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背景下大学武术传承的现状和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1-02-10 06:31:10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探究体育强国背景下高校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的问题进行深思,通过对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高校武术教育过程存在武术文化教学的重形式轻育人,重套路轻技击、重传授轻文化等诸多困境。建议:强化高校武术文化的育人功能,注重武术文化技击,加强高校武术文化教育,注重其育体功能向文化传承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体育强国; 高校武术文化; 传承与发展;

  Abstract:Using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sports pow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blem of Wushu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onde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in Wushu culture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such as emphasizing form over educating people, emphasizing routine over skill and attack, and emphasizing teaching over culture. Suggestions: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Wushu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y attention to Wushu and Wushu,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Wushu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s physical education function to the direc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Keyword:Sports power; University Wushu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当前是我国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强调要大力发展中华武术。[1]高校体育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也逐步提上日程,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校作为新时代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场域,其中高校武术将承担重要的使命与担当。[2]通过高校武术教育提升武术的受众人群,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实现武术的练以成人的目的,将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民族团结,最终实现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化传承。然而,高校武术教学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使得武术文化出现异化,难以发挥作用。通过对高校武术文化教学进行审视,为其教学提出现实路径,最终为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体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价值内涵

  对于高校武术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的剖析,是高校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3]而高校武术文化在其中将起到育人的重要一环:首先,武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形象的代表,从传统到现代,中华武术与学校体育就有着不解之缘,"六艺"就是武术学校教育的典型案例,其在高校的有效传承,将有利于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是武术文化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其传承与发展具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民族团结的重要价值。其次,武术具有"育体"功能,其丰富的"育体"功能,学生通过习武而达到其身体的锻炼目的,从而增强学生体质、保健养生功效也尤为显着,不仅起到了良好的健身价值,也彰显了独特的保健价值,更是践行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再次,学校武术发展应强调以武育体,向育人转变,由"育人"格局确定学校武术体系。[4]高校成为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之一,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在掌握其技击动作与套路的同时,渗透出武术文化的传承,也肩负着其精神价值的培育,塑造出一个勇敢、威武的武者形象。此外,学生在武术文化教育的历程中,塑造其人格品质与人格培养,从而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最终体现出"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最后,传统武术作为中华瑰宝,充分展现了我国的传统道德与民族精神。[5]通过武术文化的传承,对于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等精神品质。对于其价值意义的挖掘,将有利于实现武术文化的高校传承的策略,进而制定武术文化教学体系。

  2 体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武术教学的现实境遇

  2.1 教学重"形式"轻"育人"

  许多高校武术课程只流传于形式,注重武术技能传承,而忽视其文化传承,然而,武术文化传承中的武德、规矩等的传承将是其育人的重要途径。在高校的武术实践中,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武术文化要素,但由于学生自身的能力,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方式的不当难以从根本上实现武术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得武术教学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学生的武术文化认知度的偏差,从小受到武侠电影与小说的影响,武术成为了人们无所不能的神的形象,而与武术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武术教学形成了差距,使得学生缺乏兴趣,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最后,是高校武术教师为教动作而教动作,而忽视其德育与规矩的渗透,难以实现其育人的途径。

  2.2 教学重"套路"轻"技击"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老拳"流芳百世",新拳"层出不穷",更是有套路、散打和推手多种形式。[6]武术在早期,主要用于军事领域,更加强调其技击效果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变迁,武术技击效果不断弱化,而使得中华传统武术的本真性改变,然而,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主要以太极拳、五步拳、棍术的套路教学为主,高校一直处于安全等因素考虑,"技击"动作的传授较少涉及,且出现重"套路"轻"技击"的现象。高校武术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武术基础能力有限,对于武术动作的理解不够深入,将武术教学当作西方体育动作分解来进行教学,更多的在于强调武术套路演示,使其更趋向与舞蹈化与体操化,而忽视中华传统武术的技击效果,加之,学生自身的武术基础薄弱,学生只能学到简单的动作套路,更是无法领会武术"打"的文化精髓所在,通过访谈与教学观察发现,武术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技击动作教学可以改善传统套路教学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 教学重"传授"轻"文化"

  高校武术教学最凸显的矛盾就是动作传授与武术文化传承之间的冲突,王岗教授指出:"办教育就是办文化".[7]高校武术教学应兼具技艺传授与文化传承两大使命,高校武术教育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应将其发展成为一个"授技育人"的武术教育。[8]然而,在现实的高校武术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将武术这一国粹当作西方体育来进行分解动作的传授,而疏忽其武术文化的教育,久而久之,师生间形成了机械的动作传授与学习,与古代的师徒传承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导致技艺传授与文化传承相互分离,最终使得武术文化教育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相互矛盾境遇。[9]另一方面,高校武术教师对于武术的文化内涵涉及不深,而忽视其文化价值内涵传播,进而限制其文化功能。最后,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竞技体育成为世界的主流,武术进奥运的提法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竞技武术引起高校的重视,进一步导致其武术文化价值内涵消解。

  3 体育强国视域下高校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3.1 强化高校武术文化"育人"

