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腾文化与民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1-19 16:12:54

  摘    要: 华夏文明一直以龙文化为骄傲,中国人常自称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龙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龙的概念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传统标志之一。藉于此,文章探讨了我国龙图腾的概念、历史性、象征意义及其对国人的心理影响,以期人们对龙图腾有更清晰的认知,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龙文化。

  关键词: 龙文化; 龙图腾; 文化标志; 民族; 心理;

  Abstract: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always proud of the dragon culture. Chinese people often call themselves descendan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 The image of the dragon has long been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The concept of the dragon has also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traditional symbols in China.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historical and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dragon totem in China and its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Chinese people,so that people can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dragon totem,so as to better inherit and develop dragon culture.

  Keyword: the dragon culture; the dragon totem; cultural symbols; nationality; psychology;

  一、我国龙图腾

  在我国古代时期,龙分为多种,有生活在海底或湖泊的蟠龙,有在炎谷中的火龙,以及黄龙、青龙等,它们都有神奇的色彩和有关的传奇故事。古代人深信龙可以给众生带来和平与安稳,会保护自己和家人。因此,古人普遍对龙是极为尊敬,把龙作为图腾文化,标志着它的特殊意义。
 


 

  (一)我国龙图腾的概念

  长期浸润在中华文化之下的我们,都受到过龙图腾文化的影响,在脑中能够闪现出它的形态,在心中认定它是我们的守护神。龙文化渗透到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阶层,凝聚出一股由文化带来的巨大力量,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标志,更是人们心中的一种特殊情感,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共聚与合作,以龙的传人这一身份特征,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从而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中国人民的自豪,同时获得世界的认同与尊重。

  (二)我国龙图腾的历史来源

  我国把龙当作图腾的时间,至今仍存较大争议,由于目前还没有能证明龙存在过的证据,因此普遍认为龙是不存在的。至于为何选择龙作为华夏文明的标志,也是有争议的。人们无法真实了解龙的功能性和形态特征,所有都是猜想和推测,人们将猜测得出的结论加以归纳,把多种生物的特征糅合成一种全新的物种,形成了龙的形态,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龙的形象、细节、个性等逐一达成共识,最终形成了对龙的想象。

  在《山海经》中,有明确提及龙这样的生物存在,它们有不同的种类,其形态与功能不一。[1]《左传》也有提及到龙,甚至还有养龙的故事。《易经》一书的六十四卦内容也时常用到龙的字眼,如“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明确描述了龙的各种运动状态;“终日乾乾”“或跃在渊”暗示着龙的动作。[2]上述古籍虽然都清楚记载了龙的存在,但由于历史久远,无法考证内容的真伪,可信度较低,不足以证明龙的出现。人们根据书籍的内容和描述,只能大致了解龙出现在世人脑海中并渐渐发展形成我国图腾的时间,

  (三)我国龙图腾的象征意义

  龙图腾象征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代表了每个华夏百姓。在古代中国,龙象征着权力,如:皇帝衣服的图案、宫廷的建筑物、玉玺等都刻着龙的形象。先秦时期龙形玉器是贵族饰物,[3]当出现大洪水时,皇宫内会设祭坛安抚龙母,祈求水灾尽快平息。同时,龙文化与普通百姓也有着莫大的关联,人们会在寺庙内向龙神祭祀,祈求阖家平安、身体健康、事事顺利;渔民会祭拜龙,寄望在捕鱼过程中风调雨顺,平安归来。可见,上至皇帝、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对龙有着崇拜的情感,把心中的不安寄托在龙神身上,继而希望得到神灵的庇护和福佑。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当时人们对于龙的迷信,甚至是神化,没有科学依据,但这种形式和风俗,却有效地安抚了时人内心的恐惧感与不安情绪。正如谢穑学者认为,龙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使人们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困境。[4]

  二、民族文化心理

  当一个民族经历足够的文化洗礼,自然会在生活模式中呈现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并渐渐影响同一民族的全体人类,形成集体的心理形态,最终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得到继承,这就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过程。当然,民族文化心理绝非一成不变,它会随时代变迁而慢慢改善和创新,使其符合不同年代的社会文化,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伦理道德、生活态度、精神面貌、世界观及价值观上表现出相应的心理特征,这是一种独有的文化心理现象。

