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运动与医疗保健

发布时间:2015-07-12 00:08:32
  摘要:毽球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间体育项目,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踝、膝、髋及其附属韧带协调工作参与完成整个踢球的过程,毽球运动最基本的踢法是使用脚内侧、脚外侧、正脚面来控球,在击球过程中依靠身体的首、面、背、胸、肩、膝及足等部位击球都属于合法击球。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发现踢毽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团结协作能力,还具有增强体质、提高人文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毽球;踢毽子;养生;保健;疾病
  
  前言
  
  毽球(即花式踢毽子)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间的传统性体育项目,毽球的发展历史追溯起来已接近2000余年。毽球运动开展起来不仅不受场地的限制、操作简单,而且比赛较有乐趣,很容易给参与者带来满足感,在没有基础的人群中也比较容易普及,还具备一定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价值,因此深受广大玩家的追捧和青睐。毽球运动不仅可以使玩者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同时还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笔者欲从其与医疗保健方面的关系进行阐述,给毽球运动项目赋予健康保健、防病治病的功效。
  
  1毽球的不同踢法的解剖位置
  
  毽球的基本踢法大致相同,使用脚内侧、脚外侧、正脚面来控球是毽球运动最基本的踢法,在踢球过程中依靠身体的首、面、背、胸、肩、膝及足等部位都属于合法击球。中国民族众多,各个民族踢毽球的方法也略有异同。回族踢毽的方法分为拖枪、耸肩、突肚、佛顶珠、剪刀抛灯五种,
  
  北京回族踢毽分为四种,分别是蹦(脚尖踢)、盘(脚内侧平踢)、拐(脚外侧踢)、磕(膝盖踢)。土家族踢毽子又可以分为踢毽、拍毽、抢毽。踢毽子种类比较多的是维吾尔族,他们踢毽子的类型包括连续前踢、后踢、原地脚背踢、行进间脚背踢、脚内外侧交替踢、各种跳踢、两人或多人之间的传递踢等[4].按照毽球不同的踢法统计,其中最易累及的人体部位主要膝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累及的韧带主要有:踝关节的内侧三角韧带,外侧:腓距后韧带、腓跟韧带、腓距前韧带,后侧的跟腱;膝关节的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
  
  2毽球运动与健康
  
  2.1毽球与身心
  
  踢毽者只有在踢毽时做到速度快、击球准确、动作敏捷;才能成功的完成接、落、跳、绕、踢的动作。对于毽球的爱好者可追求毽球的高难度、完美无失误程度,可培养玩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心理素质;众人合踢毽子可以增加团队凝聚了和合作共赢的能力。郭爱丽等认为可以通过毽球运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达到尊重老师、信任同学、融入集体、互相交流与学习的目的[5].因此,毽球运动能够提高人体的柔韧能力、协调能力和敏锐程度;能够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更好的发展。
  
  2.2毽球与养生
  
  春季是万事万物生发的季节,此时的人们刚从严寒的冬季舒展开来,人体的免疫力较偏低,但气候仍存几份寒意,人们需防寒、防风和保暖,提高自身的养生意识,因此剧烈的运动不宜安排在这个阶段,然而毽球在春季是最佳玩物,可以通过玩毽球使人体气血畅通、舒筋活络、增强体质,从而起到“治未病”的目的。
  
  冬季是万事万物化收藏的季节,此时的万事万物均开始蕴育新的能量,气候的严寒促使人们开始抵御寒邪、风邪等,不适宜剧烈的户外运动以避免感染风寒;人体的筋骨肌肉较坚硬、气血运行缓慢、易情志抑郁。而毽球运动开展中不分场地、环境,可在室内进行,进而可以达到运行气血、舒展肢体、疏肝解郁的作用,为更好的收藏蕴育能力起重要作用,亦可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年事已高者,毽球是其适量运动的不二选择。年事已高者因肌肉松弛、骨质疏松、关节增生、血压及心肺功能早已不及青壮年,故不适宜从事强度较大的体育活动,毽球目前较多的肢体活动仍为下肢,下肢循环距离心脏较远,加之老年人的血液循环较差,毽球作为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最佳体育项目,可加速人体血液循环、活动筋骨,并且不易伤及关节。
  