  中华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不仅具备"育体"的重要作用,其也蕴含着"武德""规矩""礼仪"等文化价值内涵。首先,在高校武术文化教育形式上,改变传统的武术课教学形式,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更加突出传统武术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播。其次,强化在武术的打与练中体现传统武术文化教育功能,可以适当实行段位制考核,激发学生武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尚武精神,促进学生对于武术文化的认知度的提高,在无形中完善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再次,改变原有的教学手段,增强武术教学中文化育人的功能,譬如通过抱拳礼来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礼"的教育,在"技击"的传授过程中,培育"尚武"的民族精神品质。最后,对于动作发展的历史渊源给予解读,以增加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宣传,从而强化中华传统武术的武德教育,提高文化道德品质,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3.2 注重传统武术文化的"技击"

  武术具有健体、健美与技术传授为一体的特点,其中"技击"成为武术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环,高校武术文化教育要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武术的"技击性"是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所在,在技击教学中寻求武术教育本质。高校武术教师通过"技击"的传授消解套路所带来的枯燥与乏味,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通过动作的练习来培养其竞争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于武术文化的认知。此外,通过练与打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武术实战化水平,为武术进奥运提供其现实基础。通过高校武术课程的合理配置,将武术与搏击、散打等内容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学生自身的武术功底,不能单纯的依赖于课上的实践提高其技击能力,这就亟需校内外的双向延伸机制,通过高校武术协会来激发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的热情,也有利于提升其武术基本功,为武术的技击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武术教师技击能力的提升也应受到重视,这样才能为高校武术教学提供有效的保障。从根本上提升武术的影响力,为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加强高校武术的文化教育

  社会史视角下的武术作为一场武术文化现象而存在,是一种身体文化的表达。[10]一直作为"体育教育"的下位概念。[11]学生通过武术的学习,学生可以领会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舍生取义的情怀文化、抑扬顿挫的艺术文化、尊师重道的礼仪文化、随机应变的智慧文化和永不言弃的挫折文化。[12]也可以从整体上体会武术文化所带来的魅力:其一,学校应组织以武术文化教育的理论教学,将学校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作为高校武术教学的第一位,其次才是动作之传授。高校武术文化教育建设应成为武术教学之核心,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己任,坚持武术文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将"天人合一"的武术文化思想渗透于武术教学过程中。其二,将武术文化传承作为高校武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任务,对传统武术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适应新时代文化传承的需要。其三,在传统技术教学中结合武术文化传承,将二者有机融合。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抖音等现代传播媒介,加大武术文化宣传度,引导学生对于武术文化价值内涵的认知度,通过文化教育,培育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从总体上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体育文化大国向体育文化强国的深刻转变。

  3.4 注重其育体功能向文化传承的转向

  武术应从技术动作转向文化教育,[13]这不仅是文化教育观念的转向,更是体育强国背景下武术文化传承的现实需要。高校武术教育不仅担负着文化育人的功效,而且学生将在无形中渗透着武术文化的熏陶,对于武术的文化传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实现其强身健体的功能作用基础上,渗透武术文化人的培育,强调其文化传承主体人的能动性,通过武术教育实现成人的目的,保障其文化传承主体的武术文化修养。此外,高校武术文化传承必须依赖于武术技能传授为基础,实现武术文化与武术精神的融合,形成高校武术文化传承新业态而传授于学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将身体认知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转化。

  4 结语

  武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作为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其丰富的育体、育人等价值内涵,使得我国由文化体育大国向文化体育强国的深刻转变,将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民族精神内涵,高校肩负着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成为新时代体育强国的重要使命,也是实现武术文化传承与助力体育强国实现的题中之义。然而,由于高校武术教育受到重形式轻育人、重套路轻技击、重传授轻文化等现实困境的制约,严重阻碍其在高校的发展,实现其文化传承更是难以实现。此时,我们应仅仅依靠体育强国的指导,强化其育人功能,注重高校武术文化教学,加强武术文化教育,注重其育体功能向文化传承的转变,进而增强其文化认同感、民族团结力、实现武术文化自信向文化自觉地转变,最终实现高校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体育强国发展纲要[EB/OL].http://www.gov.cn.2019-9-2.
  [2] 姚丹,李士英。新时代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核心素养实现障碍及解决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3):93-98.
  [3] 李阳,袁金宝。新时代中国武术教育使命的新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05):608-612.
  [4] 武冬。新时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新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02):53-58.
  [5] 杨斌,回军,周梓珂。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学校武术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20(01):107-110.
  [6] 魏建军,陈方煜。高校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育人的路径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9(02):39-40,43.
  [7] 杜远。"一带一路"战略下武术国际交流研究[J].武术研究,2017(08):7-9.
  [8] 任天平。基于文化传承的高校武术文化建设[J].田径,2018(11):43-44.
  [9] 李世宏,李卓嘉,李丽,等。体育强国背景下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研究[J].武术研究,2020(03):4-7.
  [10] 田文波。作为知识存在的武术[J].武术研究,2020(05):2.
  [11] 王岗,邱丕相。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 (3)。
  [12] 王征,刘晶,刘倚萌。学校武术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五行通背拳传承策略研究[J].武术研究,2020(08):9-12.
  [13] 马剑,邱丕相。武术教育观需要一次境界跨跃:从技能教育转向文化教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01):46-50,77.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