  每个民族都有专属自己的独有性。对于我国而言,华夏文明最初是由汉族文化创立的,并影响着其他少数民族,如彝族服饰中蕴含着对龙图腾的崇拜思想。根据李菁学者的研究,我国少数民族与华夏文明极为相似,彼此有着共同的精神与文化。[5]我国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可以从人们的意识形态、情感和风俗习惯中看到,如:我国人民都过农历新年,并以一家团聚作为情感的连结,会在新年时给自家小孩和亲戚发红包,寄予彼此新年的祝福。当人们基于相同的传统文化时,就会有着极为相似的理念,个体便会对民族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思想上积极成为这个民族的一部分,热爱它独特的文化气氛,这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根本思想。[6]如果人们能够为民族付出和牺牲某些利益,甚至是生命时,就会更有助于其他人共同迷恋这一民族文化,增强其凝聚力和集体性,形成牢固的共同意识,会让他们内心意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如果被迫丧失,就会严重影响这个族群的心理健康,更会破坏人们原先对民族的自尊感,有损于人们正面的情感发展。正因我国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心理,才使得我们更热爱这片土地。

  三、我国龙图腾与民族的关系

  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它的地位超然,早已渗透至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

  从现今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说,我国人民各种生活细节都与龙文化息息相关。在民间传统活动中,如:舞龙舞狮表演,它是我国传统舞蹈,龙头、龙身、龙尾花纹各不相同,表演也应各种活动和节日不同,演出方式也不一样,含有中华文化的标记。

  我国与龙相关的传统节日很多,如:端午节时、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等等。我国少数民族也有与龙相关的节日,如:畲族的分龙节、珞巴族的旭独龙节、苗族的龙船节、纳西族的龙王庙会,等等。

  另外,我国一些城市及街道的名字里含有龙字,其中包含着特殊意义和历史文化。如:龙海市、龙井市、龙泉市、龙口市等,都借用龙字,表示该地和祥安稳,恳求得到龙神保佑当地人安居乐业。即使是曾被外国侵入和管治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至今也保留着与龙相关的街道名,如龙图街和龙嵩街等。

  从上述的社会环境中可见,我国人民一直都在不知不觉地受到龙文化的影响,龙文化已经与普通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龙图腾意象,也必然会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反映出我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龙文化。

  (二)个体心理的影响

  龙图腾早已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情。如:有些父母为孩子取名时会用龙字,寓意孩子拥有龙一般强壮的身体,并期望得到上天保佑。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民不仅名字中用龙,更有龙姓,可见龙图腾与他们内心思想有着高度密切的关系。有些年轻夫妻会选择龙年生属龙的宝宝。根据谭远发等学者的研究提及,人们会在无意识中,深信属龙的孩子比其他生肖的小孩机智有灵性,渴望能顺利诞生龙子,当然这不具有任何科学证明。[7]郑启五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台湾地区龙年出生的婴儿数量比其他生肖年份要多,这印证了人们对龙的偏爱。[8]

  最后,不得不提的一种社会现象,我国人民在相亲对象的选择上,老一辈的父母比年轻人更注重出生年的生肖属性,而龙年出生的人似乎比其他生肖年出生的人要有优势。

  我国人民受到龙文化影响的生活实例不胜枚举,无法一一举例。仅从上文的例子中就能发现,在社会文化和人们心理行为方面,都一定程度受到龙图腾的影响,并因它的作用使群体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尤其是某些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殊的文艺活动,更突显出我国对龙文化的尊崇。由古至今,虽然龙图腾的内容不断改变,但其中心思想和精神没有彻底消失,依旧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保留着特殊的位置,值得人们探索。

  四、结语

  龙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的精神传承。龙图腾已经是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象征着我国数千年文化的精髓,有着特殊情感与意义。我国民间更是以龙作为美好的象征,与节日、社会风俗、人们心理等息息相关。对我国龙图腾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其内涵,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更多地关注,这也符合我国当代文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袁珂.山海经校注[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2]南怀瑾.易经杂说[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侯力丹,刘习宁,乔文黎.先秦楚地龙形玉器纹饰审美文化刍议[J].中华文化论坛,2016,(10).
  [4]谢穑.从“蛇”图腾到国家的产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
  [5]李菁.试论“龙犬”图腾文化与江华瑶族长鼓舞[J].贵州民族研究,2016,(3).
  [6]张东赞.从传统节日文化意义的循环透视民族文化心理[J].理论月刊,2018,(5).
  [7]谭远发,孙炜红,周云.生肖偏好与命运差异——为何“龙年生吉子,羊年忌生子”?[J].人口学刊,2017,(3).
  [8]郑启五.1988年台湾人口状况综述[J].台湾研究集刊,1989,(3).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