;

  微电影就是微型电影,指在新媒体平台传播播放的短时、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微电影的内容既可以是恶搞讽刺、幽默风趣,也可以是公益宣传、商业定制。其形式既可以是短小的电影形式,也可以是系列剧的形式。我国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形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而且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微电影越来越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其未来市场广阔。

  一、中国微电影发展的历程及特征

  (一)中国微电影的发展历程

  微电影的产生离不开电影的发展,最早的微电影可以追溯到电影短片时期。电影短片既可以是几分钟的故事情节,也可以是达到几十分钟的影片,电影史上很多影片形式都是由电影短片发展而来,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电影短片也逐渐走向成熟。从早期的《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短片的出现到电影在全球的风靡,20世纪30年代奥斯卡奖首次设立的短片类奖项,进一步推动了电影短片的发展。

  中国电影短片发展起步较晚,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电影短片萌芽期、微电影诞生期、微电影发展期和成熟期。20世纪80年代之前,电影短片尚未完全出现在国内电影市场,1993年,中国大学生电影节的出现为中国电影短片的发展迎来了第一次曙光,这一次电影节的诞生为中国微电影奠定了最初的发展平台。此后各类电影节开始在中国出现,而且关于电影短片的奖项不断被设立,极大推动了市场上电影短片的发展。2001年,伍仕贤导演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用短短11分钟不仅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反思,更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新发展契机。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微电影进入诞生时期。中国微电影的诞生与国内互联网视频网站发展密切相关,这一时期,众多掌握视频剪辑技术的非专业电影爱好者开始尝试以娱乐化、恶搞的形式对电影、视频等进行拼接,并在其中融入一定的创意,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反响。如2005年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搞笑、讽刺手法,完整的故事线索重新讲述了电影《无极》,在网络平台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视频创作方式推动下,微电影真正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010年至2011年,中国微电影的发展向专业化发展,《11度青春》《一触即发》等都成为中国微电影发展时期的优秀代表,这一时期中国微电影在投资、拍摄技术、电影传播等方面的变化都预示着中国微电影进入发展时期。2012年后,中国微电影进入发展成熟期,商业资本进入微电影领域,极大推动中国微电影向专业化发展,此后,微电影的种类在不断丰富,数量急剧增加,电影内容深度、制作水平都呈现出高速发展走向成熟的趋势。

  (二)中国微电影发展的特征

  微电影有着丰富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属性,其特征表现在微时长、制作周期短和投资低三方面。随着中国微电影大时代的到来,[1]其生产特征呈现出主体的多样化,既有非专业微电影制作,也有各类专业微电影制作,此外,越来越多的微电影呈现出指向"真实生活"的趋势,而且作品越来越强调与观众的情感互动与思想交互,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恶搞。从微电影的传播来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微电影的传播更加多样化,大众传播性更加突出。从微电影的消费特征来看,由于微电影的自然性和自由性的特点,[2]观众群体年轻化、个性化的特性也越来越明显。这些发展趋势特征既为中国微电影带来的空前的发展活力,也使得其将面临诸多挑战。

  二、新时期中国微电影发展的机遇与困境

  微电影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际微电影市场的繁荣,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国内微电影行业的发展。2012年,由中央电视台与各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国微电影大典启动,超过一万部微电影作品参赛充分体现着中国微电影市场的广阔前景。随着中央级别的微电影大赛,全国各地各类型电影节纷纷推出微电影单元,不仅为微电影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更为微电影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随着中国微电影市场的扩大,数量庞大的微电影进入市场,其中许多优秀的微电影不仅在国内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也得到了许多电影节评审专家的肯定,中国微电影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在参赛过程中积极吸收了其他优秀微电影的优势,提升了中国微电影的创作水平,而且通过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电影节,为中国微电影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宣传作用。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带动下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电影成为自媒体时代重要的产品形式,并且成为大众日常娱乐重要的形式之一。这些都成为今后微电影发展的重要机遇,但与此同时,微电影相比大众其他娱乐形式而言,其自身发展还面临以下四方面的困境。

  (一)微电影的质量与中国电影市场不相匹配

  微电影的一大特征就是投资小,这既是微电影的优势,但也因此造成微电影制作门槛相对较低,各种参差不齐的微电影作品流入电影市场,对中国微电影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由于参与门槛低,既有追求思想深度的电影作品,同时也有只为迎合部分消费者低级趣味、过度娱乐化作品出现,这不仅为多数观众带来消极电影体验,而且也扰乱了微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

