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维新变法时期刘光�践行西学的方式

发布时间:2018-06-01 08:34:50
  维新变法时期是刘光践行西学的主要时期,他在教育改革及筹办实业层面大力推广西学,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交流西学,通汇时务,成为当时宣传西学的重要人物。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浅析了维新变法时期刘光践行西学的方式,通过宣传践行推广西学,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贯通提供了范例。
  
  十九世纪后半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一步步加深,衰落的清帝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全国各地的维新志士由此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道,并进行了一系列维新运动。在西北地区的维新人物中,必须提到刘光。刘光是近代陕西关中地区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敢于直面中国现实问题,着眼于西学,力图将西学作为改变中国现状的重要手段之一。
  
  早年间刘光�便一直留心西学,初步形成了自身的西学观。在1895年甲午战败及《马关条约》签订后,刘光深觉对待西学不能只停留在个人层面,只有将西学进行推广传播,才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西学是救国救民的一剂良药!随着全国维新运动在“公车上书”后的蓬勃发展,刘光�也开始积极践行推广西学的活动。
  
  一、教育上推广西学
  
  这一时期刘光�愈感民族危难之艰,加之其讲学于味经书院,于是教育活动成为其践行西学的重要方式。这时陕西学政赵惟熙决心“整顿陕西教育,培养有用人才,以济时难、救国危”.刘光�与其商量决定在刘主讲的味经书院内成立“时务斋”,以培养救国之士。刘认为当下救国实以教育为重,即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培育新式人才,使新式人才成为化解国家沉疴的一剂良药。因此,时务斋就成为了刘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其推广西学的重要场所。
  
  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刘光�的重要教育理念,而西学重视实用的特点正符合其观点。他认为中国“受病之源”并不在于“吾道已非”,中弱西强的原因在于“外国人之学在事,中国之学在文。文遁于虚,事征于实。蹈虚不如求实,故造就逊于人也。”他认为中国士人流于虚文,琢磨字词句章的考据,对当世时务毫无益处;而西方人主张实用,且利用先进机器技术发展生产,经济军事实力自然凌驾于中国之上。这其实体现出刘光�的实学思想,提倡、推广西学的理念可以说是其实学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具体实践和发展。
  
  兼学中西是其在教育活动中推广西学的具体体现。在《味经创设时务斋章程》(以下简称《章程》)中,刘光�便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兼学西学,并对课程提出了要求:“《易经》、四书儒先性命之书,为道学类,须兼涉外洋教门、风土人情等书。《书经》、《春秋》、历代正史、《通鉴纲目》、《九朝东华录》等书,为史学类,须兼涉外洋各国之史,审其兴衰治乱,与中国相印证。三礼、《通志》、《通典》、《通考》、续三通、皇朝三通及一切掌故之书,为经济类,须兼涉外洋政治、万国公法等书,以与中国现行政治相印证。《诗经》、《尔雅》、十三经注流及《说文》,儒先考据之书,为训诂类,须兼外洋语言、文字之学,以及历算须融中西,地舆必遍五洲。”即要中西结合,在学习中国传统典籍的过程中,结合西方相关理论学说,将中西国情进行比较,以期分析二者强弱之由,从而缓解国家之难。
  
  刘光�在《章程》中将每天的在校时间分为“六时”,学生“以二时讲阅经史,二时习学西艺及西书,二时游息。”学习西学的时间占每日学习时间的半数,足以见刘对于西学的重视程度。且刘要求“读西学诸书,均须能通其意。”为了更进一步推广西学,刘光�还开设讲会,每月初一、十五举办两次,鼓励各方人士前来听讲,这无疑促进了西学的传播。1896年,讲会正式更名为“复�学会”.
  
  除了讲学面授,刘光�还组织刊印了大量有关西学的书籍和订阅了大量宣传西学的报刊。他在《章程》中分析道:“中国之患,西祸为急,则时务莫大于洋务。西国之谋人国也,以商笼其财,然后以兵戈取其地。故今日中国以整顿商务为先,宜急刻商务及通商条约、各国交涉等书。西商所以获利,制造精也。故宜急刻造器各书。造器之原均由格致,故宜急刻格致诸书。商贾之中,即伏兵戎,故宜急刻战阵、军械等书。西学之精,非算术不能窥其奥,故宜急刻算术各书。”因此,大量涉及西方经济、制造、理论、军事、数学类书籍得以刊印;为了使学生及当时有志于时务的各界人士了解世界大势,味经书院也订购了许多报刊,如《京报》、《申报》、《万国公报》等,并将阅读报纸作为时务斋学生的必修课,学生需要就自己所读文章发表认识和体会。大量书籍的刊印和报刊的订阅,使得诸生广泛接触西学、了解世界,从而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促进了西学的推广。
  
  时务斋创办后不久,在学政赵惟熙的支持下,刘光�兼任崇实书院山长。在上任后,他将时务斋并入其中。崇实书院以灌输维新思想为宗旨,同时也注重实业教育。书院最初分为致道斋、学古斋、求志斋、兴艺斋四斋,后合并为政事、工艺二斋,“政事”主要了解各国现状,洞察中国时弊,并寻求挽救之法;“工艺”即搞实业,搞工艺试验,课程注重格致、算学、制造、英文等。刘光�在崇实书院讲学过程中一再强调如今中国被以发达的工商业和科学技术为后盾的西方列强环伺,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物质上,中国都落后于列强。“曰今之祸,较战国为急而且大。战国仅中原之地互相争夺,今则合五大洲相争夺。战国之秦,专尚兵力,今则以商务夺我之财,以教士诱我之民,其祸酷于金、元,较五胡而过之。五胡仅恃强悍,今则加以智巧,万非中国所能敌。故欲救今日之弊,非洞悉西国之政治、工艺不可。”而且“西人风气日开,每岁新出之书,多至万余种,诸事日益求新。”中国如果仍然固守千百年来的陈旧观念,那么自强御辱也只是空谈。因此他在崇实书院大力推崇西学,崇尚务实。崇实书院的创立是陕西大规模传播近代西方文化的开始,它的创立,对于促进陕西文化事业的进步,社会风气的开放都有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1].
  