  2.3毽球与疾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的体育活动项目选择要慎重,既要达到锻炼身体、愉悦心情,又不能使患者感到疲倦、消耗体能、降低免疫力。如肝炎急性期以及慢性肝炎活动期,应以静为主,可以减轻体力上的消耗,减少肝脏的负担还可以增加肝脏的血流,为肝细胞再生修复时提供所需要的必须营养物质,黄疽消退症状也得到明显的好转,以后每天都可以下床活动1-2小时,运动负荷量的安排以不感到疲劳为宜,王蜀强认为可以通过毽球活动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6].
  
  李丽芸教授治疗输卵管炎性导致的不孕不育证的经验就是在中药内服、外敷的情况下,结合踢毽子运动来治疗因输卵管炎性导致的不孕症。她鼓励患者加强踢毽子练习,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在踢毽子的过程中盆腔动脉和静脉各分支能够大量的开放,盆腔的血流量逐渐增加,而血流量的增加恰恰就有利于炎症的愈合,有利于输卵管炎症的愈合及松解血肉黏连的部位。[7]月经干净至排卵前为最佳的运动时间,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坚持每天运动2次,每次达到15min.
  
  韩英认为体娱疗法能够治疗精神分裂症,她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采用踢毽子的方式进行干预:开始由工作人员选择训练项目进行科学性指导,2周后每天开展踢毽子活动,1年举行2次正规的比赛。体娱疗法期限为10个月。她分析认为只有病人心情舒畅,像正常人一样进行社会性生活,才能积极改善病人病症,促进大脑功能的自我恢复。[8]体娱疗法能够改善病人的消极情绪,增强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能够尽快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症状、给予病患者早日出院、重返社会的信心。
  
  2.4毽球与保健
  
  朱应明研究的是踢毽子锻炼过程中的不同运动负荷量对活动参与着健康的影响,他让接受试验的人连续踢毽子5min,研究发现踢毽子时第1min内心率增加较快,从第2min后心率就趋于稳定,其平均心率略高于160次/min,由此推断出踢毽子运动属于大强度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果想要起到更好的健身和锻炼的效果,每次锻炼时间应该超过5min.他还分析绝大多数学生采用单脚踢毽子,易造成局部负担量过重和身体的不对称发展,因此建议采用不同的踢法并进行轮流交换,增强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反应能力和灵活性,进而提升个人的运动能力。
  
  2.5毽球禁忌症
  
  毽球运动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有部分人群不宜参与或者提高其毽球的规范化动作要领以免对健康身体的损害,如许多老年人习惯单腿踢毽球,这样单腿承担着全身的重量和负荷,易造成负荷重的肢体发送关节和肌肉的损伤,同时踢毽球的肢体也会因反复重复同样的动作而受损,长此以来会导致退行性病变,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是最易损伤的部位之一。另外中年人多体重超标,对负荷肢体的损失更大,再加之血压高、冠心病、关节退行性病变频发,有此病变患者不宜过多的参与毽球运动。
  
  3结论
  
  毽球运动不受年龄、性别、场地、环境和技能等因素的限制,能使爱好者在练习中充分体验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防病于未然的益处,笔者在本文中着重从毽球项目与医疗保健方面进行文献查阅及总结,希望对读者的身心健康有一定实用价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该项目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尤其是在各级各类学校里以常规项目广泛开展,从而达到调节身心、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健康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彦,何仲恺(2009)。毽子运动简史[J].体育文化导刊(9):144-147.
  [2]李宗山(2011)。古代踢毽子小考[J].兰台世界(3):64-65.
  [3]高玖灵(2014)。我国毽球运动发展历史变迁及回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223-224.
  [4]徐玉良(2002)。毽球[J].中国民族(12):67.
  [5]郭爱丽。(2012)。浅谈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5):132.
  [6]王蜀强。张弛有道健康新生活[J].肝博士2005(5):51-52.
  [7]庞秋华,徐珉。李丽芸教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经验[J].广西中医药2012(5):51-52.
  [8]韩英,李艳青。体娱疗法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5(9):1841.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