  (二)微电影的盈利模式亟需创新

  尽管中国微电影市场庞大,一些优秀微电影盈利颇丰,但是多数微电影仍然面临盈利困境。这是由于中国微电影盈利模式仍然遵循"广告 赞助商"的双重推动模式,微电影通过植入广告和赞助商投资来获利,大量广告植入不仅降低作品的质量,而且也会使消费者降低对电影的兴趣和期待。盈利模式单一导致微电影难以获得稳定的融资渠道,直接影响优秀微电影的产出与市场投入。

  (三)微电影的传播路径相对单一

  微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宣传途径,让更多大众认可和喜爱微电影,现代电影宣传模式往往需要巨大的广告推广费用,但是由于微电影的自身局限性,与商业电影相比难以进行庞大的资金宣传,这就导致即使优秀的微电影也难以在短期内获得足够的市场曝光率,从而提升观众对作品的认知水平,仅仅通过互联网推广,难以形成稳定的宣传效果。

  (四)微电影的同质化发展困境

  尽管国内微电影作品数量在不断提升,但是微电影同质化现象普遍,难以真正在电影创作、拍摄技术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缺乏创新内涵难以为中国微电影提供更大的发展活力和动力,从而影响了中国微电影的健康发展。

  三、新时期我国微电影的发展路径

  新时期,我国微电影市场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自身发展与外部竞争双重的挑战。未来我国微电影的发展必须要准备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紧跟社会发展的新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推进中国微电影的发展。

  (一)以创新为核,提升微电影质量

  快速消费的时代,只有高质量、内容充实的电影才会获得市场认可。以创新为核心,通过优秀的故事内容,增强电影的可看性,通过创新题材、表现形式和制作技术,提升微电影故事叙述的完整性和创意。抛弃过度追求明星效应的策略,重点突出以故事内容、情节打动观众。通过引进和培养微电影专业人才,通过强化微电影制作专业化水平提升微电影质量。此外,通过优秀微电影着力打造微电影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提升微电影的宣传效果。根据微电影内容定制差异化宣传策略,依托现有的互联网视频平台,采取多主题、多元化的推广路线,提升互联网微电影推广力度,从而摒弃微电影同质化发展路线,实行差异化发展。最后,通过创新微电影创作模式,依托优秀微小说、畅销书等进行微电影制作,加强多形式、跨领域的品牌合作,既丰富微电影的作品内容,又加强微电影的品牌效应。

  (二)以追求电影梦想的初心引领微电影发展

  中国微电影的发展推动微电影类型的不断丰富,但是随着微电影种类的不断增加,与电影市场相类似,往往文艺片难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而商业片则能够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微电影的过度商业化一定程度上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微电影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微电影市场要积极控制影片数量,加强以电影梦想为引导,避免大量资本投入商业片领域,造成微电影市场的过度商业化,视频平台等其他相关推广主体要加强题材引导,平衡各类影片数量,避免微电影市场的片面化发展,推动整个微电影领域的成长。

  (三)创新微电影营销策略,丰富宣传手段

  "叫好又叫座"的微电影离不开成功的宣传与营销策略。首先要根据微电影进行市场调研,确定受众群体、地域喜好等,通过与潜在消费者对接需求,确保微电影作品满足市场需求。其次要丰富宣传手段,充分运用各种现代通信手段和移动平台等,将碎片化媒体和平台进行有效整合,针对受众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最后要做好宣传营销评估,对营销方式和宣传效果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获取消费者的相关数据,将点击率、转发率、点赞率等量化为评价指标,通过评估对微电影的宣传营销效果进行分析反馈,从而不断优化和完善微电影作品的营销策略和宣传手段。

  四、结语

  微电影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它的发展与成熟,未来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形式,微电影代表着高度自由和无限可能,也正是如此,伴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微电影必然会产出更多精品佳作,成为电影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侯光明。论中国微电影大时代的到来及其发展路径[J].当代电影,2013(11):102.
  [2] 王泽君。微电影的创作特点与发展路径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7(24):72-73.
  [3] 高福平。让有意思的东西有意义--微电影发展初探[J].文艺争鸣,2019,No.301(08):190-192.
  [4] 尤达。喧哗与低语:传播平台演变下的微电影发展史--以"V电影"到"场库"的演变为例[J].传媒观察,2020(8):60-66.
  [5] 常春梅。新媒体语境下的微电影发展[J].济宁学院学报,2019.
  [6] 郭青,徐青青,宋慧敏。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J].传播力研究,2019,3(05):6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