  二、实业上践行西学
  
  在刘光�的学术思想中,务实始终是具有代表性的特点之一。除在教育层面推广西学之外,他还注重将西学与实业相结合。特别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他注意到《条约》中有开设内地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开设工厂的条款,他认为这可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途径之一,自此决心筹办中国人自己的工厂,并且指出工厂所造之物主要就是洋布。他在给弟子李岳瑞的信中说到:“洋布一项用机器制造,其利甚丰,而成本不多。东洋线已盛行南省,然运棉花出口、运线入口,尚有关税、运脚,尚获利息,若在中国制造,无关税、运脚,岂不更获利益?乃不曰通商口岸而曰内地,盖通商口岸多近水际,其利已为西人所据,彼自知不能与之争,而上海、天津、湖北,中国已自设机器织布,余利未尽为外人所夺者惟湖南、山西及陕、甘。陕西近日广出棉花,惟有自设机器织布局以占先着。”从中可以看出,刘光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盈利途径有着较为清晰的了解,并一针见血的指出在陕西地区推行实业-开设机器织布局,是利用西学、西器抵御西方商业入侵的重要途径,即利用西学进行“商战”.因此,“陕西保富机器织布局”的筹办成为刘光在实业层面推广西学的主要活动之一。他派出学生考察团赴东南地区,尤其是开设有大型工厂的地区,如湖北、上海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他写信给张之洞寻求建议,写信给赵展如请求帮助,写信给门生故旧、知交好友,“晓之以救国大义,谕之以纺织之利”,尽一切力所能及之力进行筹款。在筹建纺织工厂的过程中,他对西学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深:第一,他派出的学生考察团向他反馈回了各国织布机器的优势与劣势,使他对织布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第二,考察团向他报告了国内各省织布局的经营现状及经营管理模式,并且了解到了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体制、人员设置等等的管理学信息,他据此着成了《陕西保富机器织布局简章》,内容涉及公司采用股份制、书院与工厂为一体等十条章程。此外,他还着有《创办机器织布说略》,规定了董事会的具体工作办法。以上种种,皆乃刘光将西学-西方的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应用于实际产业的突出体现。虽然最终织布局并未成功筹建,但刘光为此做出的努力,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三、在全国交流西学
  
  除了在省内推广西学,刘光�还派出学生前往湖北、上海、北京等省市,与当地维新人士建立联系。当时刘光正在筹办机器织布局,派学生南下考察主要是学习借鉴各省机器织布局的经营情况和了解哪国机器最为耐用,哪国机器最为便宜等相关事宜。除此之外,刘光�还给南下学生布置有别的任务,即刘准备利用此次机会促进陕西时务之学的发展,他告诫门生“此次为吾陕人学问起见,须择西学各书遍购之。”中国的有关时务书籍也要竭力购买。同时他还让学生到上海订阅各种报纸,希望能够按期寄来。除此之外,刘光�还要求学生要利用这个机会学习西学。“如上海有讲西学的人,应虚心向他们学习,各种新式机器也要及时了解。见到各种化学物质要打听一下在中国叫什么名字。炼矿的镪水及各种实验用品,玻璃用具,你们可以择便采买。阅读西书对于军国大事十分有用,容易掌握的,要就地学会。如有关于译成的制造轮船铁路方面的书籍,可以购归,也可以到上海考察学习轮船铁路的制造方法。”“外人之长,我等必期尽得,惟在诸君之立志坚卓耳”.在考察的过程中,他派出的学生不停地把当时东南的新思潮、新动向寄向味经书院,刘光�也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指导。虽然最终创办机器织布局的计划落空,但这次考察密切了陕西同国内一些中西汇聚之地,如上海、武汉的联系,也促进了西学在地区间的交流、融合。
  
  1898年前后,刘光�逐步与东南地区维新人士取得了联系。刘的学生在秦沪等地间的往返,加强了这些地区的联系,使陕西的维新运动和东南联系起来,双方通过人员往来,书信往返互相交换思想,加强联络。刘光�也接受了学生陈涛的建议,出资千两,支持上海龙泽厚等人在日本创办的“横滨译书会”.这使得刘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关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刘光�还积极吸收各界人士来到味经、崇实书院。如1898年,刘光�得知景裕通晓英文,遂聘请他为崇实书院教师,兼任斋长。
  
  四、小结
  
  在维新变法时期,甚至在刘光�接触西学的前后的几十年间,他始终认为西学西器是西方国家强盛之动力,也是当时中华民族缓解民族危机的良药。因此,他主动探索并学习西学,积极推广并广泛交流西学。另一方面,一颗拳拳爱国之心促使着刘光�积极践行西学,随着国家所面临的危难一步步加深,其推广西学的活动也越活跃。由此,他极力拓展接收西学的渠道,进而使自身对西学的认识程度进一步加深,也使其在推广西学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扩展。在他的带动及影响下,其门生弟子广泛且深入的学习、运用西学,构成了近区维新运动,代陕西维新人物群体的中坚力量,推动了陕西地乃至西北及全国维新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大援,武占江。刘古愚评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2][清]刘光普。烟霞草堂文集[C].民国工典章苏州思过斋刻木
  [3]谷苞。西北通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